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微軟,星巴克轉型技術公司

雖然星巴克與許多雲計算提供商合作,不過它與微軟的關係最深最廣。

星巴克將總部設在西雅圖SODO街區,可以想像,它會在那裡展示自己的高貴形象。自從Reserve SODO專營店開門營業,它的形象提升不少。

專營店用木頭與皮革裝飾,裡面有3700張彩色信息牌,介紹咖啡,座位多種多樣,例如,壁爐旁邊用椅子圍了一圈,在隱蔽的角落裡,你可以打開筆記本,安心工作。

借力微軟,星巴克轉型技術公司

Reserve SODO就是星巴克的未來。在未來幾年裡,星巴克準備開設1000多家類似的專營店,還會開設更多傳統店鋪,它們以兩種形式出現,一種叫作Reserve Roastery,另一種叫作Reserve Bar。實際上,Reserve概念只是星巴克未來願景的一部分。星巴克對技術也很感興趣,它想用技術裝扮全部店鋪(超過2.8萬家),每週店鋪要接待1億客戶,它想增強用戶體驗。

星巴克CTO Gerri Martin-Flickinger曾經在Adobe、Verisign、McAfee工作過,2015年來到星巴克,因為當時星巴克開始重視技術。在隨後的日子裡,Martin-Flickinger不斷招募人才,並制定一套戰略:拋棄自己打造技術基礎設施的計劃,擁抱雲計算。

雖然星巴克與許多雲計算提供商合作,不過它與微軟的關係最深最廣。星巴克使用50多種Azure雲服務,還有其它一些工具,比如Power BI分析工具,它與微軟工程師密切合作,推廣新項目。

兩家企業都是1970年代創辦的,合作由來已久。25年之前,蓋茨展示微軟新技術,它可以將文字、圖片、圖表、聲音融合,放進一個文檔,當時蓋茨就介紹了星巴克是如何製作季度報表的。當時的星巴克剛剛才上市,只有165家門店。

星巴克還從微軟請來一名高手,Kevin Johnson,從2015年開始,Kevin Johnson擔任星巴克總裁,去年4月升任CEO。曾經Kevin Johnson是微軟Windows業務的負責人,甚至還是微軟CEO候選人。

2014年鮑爾默(Steve Ballmer)成為微軟CEO,他是星巴克董事會成員,直到2017年3月才退出。從星巴克總部Reserve專營店出來後,我又花了半小時前往微軟總部,與納德拉談論兩家企業關係。

星巴克希望能像內行一樣談論技術,這種願望並不新鮮。有許多大企業是微軟業務的核心部分,星巴克正是其中之一。

對於微軟來說,幫助星巴克找到通往未來的道路,不只對星巴克有利,也對微軟自己有利。它是微軟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提升業績,還有更大的益處。

借力微軟,星巴克轉型技術公司

規模與挑戰

對於星巴克這樣的大型零售企業來說,往往只有失敗了才會重視新技術。2012年,星巴克與Square合作,它向Square投資2500萬美元,在店鋪內部署Wallet智能手機App支付服務。第二年,Fast Company在全美測試,發現星巴克員工對於這種支付方式並不積極。最終,兩家公司分道揚鑣。

後來,和其它大型零售商品一樣,星巴克移動業務漸漸崛起。到了今天,美國消費者34%的訂單是用App支付的,12%的訂單從App下單,不是櫃檯,在3600個網點,高峰時間用App下的單佔到20%,甚至更高。

因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用移動設備下單,星巴克店鋪的工作流程也要改變,星巴克必須尋找辦法緩解擁擠。

凡是星巴克引進的技術,都必須具備大規模部署的能力,必須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星巴克沒有安排現場技術專家,化解各種難題,如果技術網絡癱瘓,必須快速解決,這是一大麻煩。每週技術平臺要幫1億客戶完成交易,而且是小額交易。

怎麼辦?唯一的辦法就是搞清技術在星巴克店鋪是否適用,現場測試,讓咖啡師、客戶測試。凡是在全國店鋪使用的東西,星巴克都會先測試,包括新飲料、廚房設備。

星巴克技術主要依賴幾十個網點,也就是所謂的“技術直營店”,這些網點安置在西雅圖總部附近。

Production Controller為一個名叫“Digital Order Manager”(數字訂單管理)的平臺提供支持,它可以簡化處理流程,比如追蹤咖啡訂單,確保客戶知道何時咖啡能準備就緒。這些工具只是一個好例子,證明“技術直營店”可以幫助星巴克優化技術。裡面的許多產品來自微軟,比如多種多樣的Azure服務,還有Surface平板。

借力微軟,星巴克轉型技術公司

星巴克物聯網

在星巴克Reserve SODO專營店,咖啡是用Clover X製作的,它是一臺先進的飲料製作機器,在同一時間磨咖啡豆、泡咖啡,根據需求研磨,需要的時間不到30秒。星巴克花了很多時間研發Clover X,只在少數店鋪測試,沒有大規模部署的計劃。

未來,Clover X也許可以開啟一個新時代:始終提供新鮮的咖啡,不只如此,它還告訴我們,未來的星巴克會是智能的,始終與互聯網連接。在星巴克Azure雲服務中,每一個單元都是一個節點,它們收集實用數據,為遠程維護提供幫助。

運營星巴克店鋪有許多工作是平凡無奇的,但是“人與咖啡”卻是星巴克業務的核心,許多單調的工作可以用自動化技術替代。

在每一間星巴克店鋪都有溫暖的烤箱,每一個都編了程,可以按特定時間加熱杏仁牛角麵包,時間由食品質量團隊設定。

這一次,微軟又幫了忙。上個月,在舊金山RSA會議上,微軟推出Azure Sphere,它是一個面向互聯網設備的平臺,有芯片、軟件、服務,設計時將安全擺在很高位置。

借力微軟,星巴克轉型技術公司

微軟鼓吹“Intelligent Edge”(智能邊緣)概念,Sphere正是概念的一部分。所謂智能邊緣,就是說商用設備可以輕鬆與網絡連接,但是設備同樣具備強大的計算機,即使斷網也能繼續運轉。如果新概念能夠在星巴克等公司流行起來,那麼Azure就可以變得更強大,與AWS競爭。亞馬遜AWS是現代雲平臺的定義者,它仍然是雲領域的主導者。

Satya Nadella認為,將Azure產品與“智能邊緣”連接,可以增強微軟的邊緣競爭力。

微軟的技術藍圖與星巴克高度匹配,在合作之時,人的因素仍然是相當重要的。Wile認為,為什麼微軟漸漸成為關鍵的合作伙伴?有一個原因:它不只將出色的技術解決方案帶給我們,還將出色的人才帶給我們。與微軟合作時,他的員工會空降到我們的開發團隊,幫助星巴克以更快的速度完成過渡。

納德拉一直都在強調要將文化與技術對接,當微軟與星巴克這樣的企業合作時,他也很重視人的因素。也許軟件就像星巴克咖啡一樣,即使膨脹到很大的規模,也不能忽視人際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