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昭化區虎跳鎮聚焦“新、奇、特” 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

四川新聞網廣元6月29日訊(王菲菲)產業發展是確保貧困戶有相對穩定收入的重要渠道,也是推進脫貧攻堅任務落地的關鍵所在。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中,廣元市昭化區虎跳鎮瞄準市場空隙,聚焦“新、奇、特”,通過種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農副產品,提高市場佔有率,增加農民收入。

黃金木耳 為群眾帶來“黃金”

金耳,又稱黃木耳、黃金木耳、金黃銀耳、黃耳、腦耳,是一種食、藥、美容兼用菌。在虎跳鎮三公村黃元林的金耳大棚裡,一朵朵金耳鑲嵌在菌棒上,好似怒放的黃玫瑰。

黃元林2017年投資40萬元開始種植金耳,經過近一年的發展,金耳大棚已經達到40個,擁有菌棒12000根。

“現在我們已經將金耳銷往成都、重慶等地。乾貨零售200塊錢一斤,如果廠家直接上門來收,統貨每斤賣160塊。”黃元林告訴筆者,他的金耳產量十分可觀,每星期可以晾曬200餘斤幹金耳。黃元林算到,按照每斤160元計算,一個星期的收入就能達到3萬餘元。金耳的生產週期長,從投產至今,黃元林的幹金耳產量已超1000斤。

广元昭化区虎跳镇聚焦“新、奇、特”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

黃元林晾曬金耳

“金耳發展前景好,今年試種一旦成功,明年我將大面積在全村種植,帶領更多老百姓尤其是貧困群眾發家致富。”作為村幹部,黃元林說他有義務和責任帶領大家共同致富。2017年底,黃玉林一手成立了廣元市昭化區金玉林專業合作社,截至目前,該合作社已經吸引了30餘戶建卡貧困戶在該合作社務工。

“我是去年9月份來合作社務工的,一天的工錢是100塊,所以我每月務工收入差不多有2000多,最多的時候能拿到3000。要是搞成功了,明年我也打算種一點金耳。”離家近、活兒輕鬆,每月還能拿到這麼多,三公村建卡貧困戶邢滿洲對此收入很滿意。

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 巧念“ 立體循環生態種養”致富經

虎跳鎮的“新、奇、特”產業,並不僅僅侷限於金耳。在虎跳鎮東溝村四組,佔地面積300畝的瓜蔞在充足的日光下長勢正旺。

“目前大家看到的這一片是我們合作社瓜蔞種植基地的一部分,約50畝,共種植瓜蔞1萬餘株。經營模式以瓜蔞生產為主,並在瓜蔞下面套養蟾蜍。”廣元金殼蟾蜍養殖專業合作社社長黃金先穿梭在瓜蔞架下查看蟾蜍活動情況。他告訴筆者,該瓜蔞基地於去年10月份開始搭架種植,現在可以看到架上的很多瓜蔞已經開始冒花蕊。

現年36歲的黃金先是一名退役軍人,2016年,他積極響應國家“全民創業、精準扶貧”號召回鄉自主創業,投資50萬元開辦起了廣元金殼蟾蜍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蟾蜍。經過探索實踐,形成了“水中牛蛙+地裡蟾蜍+天上藥材+周邊家禽”的立體循環生態種養模式。

“多年生植物瓜蔞,全身是寶!它的果實、果皮、果仁及根莖都能入藥,屬於藥食兼用產品,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黃金先告訴筆者,正常情況下,只要不出現大旱、冰雹等極端惡劣天氣,瓜蔞每畝地的畝產量保守估計在4000斤。而瓜蔞市場價一般不低於8毛錢一斤,所以每畝瓜蔞的收成至少在3000塊錢以上;養殖蟾蜍20萬餘隻,蟾衣每公斤售價在1—2萬元,藥含量高的每公斤可達3萬元……一筆筆算下來,黃金先說他有信心帶領東溝村鄉鄰一步步走上致富路。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在延伸產業鏈條,做大做強農業品牌。黃金先說,從一開始種植瓜蔞,合作社就按照“綠色有機”的方向進行發展。

“我們使用的都是有機肥,後期鋤草也採用人工鋤草,儘量減少農藥使用,因為合作社的主要發展方向就是致力於打造有機農產品。”黃金先的發展理念,正是虎跳鎮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力體現。

據悉,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虎跳鎮契合市場需要,加強特色產業建設,先後種植茯苓等中藥材2300畝,栽植無刺花椒150畝,發展藤椒100畝,種植黃金木耳15萬棒、瓜蔞300畝,不斷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