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儀式感和沒儀式感的家庭,區別究竟有多大?

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在他的世界裡,儀式是他生活裡的小確幸。

他說: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只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於是我大致明白,

為什麼古人會:“沐浴焚香,撫琴賞菊”。

為什麼孔子說:祭神如神在。

為什麼周樹人先生讀書前必洗手。

為什麼楊白勞家徒四壁也要給喜兒買上兩尺紅頭繩,四處舉債也要在年關買上二斤白麵。

儀式感指的是什麼?

在法國作家埃克蘇佩裡的《小王子》一書裡,

他是這麼說的:“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有儀式感和沒儀式感的家庭,區別究竟有多大?

因此,村上春樹說:

喝牛奶時,你特意替我擦掉嘴邊的白泡沫,是儀式。

出門時,你特意把我的領帶給調整好,是儀式。

走路時,你特意蹲下來幫我係好鞋帶,是儀式。

逛街時,你特意記得我喜歡的衣服買來送給我,是儀式。

正是這些儀式感,讓我們原本朝九晚五,急功近利,物慾橫流的生活變得慢了一些、莊重了一些、色彩豐富了一些,也讓我們平庸忙碌的日常生活有了一些不同的體驗。

不過,絕大多數的中國家庭重實用。

他們認為“儀式”繁瑣,矯情,是花拳繡腿,是形式主義,毫無意義可言。他們更喜歡埋頭過日子,很努力,很拼命,很多的小心翼翼和犧牲。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結果也顯示:74.3%的人感覺國人的儀式感越來越淡漠了!

因此,我們看到了太多的家庭,忙忙碌碌,兩點一線,疲於應對生活中的各種瑣碎,他們湊合著填飽肚子,將就著自己的婚姻,應付著自己的工作,只看得到眼前的苟且,把自己的生活過的灰頭土臉。

而他們的孩子,沒有童年,在陳規中長大,生活毫無樂趣,他們看到的只有生活的艱辛與困難,成人的敷衍與不堪,他們戰戰兢兢,毫無自信與安全感,也失去了憧憬未來的勇氣。

有儀式感和沒儀式感的家庭,區別究竟有多大?

儀式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呢?

有人說:它是內心與世界之間的一座橋,讓人更專注地體味日常中的趣味與美好。

因此,《花樣年華》裡面的蘇麗珍,哪怕只是出去買菜,也會換上一身與昨天截然不同的旗袍,穿上綢緞面的鞋子,精心裝扮,時刻帶著優雅的氣息。

有人說:它是我們獲得安全感與動力的源泉之一。

100多年前梭羅獨自一人在波士頓城外的瓦爾登湖邊生活了2年,經由這段經歷的所見、所聞和所思,他創作出了《瓦爾登湖》。事後他接受採訪說:因為這段經歷,他得以從容不迫的生活,僅需面對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實,看自己是否能掌握生活的真諦,而不至於在臨終時才發現自己不曾生活過。”我想,每個人都需要一個他自己的“瓦爾登湖”。

也有人說:它能讓我們內心獲得一份敬畏感,甚至獲得一些超越性的價值。

如果你去過西藏,你會看到那些朝聖的人,他們五體投地雙手直身,起身後走到雙手標記處,再次匍匐叩拜,如此,循環往復。

就像《岡波仁齊》裡一樣,他們日曬雨淋,風餐露宿,手掌、膝蓋都早已磨出鮮血,可他們內心豐盈,無比堅定。因為,這是他們最重要的儀式,他們在內心求得信仰和安寧。

有儀式感和沒儀式感的家庭,區別究竟有多大?

而我說:它使人感受到內心的富足,讓短暫的生命,時刻都散發著自己的光輝。

所以,給孩子的驚喜和儀式感才是最好的“富養”。

我們又該如何塑造儀式感呢?

首先,生活中的儀式感無處不在。它可以是週末帶上一本書,挑一個靜謐的去處,喝一杯慢條斯理的下午茶,可以是出門前給鏡子裡的自己一個自信的微笑;

同樣可以是出門前給孩子的一個擁抱,或是臨睡前道一句晚安、一個故事,可以是孩子生日時的一首生日快樂歌,或是一頂特殊的生日帽;也可以是家人之間的一句我愛你或是對不起,甚至也可以只是和家人認真吃好一日三餐。

王陽明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其次,“儀式感”並不等同於“形式感”。如不能給它賦予更好的精神內涵和個性化價值,便無法激發他人的善意與認同,從而淪為形式,也就毫無意義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