共享汽車成“偽風口”?又一老闆跑路 行業現倒閉潮

“中冠共享汽車老闆跑路只是行業現狀的一個縮影。”

共享汽車成“偽風口”?又一老闆跑路 行業現倒閉潮

近日,有山東媒體爆出,最早進駐濟南的共享企業品牌——中冠共享汽車“跑路”了,其位於濟南高新區漢峪金谷的辦公室大門緊鎖,裡面空無一人。據物業公司介紹,他們走的非常突然,最近不斷有消費者找過來,討要押金。

時間財經搜索了中冠共享汽車官網,發現還能登錄,但被提示屬於危險鏈接。其官方APP濟南冠友出行依然可以下載,但已搜不到任何車輛,400的客服電話也無人接聽。

一位中冠共享汽車的前員工對時間財經表示,中冠共享汽車跑路發生在6月初。當天,他們像往常一樣去上班,發現整個公司大門緊閉,後來才從主管那裡得知公司解散了。目前,公司還拖欠20多名員工的兩個月工資。

目前,轄區派出所已介入,警方正就此次事件進行調查。

公開資料顯示,中冠共享汽車的運營方是濟南中冠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濟南中冠”)。濟南中冠成立於2017年7月,法定代表人崔轉軍,主營業務包括汽車租賃、汽車新車零售、二手車交易等。2017年11月,中冠共享汽車正式運營,成為第一家進駐濟南的共享汽車品牌,截止2018年3月共有4000多實名用戶。

對於此次濟南中冠為什麼“跑路”?目前官方尚無任何公告或說法。

汽車分析師丁道師對時間財經表示,雖然不太清楚具體跑路原因,但共享汽車普遍面臨著運營成本高、盈利困難等問題。

法人崔轉軍還有多家公司

共享汽車的概念,最早出現在美國。美國的分時租賃公司ZipCar誕生於1999年,2008年戴姆勒就推出了Car2go,同樣的寶馬旗下有ReachNow,通用旗下有Maven等等。

共享汽車成“偽風口”?又一老闆跑路 行業現倒閉潮

隨著中國移動互聯網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共享汽車的市場開始放大。羅蘭貝格發佈的《2017中國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發展報告》顯示,中國汽車共享出行用戶直接需求在2015年約816萬次/天,2018年有望增長至3700萬次/天,潛在市場容量有望達到1.8萬億元。

共享汽車最早叫分時租賃,出現在中國可追溯到2014年。2015年已有很多創業公司,但大多數都是小規模運作,運營100到400輛汽車。當時基本處於摸索階段,都不太成功。

2017年,隨著共享概念的火熱,共享汽車再次興起,引起資本關注。有媒體統計,2017年共享汽車行業融資達到16起,而2018年前6個月前發生了9起融資事件。

根據不完全統計顯示,截止2018年中,全國註冊的分時租賃企業已經超過400家,運營車輛數量超過10萬輛。當前,國內的共享汽車市場,規模較大的企業包括北京的Gofun、一度用車、途歌、巴歌出行、神州iCar,上海的EVCARD,深圳的PonyCar,重慶的盼達,天津的立刻出行等。

中冠共享汽車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不過從規模上看屬於“小玩家”。中冠共享汽車負責人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冠共享汽車自2017年11月份進駐濟南市場,定價為每公里1元、每分鐘0.1元,使用前需要先繳納2000元押金。主要投放在高新區,集中在漢峪金谷周圍,服務於濟南東部的上班族。

在借還車方式上,中冠共享汽車與此前大火的EZZY類似,採用了自由取還車的模式。用戶將車輛停在濟南市內任一合法停車點,鎖車後即可離開。停車產生的費用由中冠共享汽車承擔。

在中冠共享汽車的發展過程中,崔轉軍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他是濟南中冠的法人代表,持有公司80%的股份。此外,他名下還有多家公司,涉及多個行業,譬如河北極妙生物科技公司、青島中冠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山東搏派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山東合醇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北京誠成尚凌投資有限公司等。

據中冠共享汽車負責人此前介紹,經過大半年的發展,他們在濟南投放了100多輛兩座的眾泰E200,共有4000多實名用戶。2018年4月,濟南中冠在昆明成立分公司。

中冠共享汽車的跑路,此前已有徵兆。2018年3月開始,就有消費者反映押金和預付金退還難。中冠共享汽車未按協議承諾時間退還押金,經多次催促,終於退回來了。據中冠共享汽車前員工介紹說,每個月10號是他們發工資的日子,但從今年5月10號開始,濟南中冠公司再也沒有支付過員工工資。

行業出現倒閉潮

共享汽車企業“跑路”或停止運營,並不是新鮮事。2017年3月,友友用車發佈停止運營公告;2017年10月,EZZY宣佈解散;2017年11月份,天津紅極一時的共享汽車“SHAREN GO”被曝跑路;2018年5月,麻瓜出行共享汽車宣佈停止服務。

共享汽車成“偽風口”?又一老闆跑路 行業現倒閉潮

對於中冠共享汽車的“跑路”,官方並未給出任何解釋。我們或許可以從其他停運的共享汽車項目上找到答案。

多位業內人士向時間財經表示,共享汽車的關鍵,在於能不能找到盈利模式。有車出行CEO崔睿哲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據他所知,截止到2018年5月份,沒有一家能夠實現整體盈利的企業。雖然有企業對外宣稱,在某一區域或某種條件下實現盈利,但距離企業整體盈利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據瞭解,共享汽車的收入來源主要有兩部分,租賃收入和將來的殘值。但現在,大家更關注租賃收入,而對成本忽視,甚至用不計成本的方式提高用戶體驗,以增加租賃收入。北汽新能源營銷公司副總經理、輕享科技總經理王春風曾表示,現在一線城市,一輛車一天內必須完成4-5單才能實現盈利,但目前確實無法達到。

不容忽視的是,雖然強調共享概念,但共享汽車還是採取重資產、重運營的運營模式,這決定了企業想要撐到盈利更加艱難。

EZZY創始人兼CEO付強在公司宣佈破產清算後曾表示,在拿到2000萬融資的第二天,他就開始尋找新的融資。因為他們非常清楚,這筆錢根本不夠。在EZZY漂亮的運營數據和高達90%的用戶粘性背後,是不斷增長的運營成本。如果一個用戶一單支付了30塊錢,那麼背後的成本很可能是60塊錢。持續不斷的高額投入最終拖垮了這家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取車還車不便、停車費高昂等因素,共享汽車的用戶體驗並不是特別好。上海的EVCARD在車位方面已經做得很好,在全國有近1.2萬個網點以及6.1萬個車位。同時,通過與機場、房地產商、景區的戰略合作,打通了不少車位、網點。但即便如此,取還車仍然特別不方面,甚至有客戶不得已選擇網約車或共享單車。

這也引發了人們對共享汽車的質疑。丁道師對時間財經表示,在當下公共交通、網約車、共享單車迅速發展的前提下,共享汽車的使用場景已經被大打壓縮了。在價格上,共享汽車的價格雖然一定程度上比出租車和網約車便宜,但停車費、違章費、事故賠償等潛在的不可控因素,也讓消費者極為頭疼。他認為,就算再大的資本進來也無濟於事,因為沒有解決用戶真正的需求。

多位業內人士向時間財經表示,共享汽車行業不會一家獨大,更可能是出現少量行業巨頭和屬地龍頭企業共存。這個局面的形成,勢必有一場廝殺。(北京時間財經 周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