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的间谍机构你都了解吗?

中国古代就有很多特工存在,他们或潜伏于敌军阵营执行监视任务,或受皇帝、太后委派行走在朝野与市井之间,体察官情、民情。

汉朝——大谁何和绣衣使者

汉朝的间谍机构被称为大谁何。这个机构担任监视文文官员的一举一动,然后把掌握的状况上报给皇帝。但这个机构没有详细举动的权利,他们的职权仅仅是监视而已。下一步举动应该怎样办,这还需求皇帝的命令。这一机构不断延续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到了南北朝时期,大谁何被内外观侯所取代。

中国古代著名的间谍机构你都了解吗?

在军队中则有负责侦查工作的“候骑”、“斥候”等人员,后来又出现了专门管理这些侦查人员的“候吏”。汉武帝天汉二年,刘彻派使光禄大夫范昆及曾任九卿的张德等,着绣衣,持虎符,带兵镇压叛乱起义。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但是此时的汉武帝早已不是年轻时那个豪气直冲云霄的盖世帝王,反而变成了一个沉迷美酒和长生的昏庸帝王。

他害怕有人阴谋夺权,又见到范昆、张德等人对镇压起义活动的作用,专门设置了军队之外的特务监察机构,用于监察百官,就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在他的监察之列。这些特务人员此时被人称作绣衣使者,绣衣的意思表示深受皇恩,这些绣衣使者一度在监察百官方面非常活跃。直到王莽篡位后,仍在继续沿用,称为绣衣执法。

唐朝——丽景门、内卫、察事和不良人

唐代的宫廷的保卫制度沿袭隋代。由于唐太宗李世民是发起政变成为了皇帝,他出于担心组建了一个新的间谍机构,这个间谍机构具有拘捕的权利。由于这个间谍机构的总部设在丽景门左近,因而这个间谍机构被简称为丽景门。但是当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剪除异己。私自设立了内卫部门,设立是为了查处违律违法的贪官污吏和不合武则天心意的人的。许多大臣,皇室族人闻风丧胆。武则天驾崩后,新帝和大臣痛恨内卫,立即取消了内卫集团。唐肃宗时的太监李辅国,权重位高,竟达到威逼皇帝、擅杀皇后的地步。为了维护其权势,李辅国秘密组织了一个由数十人组成的间谋组织机构“察事”,其成员称为“察事厅子”或“察事厅儿”,这些人专门对宫廷官吏进行政治侦察、控制活动。

中国古代著名的间谍机构你都了解吗?

至于不良人,则有的相似于差役之类的角色,史书中记载:“今之缉事番役,唐称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汉之大谁何也。”为何被称爲不良人呢?由于这各位机构专门挑那种有污点的人。由于这样的人彩色两道都很熟,更有利于侦查和办案。除了这些义务之外,不良人也承当一些监视的义务,算是配合丽景门举动。不良人类似于明朝的锦衣卫,也是受皇帝直接统领的负责侦查逮捕的机构。但是不良人与明朝锦衣卫不同的地方在于,不良人为对应三十六天罡,而设置有36校尉。另外,不良人还拥有最基层的侦查人员——坊丁,即存在与各个地方衙门中的侦缉逮捕的小吏,是各坊的治安巡查员,兼掌坊门开闭。

明朝——锦衣卫和东厂

说起中国古代特工,大家最熟悉的应当是明朝的锦衣卫和东厂了。锦衣卫是朱元璋时期为了加强皇权统治,而专门设立的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统领和指派任务。主要负责监察官员和民间的情况。影视剧中的锦衣卫形象和历史真实形象还是比较接近的。他们着飞鱼服,配绣春刀,平时在皇帝前面开个道。而私底下会执行皇帝交予的秘密侦查任务,侦察大臣的一举一动,防止反“朱”势力的出现。

中国古代著名的间谍机构你都了解吗?

而东厂则是明成祖朱棣设置的,同样是受皇帝直接统领,负责秘密监察任务。大家都知道朱棣是谋反上位的,所以朱棣本人也是对此耿耿于怀,十分担心自己的江山不稳。一直都在暗中派锦衣卫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后来,在遭遇到一个锦衣卫要造反起义后,朱棣心生一计。自己想来倚重太监,他们是阉人,没有后代,比较忠心,于是建文帝又建立了一直以太监为组成人员的东厂,由自己直接统领和委派任务。

中国古代著名的间谍机构你都了解吗?

到了明朝中后期,锦衣卫和东厂逐渐合并,统称为“厂卫”,继续执行秘密监察活动。

清朝——江南三织造和粘杆处

在清朝初年,康熙发现北方的反清势力基本已被消灭,但是在中央集权统治势力较差的南方,仍然有很多汉人思念明朝,反动势力遍布。但是康熙是个精明的人,他没有像朱元璋那样设置明目张胆的统治机构,让锦衣卫去勘察情况。因为他知道,如果那样做反而会激怒南方的汉人,引起动乱。所以精明的康熙用另外一个表面上看似和特工组织毫无关系,实则兼具执行特工任务的机构代替了,那就是江南三织造(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江南三织造表面上是督理织务,实际上康照帝设在江南的三个秘密间谍情报站。

中国古代著名的间谍机构你都了解吗?

康熙的第四子雍正在做皇子期间,就遭遇了九龙夺嫡,为了保障日后自己的安全和江山的稳固,他还未登大保之前,就秘密招募武林高手、训练家丁、建筑防御工事,设置了自己的特工机构--粘杆处。后来,雍正继承皇位之后,粘杆处有了正式的名称,叫作尚虞备用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