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講髒話,要不要一拳打飛他?

孩子講髒話,要不要一拳打飛他?

孩子講髒話,要不要一拳打飛他?

真的很少有人,能夠一輩子不講髒話。講髒話也和小孩子發育一樣,有的開口得早,有的開口得晚而已。

做家長的,沒人會希望孩子講髒話,尤其是在外人面前。這種行為會顯得我們家長教子無方。

當被人家指著鼻子罵:“這孩子怎麼沒家教的!”的時候,除了羞愧地低下頭去,根本沒有反擊之力。

孩子講髒話,要不要一拳打飛他?

遇到孩子講髒話,該怎麼辦?

罵一頓?那你一定要注意,憤怒的時候,很容易講出髒話來。到時候你自打耳光,騎虎難下。

打一頓?如果孩子開口得早,年紀小你打得過。萬一開口得晚。。。勝算就不大了。。。

再說打人算什麼本事呢。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正道。

小孩子講髒話,原因大不相同。找對病因,對症下藥,才能妻賢子孝。買藥這種事情,不能看廣告,要看療效。

1

無意識接受

說髒話,其實是一個人類的技能點,不是隨隨便便就能Get的。首先要發育到位,其次接受過培訓。

對孩子來說,髒話和一般的語言沒什麼區別。

孩子不生產髒話,他們只是髒話的搬運工。

這時候,如果家長反應激烈——“你~你~你~不要講髒話!”。他們就會意識到,這個詞彙是有能量的,否則為什麼家長會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然後,這些壞崽子們就會一直講。。。畢竟家長氣急敗壞的樣子,實在很有趣。爽歪歪,爽歪歪,他們笑得爽歪歪。

孩子講髒話,要不要一拳打飛他?

因為如果你因此發怒,進而揍了孩子,他們更加會記住這個詞,畢竟因為這個詞,還捱了一頓揍。

經典情歌不都是這種調調麼,因為你給的痛,所以無法忘記你。

矯枉過正就會形成“負反饋”。如果孩子非常偶發的講了粗話,家長最好就當沒聽見。

你且忍他,讓他,不去管他,再過幾天,你再看他!他十有八九已經忘記了。。。

家長自己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家裡不要講髒話,否則孩子有樣學樣。自己忍不住要做老鼠,就不要怪孩子跟著學打洞了。

實在心情不好,憋不住想罵髒話,開了門,出去罵。就像抽菸一樣,開了門,出去抽。

2

情緒的發洩

“拿走髒話,我們就只剩下拳頭和槍了。”

——《髒話簡史》

人在極端的情緒下,特別容易說髒話。因為說髒話,能幫助人們一定程度地降低痛苦。

為什麼平時溫文爾雅的女士,在產房裡常常會把老公罵的狗血淋頭?

因為咒罵能釋放產婦的不良情緒,降低痛苦的感知度,這樣才能忍受更長時間的痛苦,從而順利生下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不會表達,只能通過哭泣來緩解痛苦。等他們長大了,不好意思哭了。遇到痛苦的時候,就有可能選擇講髒話來發洩情緒。

當遭遇了生活的挫折,鬱悶無處發洩時,髒話極有可能就脫口而出。等到發現時候,老師家長已經氣得含笑九泉了。

孩子在這種情況下講粗話。不要馬上開展不要說髒話的德育教育。將心比心,心情不好的時候,鬼有心情聽老闆指導工作啊。

常換位思考,先理解,後教育。

先耐心聽聽孩子的訴苦,給他一個愛的抱抱。再教孩子一些其他的疏導情緒的方法,出去跑幾圈,吃點甜食,打打沙袋什麼的。。。

通往孩子心的路是食道。有奶的是娘,沒奶的是老師。少給大棒,多喂甜棗。

安撫後順帶提一句。“孩兒啊,你剛才太生氣了。我聽到你講髒話了,以後不要講了。這非常影響你爹媽的好孩子的光輝形象的。”

3

語言的匱乏

孩子因為受到年齡的限制,文化程度不高,使用語言的能力也弱。有時候想表達情緒的時候,找不到合適的詞語,只能乾瞪眼。

於是,髒話華麗麗滴出來救場了。。。

髒話很多時候就是個語氣助詞。一個簡單的國罵“我X”,用不同的語氣說出來,便可表達愉悅、驚奇、羨慕、強調、不滿、憤怒、痛恨等多種情緒,實乃情感表述之萬用神句。

但是一個天真的孩子,說出“我X”這種髒話來,實在太辣眼睛。尤其是自己的孩子。

如果是別人的孩子說髒話,Enjoy yourself,I will not tell your MaMa。

孩子有表達強烈情緒的需求,這種需求無法壓抑,光禁止是沒有用的。堵不如疏。

解決孩子因為詞彙量不足引起的講粗話,解決方法有兩種。

速成法:一定要加快進度,教會孩子正確地用合適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孩子有詞可用,有話可說。

內功法:多讀書,讀好書!切實提高孩子的文化修養,徹底攻破詞彙難關。

哪怕實在要罵髒話,也要罵出高級點的句子來。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優秀的罵辭如銀河一樣燦爛。

“豎子不可與謀。”——《史記》

(跟傻X沒什麼好說的)

“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左傳》

(你早該死了)

“叱嗟,爾母婢也”——《戰國策》

(阿西!你個小娘養的)

沒文化的人,被人罵了都不知道人家在說什麼。活成這樣,實在太悲哀了。

年輕人,要多看書啊!哪怕有一天剋制不住自己了,非要講髒話,也請不要走尋常路。

4

社交的影響

髒話有時就像潤滑劑,可以幫人們更好地打破隔閡、融入群體。

《圍城》裡的三閭大學校長高松年,為人八面玲瓏,他能在政治學會上暢論國際關係,在文學研究會上大談詩歌是“民族的靈魂”,跟軍事教官閒談,也能說一兩個“他媽的”,“那教官驚喜得刮目相看,引為同道。”

能跟誰說幾句“他媽的”,意味著大家是“自己人”。髒話有時候,就是個投名狀。人家一直在說,你不說。顯得生分。

孩子有時候,會因為想增加一些親和力,講幾句粗話。有的是為了喜歡裝酷,玩叛逆。

大家都光著身子的時候,穿衣服的人就顯得特別不合時宜。

周圍的朋友都講粗話,自己也不自覺地講起來。大家都在玩叛逆,你不玩就顯得不合群。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圈子很重要,所以現在大家要孟母三遷,要擠破腦袋擇校。就是怕孩子遇到某些臭鮑魚朋友。

如果孩子因為環境的原因,開始講髒話。做家長的不能只用一條腿走路了,要雙管齊下!

1.能想辦法給孩子換環境的,直接換環境。

2.沒辦法換環境的,多介紹些新的朋友。

忘記一段感情最好的辦法,是開始一段的新的感情。

如果孩子拒絕離開他的圈子,也不接受你介紹的新朋友。家長也不要灰心,一定堅強點。

只是朋友而已,又不是結婚對象。

孩子講髒話,要不要一拳打飛他?

髒話有他存在的意義,但是不適合活躍在孩子的嘴裡。就和香菸,烈酒一樣。

家長有義務要幫助未成年的孩子,不講髒話。至於他們成年以後還是堅持講,熱愛講,每天都要講。那。。。就隨他們去吧。

反正我爹媽後來也放棄我了。我不也過得好好的。

孩子講髒話,要不要一拳打飛他?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