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賣身”滴滴,戴威出局?

6月,ofo全面取消了芝麻信用免押金的活動。之前用戶需要繳納199元押金或購買95元的“福利包”,才能使用ofo。而螞蟻金服投資的哈羅單車,仍然是全國免押金,摩拜也宣佈了百城免押金計劃。最早實行免押金的ofo卻反其道而行,似乎變相證實了資金緊張的傳聞。

困獸之鬥

據《財新》數據,到今年5月中旬,ofo單月成本就高達2.5億元,ofo賬面的可用現金不足5億元。如果還沒有新的資金進入,或自身“造血”成功——ofo或許就真的到了彈盡糧絕之時。

戴威開始在內部制定“精細運營”的策略,裁員也隨之持續進行。除了取消免押金政策,上線自己的信用系統,還調整收費標準。ofo也在探索B2B領域的商業變現,甚至宣佈成立區塊鏈研究院。從這一些列的動作可以看出,ofo確實急著增加現金流入,以期堅持獨立發展。

此時,滴滴正在加大對青桔單車的投入力度,重點發力一二線城市單車市場,預計年內投入總金額超過5億美元。哈羅單車從二三線城市向一線城市爭取已有一定進展,如果能順利進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ofo、摩拜將形成正面競爭。哈羅單車5月公佈數據稱,自己單量已經超過ofo和摩拜的總和。

這些都給ofo帶來巨大的壓力,倔強的戴威,一直撐到現在,這已經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錯失合併

回過頭來看,與摩拜合併或許是ofo最佳的選擇,顯然,錯過了合併是遺憾的,背後除了戴威的激烈反對,還有巨頭的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使然。

去年10月,滴滴多次牽線,試圖促成ofo摩拜合併。但滴滴希望自己掌控局面。起初給出的合併方案是程維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長,ofo創始團隊出局。戴威當然堅持反對。

螞蟻金服此時已經扶持哈羅單車,所以,阿里並不希望看到合併,還擔心像當年滴滴快的合併一樣話語權會被削弱。戴威得到了阿里的支持,合併變得更加渺茫。隨著摩拜正式被美團正式收購,ofo錯失了和摩拜合併的一切可能。

最終抉擇

有知情人士稱,美團近期與ofo接觸過。由於滴滴在ofo的一票否決權,以及阿里與螞蟻金服的態度,美團收購ofo幾乎不可能。

對ofo來說,如果賣給螞蟻將難逃和哈羅單車合併的命運。而ofo在螞蟻裡的話語權顯然低於螞蟻金服佔股超過45%哈羅單車。

一些ofo員工更傾向被滴滴收購,因為青桔還不具備規模,滴滴會重點扶持ofo發展。但程維對ofo的預期買入價格只有美團收購摩拜27億美金的一半,這顯然距離戴威的預期有著極大的差距。

5月戴威拒絕收購,試圖想堅持到最後。滴滴與螞蟻金服似乎達成了默契,都選擇等待。然而,ofo等不起,越拖越會資產貶值。高溫天氣下單車使用率也會更低,ofo期望增加現金流的願望只會更渺茫。

最近,有非ofo股東的投資人發朋友圈稱,ofo已經確認賣給滴滴,金額不詳,官方消息會在七月才有,戴威出局。36氪向ofo一名聯合創始人求證此消息,被否認。

最終,ofo如何抉擇,或許7月就會有定音。歡迎留言表達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