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試想你現在飄起來了

飄得越來越高,地球在你眼裡慢慢變小

現在,你看見的是此生從未見過的景色

——《極簡宇宙史》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當想象力帶我走向未知

腦海中全是肆意描繪的絢爛畫面

一面希望保有自由想象的空間

一面又壓抑不住好奇心去認知宇宙真正的模樣

進行一次離開地球的旅行短期內怕是無法實行

只能在搭乘飛機時到達遠離地表的最高高度

從“上帝視角”一窺所生活的星球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

可能一生都沒有機會

站上太空俯瞰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而那些有機會從另一個視角

看我們家園的人則認為

這一看,打破了自己很多原先的認知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我們知道世界很大、地球很美

但人類真是太渺小了!

這種美總是無法完整確切地體驗的

除非你從一萬里的高空

以一種上帝視角俯瞰我們所居住的星球

這種感受在1987年被作家 Frank White

定義為 “ Overview Effect 總觀效應 ”

來自紐約的作家

本傑明•格蘭特(Benjamin Grant)

從總觀效應中得到靈感

蒐集網絡上的衛星圖像資料

創立了一個名為 Daily Overview

每日總觀的網站和Instagram賬號

讓人可以從空中角度

看一看熟悉的城市和未曾見過的自然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自2013年12月開始

他的Instagram賬號(Daily Overview)

展示了一系列從「造物主」的視角

探視人間的衛星圖片,至今已有將近90多萬粉絲

從紐約中央公園到荷蘭的鬱金香田

再到中國著名的元陽縣梯田

本傑明的圖片彷彿是一次環球旅行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伊帕內瑪海灘(Ipanema Beach)位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這裡被視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海灘之一,並被Posto救生塔分成不同區域。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新加坡港口的萬噸級貨輪,有的可達到30萬噸。作為世界第二繁忙的海港,這個港口承擔著全世界五分之一貨物集裝箱和原油的中轉運輸工作。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美國加利福尼亞Cadiz牧場。Cadiz牧場位於莫哈維沙漠中部,這個有機農場種植有檸檬、葡萄和南瓜,佔地超過300英畝。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帕爾馬諾瓦位於意大利,是一座著名的同軸星型堡壘城市。帕爾馬諾瓦在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多受戰爭侵擾,這樣規劃城市可以保證始終能從兩個角度擊打敵人,從而保衛城市。內外三層分別於1593年、1690年和1813年建成。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西班牙的塞維爾,2650塊鏡子組成的太陽能聚光系統。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金門大橋坐落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地亞哥,長約27公里,橫跨金門海峽連接聖地亞哥港和太平洋。設計者為了讓大橋與周圍環境顏色互補並提高她在霧中的辨識度將之漆上橙色,又被稱為“國際橙”。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心形湖,美國俄亥俄州哥倫比亞站。這個心形湖是Daily Overview在情人節當天特地放出的

一個普通人怎能發佈高清的衛星照片呢?

原來,從小嚮往外太空的本傑明對 “總觀效應” 同樣著迷

他希望人們也能夠體驗那種奇妙的感覺

當他意識到蘋果地圖和谷歌地球的大多數圖片

均來自商業公司時

他主動聯繫了這個行業的佼佼者 DigitalGlobe

後者是全球領先的

商用高分辨率地球影像產品和服務供應商

著名的「快鳥」衛星便屬於它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西班牙韋爾瓦,水果樹沿山路一路種植。這是位於西班牙韋爾瓦的一處山丘,山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果樹,平均溫度在17.8攝氏度左右,加上合適的溼度令這個地方特別適宜果樹的生長。照片當中密密麻麻的果樹幾乎包圍了整個山頭,碧綠怡人。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威尼斯,建在118座小島上的威尼斯被多條運河分割,又被數不清的橋樑連接著。亞得里亞海的湛藍通過三個方向匯入威尼斯瀉湖。從空中看威尼斯意外的很像火腿,雖然它盛產的是各類海鮮。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葡萄牙杜羅河谷波特葡萄園。杜羅河谷是波特酒的重要產地,以層層疊得、綿延不絕的梯田狀葡萄園而聞名。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港。該港是歐洲的第二大港口,僅次於荷蘭的鹿特丹港。每年她能接納約7萬1千艘輪船、3億1千4百萬噸貨物,這些貨物的總重量相當於地球上人類體重總和的68%。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美國佛羅里達州埃弗格雷斯港。埃弗格雷斯港像大多數大型港口一樣是巨型油輪等的貿易港口,同時也是有名的旅遊點。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這些呈環行的別墅位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布扎比市,屬於Marabe Al Dhafra,這裡住著大約2000人。這裡是世界上最熱的地區之一,高溫可達創紀錄的49.2攝氏度。

這個合作伙伴當時對陌生人第一反應便是

“ 我們要查查你的背景 ”

在核實本傑明沒有陰謀之後

他們簽署了這項計劃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阿姆斯特丹,從空中看這座荷蘭的首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運河脈絡。在17世紀早期,阿姆斯特丹經歷了一次移民潮,人口急速擴張。在擴展城市時,建造了四條半圓形的運河,新城皆依河而建。這些運河幾百年來依然擔任著防禦、航運、水系管理和交通的職責,也成為了阿姆斯特丹的象徵。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紐約中央公園佔地341公頃,是曼哈頓島面積的6%。中央公園最具創新、最有影響力的設計之一是為行人、騎自行車的人、騎馬者和汽車規劃了“獨立循環系統”。公園內還設有許多網球場和棒球場、一個溜冰場和一個游泳池。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美國弗吉尼亞州,全球最大的煤礦裝卸站點。圖為載滿煤礦的貨車。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墨西哥Del Ejecutivo 廣場四周的輻射式街道,該廣場所在的墨西哥市的常住居民大概有900萬,看著這擁擠的街道和房屋建築,腦子裡都浮現出了墨西哥熙熙攘攘的畫面。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阿爾利特鎮鈾礦位於尼日爾的阿爾利特鎮。法國的核發電廠以及核武器計劃都依賴於礦山中開採的鈾,這裡每年的開採量超過了3400噸。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島國巴哈馬,潮水衝擊島岸,形成了海面上獨特的褶皺。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韓國Jeongwang-dong 工業區,這個位於韓國安山市的工業區是韓國政府重點扶持的工業發展區域,每年都會投入很多資金髮展生產。而這張照片上清一色的藍是採用鋁合金材料的緣故,出於考慮成本和耐用持久性,鋁合金材料製成的屋頂更適用。

本傑明將人們

從地面上與太空中觀看地球的轉變

稱為某種「存在的二重性觀」:

我認為在感受那種轉變的困惑的過程

是一種健康的鍛鍊

因為我們通常看得不夠宏觀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棕櫚種植園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倫敦, 根據每年的國際入境人數統計,沿泰晤士河而建的倫敦是全球被外國人訪問最多的城市,因此擁有強大的文化包容性和人口多元性。據不完全統計,大倫敦區域的居民所使用的日常語言超過300種。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在玻利維亞的聖克魯斯,毀林現象隨處可見。該國的森林砍伐主要是由於機械化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這一概述突出表明,為了滿足其不斷增長的人口的需要,該國正在努力擴大糧食生產,並對已經發生的森林的犧牲進行了破壞。森林砍伐率雖然相對較高,但仍保持穩定,每年約20萬公頃。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美國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交界胡佛水壩。胡佛水壩下的科羅拉多河原本是美國最深、水流最湍急的河流,如今緩緩而行。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羅斯卡拉科爾隘口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位於智利與阿根廷邊境的安第斯山脈的偏遠地帶。這條道路的海拔高度為10,419英尺,沒有道路安全屏障,而且經常被大型卡車所困。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伊泰普水電站,巴西與巴拉圭交界處。該水電站目前是世界第二大水電站,壩內蓄滿水後,形成了面積達1350平方公里的伊泰普人工湖。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卡塔爾多哈,立交橋被建成四葉草式,可以讓兩條高速公路上的汽車免停車直接交匯而過。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美國加州新布拉茲巴壩水庫的水上住宅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西班牙巴塞羅那埃克薩潘區(Eixample)的特色是規整的網格佈局以及帶公共庭院的公寓樓。Ildefons Cerdà(1815年至1876年)設計了這種人文味道濃厚的、富有遠見的規劃方案。寬闊的街道在八邊形十字路口處擴大,讓陽光照射更充分,通風效果更好,也為短時停放的車輛勻出更多空間。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美國圖森,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世界最大廢棄飛機基地,有「飛機墳墓」之稱。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中國雲南省元陽縣的梯田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巴西巴西利亞儒塞利諾庫比契克大橋。該橋為紀念巴西前總統而命名,故又稱為JK總統大橋,橋面重量由高達200英尺、對角交錯排列的三跨不對稱鋼拱支承。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阿根廷拉普拉塔,城市構造以嚴謹的棋盤式佈局聞名,曾在 1889 巴黎世博會上獲「未來城市」榮譽。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法國昂蒂布的一個港口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美國堪薩斯州Pivots農場灌溉系統。堪薩斯的農場均採用Pivots農場灌溉系統,圓形噴灌機的電動噴頭可以旋轉360度,均勻灌溉作物。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中國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羅布泊。這裡嚴苛的環境給農業發展帶來了很大阻礙,但沙子中富含的草鹼富含植物生長必須的鉀,因此這裡變成了化肥的主要產地。草鹼從地下被提取出來,在地面上巨大的太陽能水池(約21公里長)中晾乾,為了吸收更多的太陽光水池被染成藍色,從而加快水分蒸發和草鹼結晶的速度。

從俯瞰視角

人們有機會

領略我們母星的全貌

為她的美麗和脆弱而深思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巴黎城市照。這座城市如今四通八達的繁榮景象要歸功於1853到1870年間拿破崙二世和奧斯曼大帝發起的公共工程。奧斯曼拆掉擁擠雜亂的中世紀街區,大規模興建道路網絡、公園、廣場、噴泉和排水系統。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安卡拉是土耳其的首都,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塞,素有“土耳其的心臟”之稱,城市北部地區的建築分佈如圖般統一。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美國箭頭體育場&考夫曼體育場。圖上為箭頭體育場,專供橄欖球賽使用,圖下為考夫曼體育場,專供棒球賽使用。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火人節,每年在美國內華達州的黑巖沙漠中舉辦,為期一週。每年被吸引到此的參與者超過了65000人。“火人節”被描述為社區、藝術、自我表達和極度自我依賴的一種試驗性活動。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紅崖荒原擁有著極具魔幻色彩的獨特地質結構,綿延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和猶他州。紅崖由淤泥和沙丘組成,著色於氧化鐵的紅及錳的藍。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盧浮宮博物館。盧浮宮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佔地約198公頃,宮前貝聿銘設計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

這些圖片與以往司空見慣的圖片不一樣

讀者在感到觸目驚心的同時

會對人類在對自然環境究竟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有更直觀和更深層次的認識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美國的大沼澤地國家公園,是美國面積最大的亞熱帶原野,內有非常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約旦瓦地倫,也稱月亮谷。這裡從公元前8世紀就已經有人類居住的痕跡。如今的村莊依然位於酒紅色山谷腹地,山形起伏氣勢磅礴。從總觀角度乍一看並看不見人類的影子,才更覺生而為人的渺小。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澳大利亞中部艾爾斯巨石是世界最大的整體岩石,俗稱地球的肚臍,距今已有4-6億年曆史。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伊朗Musa灣的Shadegan瀉湖周圍排布著樹枝狀的水流形態。當水流流過相對平坦和均勻的岩石或具有抗侵蝕性的地表時會呈現樹枝般的分佈形態。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山西大同的熊貓綠色能源發電廠,兩隻熊貓由太陽能電池板組成。這個太陽能農場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佔地約1500英畝,其中包括一個教育中心,教孩子們可持續和可再生能源。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荷蘭利瑟的鬱金香花田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蘇格蘭因弗內斯尼斯湖。放大圖片之後,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張照片的中部有一個巨大的白色影子,好似尼斯湖水怪,讓人浮想聯翩。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米德爾格倫登是一座海岸風力發電廠,距離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月3.5公里,它正面著Øresund海峽,與挪威隔海相望。發電廠的風車為哥本哈根提供4%的電力,風車遇上海風時會緩緩旋轉,帶動內部的轉動軸和發電機,最終電力通過地下電纜進入發電站基站。每個風車都是獨立工作的,內部裝載計算機計算風速和風向。風車的渦輪機和扇葉都能實現360%旋轉,這樣一來它就能自動調節角度,以確保直面海風,將產生的電能最大化。

每天一張地球的俯拍絕美大片

不一樣的視野

也許能對我們看待這個星球的方式

產生些許影響:

原來地球還有這樣的美

我們卻從未意識到!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哈加德拉(Hagadera,圖右區域)是肯尼亞北部達達阿布(Dadaab)難民營中規模最大的一部分,目前居住著10萬名難民。越來越多流離失所的索馬里人抵達達達阿布,為了應對這一問題,聯合國已開始把難民遷移至名為LFO擴展區域的新難民營(圖左)。達達阿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估計居住其中的難民總數達40萬。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美國福羅裡達州棕櫚灘縣的波卡拉頓。由於佛羅里達州很多城市的社區採用了總體規劃設計,於上世紀下半葉在水路上建成。照片上清晰地顯示了很多複雜的設計構造。波卡拉頓目前約有9萬1千名居民。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柬埔寨的寺廟建築群吳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紀念碑(柬埔寨人先是信奉印度教,後來皈依佛教)。吳哥窟建於12世紀,佔地82萬平方米,巨大寺廟位於中央,森林和一條護城河圍繞在周圍。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荷蘭布爾坦赫城。布爾坦赫城的星形要塞作為中世紀易守難攻的軍事防禦建築,始建於1593年,1851年停用,目前為開放式博物館。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美國內華達州新月沙丘聚光光熱電站。憑藉熔鹽熱能存儲技術,新月沙丘電站每年可生產500GWh的太陽能電力,性能超出光伏發電站一倍之多。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建築師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設計的螺旋碼頭(The Spiral Jetty)。從圖片上看她是一隻從猶他州大鹽湖東北岸伸出460米長,4.6米寬的逆時針線圈。這裡的海水顏色鮮亮,和古海洋相似,故史密森選擇這一地點建碼頭(這裡海水鹽度高達27%,耐鹽的細菌和藻類讓海水呈現粉紅色)。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丹麥哥本哈根是個居民酷愛騎行的城市,圖為一條 200 米長的自行車坡道。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美國維克多維爾的南加州物流機場停放著150多架退役飛機。過去二十年,對大型噴氣飛機的需求已大幅減少,對更為經濟的小型雙引擎飛機的需求不斷增大,波音747和空中客車A380等許多大型飛機已經退役。維克多維爾位於莫哈韋沙漠邊緣,這裡的乾燥條件有利於防止金屬腐蝕,飛機被移除組件後放置在這裡可存儲多年。

另一方面

我們或多或少能從中感受到人類的偉大

人類的活動

就像是對地表地貌進行了一番徹頭徹尾的改造

影響力之大和迅猛,令人歎服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中國山區羅平縣的油菜花田。油菜花種子經過輕微加熱後碾壓得到的植物油是生物燃料的重要來源。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西雅圖港成立於1911年,是北美第14大、世界第57大港口,每天處理超過200萬標準箱貨櫃。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日本“彩色”工業區,這是位於日本東海岸的工業區,這個城市的主要經濟支柱就是大量的鋼鐵生產。Nippon Steel是經營這個鋼鐵廠的公司,該公司每一年的鋼鐵產量可達4700萬噸。照片當中五顏六色的屋頂就是大產量背後的“佐證”。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鬥輪挖掘機在德國漢巴赫(Tagebau Hambach)露天礦山的軌道上運行。這些挖掘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機器,每個都有96米高,223米長,日夜不休地挖掘著地表,尋找地下的褐煤。褐煤是一種質地軟、易燃的沉積岩,是自然形成的壓縮泥炭,是火力發電廠的重要原料。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尼斯是法國第五大城市,約有一百萬居民。這座城市因其美麗舒適的海灘和慢節奏的生活方式成為度假勝地,每年都吸引著超過四百萬的遊客,因此也擁有全法國最高的酒店密度。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西班牙科爾多瓦市的一些山上覆蓋著橄欖樹林。這裡產的橄欖大約有90%被榨成油。剩餘的10%作為水果被人們食用。隨著氣溫上升和生長區域出現明顯的天氣變化,雖然海拔較高的山坡上橄欖園受影響較小,但低海拔地區或平原上的橄欖園可能因此而完全不產果實。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美國華盛頓,公路從森林中優雅地穿過。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白島是新西蘭唯一的島嶼活火山,現仍活躍,由於火山噴發出的酸性氣體,白島變得不適宜任何生物生存。

那些航天員有機會可以從一個全新的視角

去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事物

他們眼中的地球,不再是廣闊無邊的一個星球

而是茫茫宇宙當中一個再渺小不過的存在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智利中部港口城市瓦爾帕萊索(Valparaíso)。她屹立在太平洋沿岸陡峭的山坡上,是智利第六大城市,擁有約285,000名居民,被譽為“太平洋的珍寶”。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里昂是法國第三大城市,位於法國東南部,在羅訥河和索恩河的交匯下,里昂呈現出獨特的“兩水三岸”的格局。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富士山,日本最高峰,也是一座活躍的成層火山。從總觀角度看,富士山是一個極富對稱美感的圓錐形。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福建省羅源灣的海水養殖廠。這裡的水下藏有大片的漁網和籠子,供養著大量的海產品,如螃蟹、龍蝦、扇貝和鯉魚。圖片上顯示了約7平方公里大小的養殖場。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秦皇島港的煤炭碼頭是中國吞吐量最大的煤炭輸出港。每年約有2.1億噸煤炭從這裡運往中國南方的燃煤發電廠。2015年,中國政府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的煤炭燃燒量比以往的公開數據高出17%。這一大漲幅意味著中國每年的煤炭燃燒量比以往數據增加了6億噸,每年釋放的二氧化碳量也多出了10億噸。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西島(Nishinoshima)是一個火山島,距離日本東京南部940公里。2013年11月起,火山開始爆發,並持續到2015年8月。爆發過程中,島嶼面積從0.06平方公里增加到2.3平方公里。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在沙特阿拉伯的農場,圓形灌溉區域就像沙漠中的「綠色唱片」,十分顯眼。

在環境問題上

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我們的敵人

是不可見的,不可捉摸的

也無法輕易瞭解的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美國佛羅里達德爾雷海灘的一處居民區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西班牙巴塞羅那的Eixample區的八角形網狀的城市格局非常有趣。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非洲博茲瓦納萊特爾阿卡納鑽石礦。博茲瓦納號稱鑽石之國,鑽石產業持續居世界第一。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這是從邁阿密海灘延伸出來了兩個島上居民區– 棕櫚島和芙蓉島。這裡居住著全市最富有的一群人,當邁阿密遭遇颶風時,會優先對這一區域實施救援撤退。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葡萄牙韋德堡,礦地周邊的廢舊池塘,礦物排入水中,與稀泥漿形成奇妙色彩。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渦輪形互通式立體交叉橋,佛羅里達州,美國。這種渦輪形互通式立體交叉橋包括了多條左轉坡道通過中心交叉口。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迪拜的朱美拉棕櫚島是一座人造島,耗費43億立方碼沙子和700萬噸石頭建成。現在島上生活著約2萬6千名居民。

但是每個人都應該為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做些什麼,哪怕只是盡綿薄之力

他希望,讀者通過閱讀這些照片和文字

可以對自己周遭的環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上帝視角下的地球,美得有多震撼!

△ 澳大利亞西部皮爾巴拉(Pilbara)的龜背山鐵礦。98%的鐵礦石被用於生產鋼材,是建築、機動車和家用電器的重要材料來源。

綜合整理:石明石雕塑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