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隊被淘汰,都是西班牙惹的禍

世界盃小組賽硝煙散盡,寫寫看球的感想。

首先是覺得精彩程度比往屆略有下降,主要的原因是打法單一,一水的傳控足球。2010年的西班牙把傳控足球踢到巔峰,傳球、傳球、傳球,恨不得所有進球都是傳進門的,當哈維、伊涅斯塔一幫人以世界級的默契傳球奪取世界盃後,傳控足球就風靡了世界。

德國隊被淘汰,都是西班牙惹的禍

今年的所有隊伍的打法大致相同,一失去控球權就全部龜縮半場,壓縮對方的進攻空間,伺機斷球打反擊,進攻方則是先快攻,一旦沒有機會,就開始禁區前沿一帶倒來倒去,左邊倒到右邊,右邊再倒到左邊,就是不往禁區裡塞。真塞也難成功,禁區裡大腿林立,幾乎沒有過人傳遞的空間,造成的就是——控球控了大半場,門前射門沒幾腳,1比0的比分太多了。

這樣的僵持性比賽,比的就是中場的創造性和前鋒的臨門一腳,強隊不強,弱隊不弱,偶然性比較大。

再說說最大的冷門,衛冕冠軍德國被淘汰出局。

德國隊被淘汰,都是西班牙惹的禍

德國隊的失利首先是全隊不在狀態,雖然預選賽一帆風順,10戰全勝,進43球,失4球,但越靠近世界盃,狀態越差,熱身賽就已經顯露端倪,一勝三平兩負,幾個核心球員克羅斯、厄齊爾、博阿滕、穆勒、赫迪拉集體低迷,克羅斯的秒殺任意球暫時挽救了德國,但一年下來,比賽太多,德國隊的發動機早已經疲憊不堪,不能高速運轉,二娃(穆勒)變身隱形人,根本就看不見,厄齊爾也失去了靈性。大賽前的狀態調整是門大學問,作為一個月的長賽事,志在奪冠的球隊狀態不能出的太早,但也不能低迷到小組被淘汰吧。

其次,德國隊缺乏對勝利的渴望,這不是我心中的德國隊。最後一場對韓國,只有獲勝才能出線。背水一戰,看不到狠勁,賽後,看不到淚水。或許身為世界冠軍,早已功成名就,雲淡風輕。

再就是隊伍老化,核心球員總體年齡偏大,在需要衝擊力和拼搏的時候,活力不足,替補的魯迪和杜蘭特其實發揮的就很不錯,可惜最後一場,勒夫還是更信任冠軍隊的班底,而不是讓年輕隊員衝一衝,打一場亂戰。

或許最大的因素是運氣,德國隊場均控球率67%,高居榜首,傳控能力毋庸置疑,射門次數也很多,雖然大多數不是絕對機會,可45腳射門只進了兩個球,運氣之差也是絕無僅有了。最後一場,其實也有頗多的機會,韓國隊前赴後繼的堵槍眼,射門就是差之毫釐,不能先進球,終於在韓國人的死纏爛打下失利。

當0比1後,諾伊爾再次衝到前場,我祈求奇蹟的發生,但心裡知道,無可奈何花落去。

別了,我喜歡的德國隊。

下一次再見,希望是更年輕更有活力的德國隊。

德國隊被淘汰,都是西班牙惹的禍

運來的香腸和啤酒就別拉回去了,就地發送了吧。

接下來是更為殘酷的淘汰賽,下為賽程:

6月30日 22:00 C1-D2 法國vs阿根廷

7月1日 2:00 A1-B2 烏拉圭vs葡萄牙

7月1日 22:00 B1-A2 西班牙vs俄羅斯

7月2日 2:00 D1-C2 克羅地亞vs丹麥

7月2日 22:00 E1-F2 巴西vs墨西哥

7月3日 2:00 G1-H2 比利時vs日本

7月3日 22:00 F1-E2 瑞典vs瑞士

7月4日 2:00 H1-G2 哥倫比亞vs英格蘭

上半區:烏拉圭vs葡萄牙、法國vs阿根廷、巴西vs墨西哥,比利時vs日本

下半區:西班牙vs俄羅斯、克羅地亞vs丹麥、瑞典vs瑞士,英格蘭vs哥倫比亞

淘汰賽還是歐美爭霸。上半區強隊林立,加起來奪過十屆世界盃,烏拉圭、葡萄牙、法國、阿根廷、巴西、比利時都在這個半區,晉級之路,可謂荊棘密佈。相比之下,下半區僅有西班牙、英格蘭兩支傳統豪強,各得過一次世界盃,加上豪華中場的克羅地亞,殺出重圍會輕鬆一點。

要獲取世界盃,再連贏四場就行了,這是勇敢者的遊戲,強者的盛宴。

德國隊被淘汰,都是西班牙惹的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