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中间价今天“8连跌”了!会“破7”吗?

人民币中间价今天“8连跌”了!会“破7”吗?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29日电 6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延续下跌趋势。29日人民币中间价下调206个基点,报6.6166,连续8日调贬,创2017年12月13日以来最低。

截至发稿,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6.63关口,现报6.6377;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迅速跌破6.65关口,日内跌超150点,为连续12天下跌,创2016年以来最长连跌纪录。

人民币中间价今天“8连跌”了!会“破7”吗?

在岸人民币走势

人民币中间价今天“8连跌”了!会“破7”吗?

离岸人民币走势

从4月份开始,人民币终结2018年一季度的强势升值,开始加速贬值,已经抹平今年以来的所有涨幅,从而引发众多担忧,一些人已经忙着去买美元,买黄金了。人民币贬值究竟为何?接下去还会继续贬值吗?央行有何对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首先,

美元指数强势上涨是近期人民币走弱的主要原因。自3月美联储年内首次加息以来,美元指数受力持续上行,加之4月后新兴市场国家频现不稳定因素,美联储会议对年内仍将加息的表述推动资金的回流,进一步推高美元指数至目前的95.3左右。

其次,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对未来进出口的担忧情绪也使汇率承压;再次,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降准的货币政策背离趋势使中美利差进一步收窄,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减弱

这一轮人民币贬值趋势引发了不少担忧,市场上甚至有人喊出2018年人民币“大概率破7”。不过,仍有不少专家对人民币汇率持乐观态度,认为“破7”的概率较小。

从利好面来看,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说,“中美贸易谈判给人民币贬值提供了较好的时间窗口,降准和汇率贬值组合拳开打,预计人民币存在继续贬值到6.6的可能性,这个降准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中银国际证券陈乐天指出,贬值周期中,如果贬值通过出口等促进经济的增长,外资流入,外汇占款增加,流动性改善,利好市场和金融板块。收入端看,贬值利好石油化工等上游生产、纺服家电等出口依赖、通信、航运等海外业务较多、煤炭有色等国产替代行业。

需指出的是,在重申货币政策保持中性的同时,央行的措辞有了微变。

在今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使用的措辞还是“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现在已表述转变为了“合理充裕”,这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

据第一财经,近期,央行呵护资金面的意图也较为明显,本月央行释放流动性工具运用的频率提高。截至6月28日,央行在本月共进行了32次逆回购操作,合计投放资金1.29万亿元;同时间段到期的逆回购共回笼资金1.33万亿,净回笼资金400亿元。不过,6月24日,央行公布年内的第三次降准,这次降准将向市场释放大约7000亿左右的资金量。

兴业证券研报中指出,货币政策仍不离稳健中性的总基调,只是在当前国内外日趋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下,进一步强化了预调微调的作用,央行会更加关注市场预期的稳定,更快应对外部冲击。

此外,中信证券分析称,央行的汇率市场化决策意味着通过干预外汇储备、进而导致流动性增加的可能性不大。目前主要以维持币值稳定为目标。另外,目前央行的货币供给以结构性定向为基调,考虑到目前外汇储备稳定、资本流动并未显著波动,大幅干预外储、普遍释放流动性可能性不大。

另据证券时报,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表示,从外汇交易层面看,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存在贬值压力,但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汇率走势存在诸多变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不知道贸易战是否会引发汇率战、金融战。如果引发汇率战、金融战,则不确定更大、杀伤力更强。

他称,经历了“811”汇改以及中国货币当局近年来成功应对汇率波动,特别是中国尚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我对中国应对汇率波动很有信心。(中新经纬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