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島—文化與地緣的關係及「三級階梯地形」解析

很多朋友對於文化對人類發展所造成的影響很感興趣,認為文化才是最終的決定因素,這點我也認可。不過不同的地區形成不同的文化,或者說選擇不同的文化卻是可以從地緣上找到軌跡的。所以分析地緣的作用並不會與側重文化的朋友形成對立,相反能夠更加豐富文化決定論者的理論基礎。

人類的文化所包含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不過總得來說是一種意識形態。而最基本的意識形態往往就是宗教,有些意識形態不願意被稱為“宗教”,比如“儒家思想”和20世紀流行的各種主義。不過從影響力和內容來說,我們可以把他們歸之為一類。

讓我們看看在古典時期後期,中南半島上最主要的“意識形態”是什麼類型吧。

圖:亞洲主要宗教分佈圖

中南半島—文化與地緣的關係及“三級階梯地形”解析

大家可以看到,我在圖上將青藏高原和中南半島上的絕大部分地區劃入了“佛教文化區”。當然這指的是這兩個地區的基本宗教信仰,並不排斥有別的宗教存在。

我在分析伊朗高原時曾經把歐亞大陸的主要文化區都圈了出來,不過其中沒有將青藏高原——中南半島單獨列出(主要是這一區域與伊朗高原的聯繫不多)。事實上發源於尼泊爾與印度邊境的“佛教”曾經廣泛流傳於整個亞洲大陸。但由於與世界其他主要宗教相比,佛教的出世態度得它不僅缺乏攻擊力,而且還缺乏足夠的防禦力。(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是屬於擴張性的,而儒家家天下的思想是防禦力最強的。這與雙方起源的地緣環境有著莫大的關聯)。

我無意於過多的討論宗教的教義。事實是佛教更適用於相對封閉的環境,這樣的地區更適合佛教那種與世無爭的態度,另外也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其他強勢宗教的滲入。如青藏高原和中南半島。前者因為是極限之地,其他地區的民族很難長期駐足;後者則是因為三面環山,避免了東亞文化和印度教文化的強力滲入(只有北越是處在這個保護圈之外,所以被華夏族多次強力進入,打上儒家文化的烙印。)。一面靠海,相比之下容易受到其他地區海洋文化的影響。好在這些外來勢力的海洋屬性,使他們對那些海島更加感興趣,因此中南半島避免受到過多的文化衝擊(而那些海島上的馬來人則在婆羅門教——伊斯蘭教甚至天主教當中不停的轉換)

再多講一下北亞,在分析伊朗高原時我將那塊區域劃為“遊牧文化區”,其實如果從最初的宗教形態來分,那裡應該叫原始的“薩滿教傳播區”。我們經常可以在影視劇中看到那些來自東北森林和蒙古高原上的戰士呼喚“長生天”的鏡頭,就是在進行薩滿教的儀式,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找下相關資料。相對來說這些遊牧民族的宗教比較原始,很容易被最高一級的宗教所取代。這也就是蒙古帝國最終坐穩他馬上得來帝國的原因。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已經被征服地的文化所同化了。

其實伊斯蘭教也是遊牧文化的阿拉伯人創立的,不過他們比較幸運,生活在猶太人身邊,所以把猶太人的意識形態稍加修改就變成了自己的東西了。有宗教研究者曾做了一個有趣的比較,將猶太教比作1.0的版本,基督教(廣義)則是2.0的版本,伊斯蘭教就是3.0的版本了。

阿拉伯人由於處在歐亞非大陸的腹地使得他們可以從水陸兩條線將自己的文化向四面傳播。最終的結果是整個腹地地區和北非從陸地上被伊斯蘭化了,而南洋的那些馬來人也大多數被那些從海上來的阿拉伯商人同化成穆斯林了。

西域其實從環境上來說更適合佛教,特別是封閉性較強的南疆塔里木盆地。只可惜它處在東西方交流的要道上,因此最終還是不可避免的被行走在這條商路上的穆斯林所同化了。

在這裡論及宗教與地緣的關係,更多的是想讓大家將青藏高原和中南半島聯繫在一起(關於宗教的起源和傳播如果要細說起來可以做一個專題了)。因為我們在接下來的分析中會將這兩個地理單元放在一個大環境中解析。

我們上中學時地理老師一定都說過“三級階梯地形”這個概念。的確如果將中國從西到東劃分,依海拔高度可以分為西高東低的三級。當時做這種劃分,我感覺更多的是在政治的框架之下。因為恰好這三級地形都在現在的中國範圍內。

不過即使西Z沒有保有在中國國土內,這種劃分方法從地理上來說也是有必要的。因為最起碼青藏高原上發源的那些河流對中國核心區來說實在太重要了,所以不可能因為政治的原因割斷他們之間的地緣聯繫。

圖:中國三級階梯地形分佈圖

中南半島—文化與地緣的關係及“三級階梯地形”解析

事實上做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不僅從東可以做為三級地形的開端,如果向北將西伯利亞平原考慮進來也可以做出三級地形圖來。不過這青藏高原與西伯利亞平原的地緣聯繫不大,所以真要這樣劃,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

不過如果將青藏高原向南與中南半島聯繫起來,那麼就不僅僅是形式的上三級階梯地形了。事實上這兩個地區加上中國境內的橫斷山脈與雲貴高原,可以形成一個類似於中國的三級地緣結構,並且在各地區文化結構上有著很大的可比性。

閒話不說,上圖(青藏高原——中南半島三級地形圖)

中南半島—文化與地緣的關係及“三級階梯地形”解析

在這一南向的三級結構中,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東向的三級結構中一樣,仍然是處在第一級和過渡區的位置。而云貴高原仍然處在第二級的地位,所不同的是和他同屬於第二級的高原已經不是黃土高原——蒙古高原,而是以緬甸東部的撣邦高原(也就是果敢所在地)為代表的中南半島上的高原地帶了。

第三級為沿海的河流衝擊平原,由於中南半島面海的一面弧度比較大,因此這些平原丘陵區並沒有向中國東區的類似區域一樣呈“弓”形排列,而是做角度更大的“U”狀。不過也正如中國境外主要存在東北——華北——江南,三大平原區一樣,中南半島由於山地的分割也形成了西、中、東三塊主要的平原區。而緬族——泰族——京族(越南)則是這三塊平原區的主要居民,也是中南半島上的三個強勢民族。

事實上青藏高原——中南半島這一三級地形結構,很好的解釋了東亞文明為什麼沒能最終滲透進中南半島。由於第二級地形的存在,華夏族很難跨越這些高原山地長期深入那些平原地帶。當然中國人也並非沒有在這一南向的三級結構中有所做為,最起碼在海拔1000——2000米的二級地形上,我們佔據了雲貴高原,這有點象華夏族最早佔據的黃土高原一樣(這也是中國核心區中主要的制高點,四川盆地雖然在那張中學教學圖上被劃在第二級中,但實際上應該屬於第三級)。所不同的是,華夏族消化雲貴高原的時間離華夏族從黃土高坡上走下來晚了兩千多年(華夏族從黃土高原向東擴散,客觀的算法是從周起;而云貴高原納入中國核心區最主觀的算法也只能拔高到元朝,其實最終到清朝還處在消化期)。征服第二級地區已經花了那麼久的時間,再進入核心的第三級地區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正如華夏族在蒙古高原上碰到的麻煩一樣,地形和溫度起著重要的作用。不過這一次的麻煩正好相反,不是太冷而是太熱;不是地形太平有利於對手機動,而地形太複雜不利於自己機動。總之,中國人認為物極必反是有道理的,適合種地的溫帶——亞熱帶氣候是最好的地方,至於其他地區如果不是主動來招惹自己,一般並不會主動出擊。

越南北部平原的東部由於並沒有二級地形的強力保護,只有一些斷續的丘陵與嶺南的珠江流域作為天然分割線。因此成為華夏族最容易進入的地區。不過由於他的西面是縱貫南北的長山山脈,使得這一地區事實上呈一個“亞半島”狀態。在這種狹長的地帶中當地的土著居民很容易從西部的山地發中發起攻擊,而由於東西向缺乏足夠的戰略縱深,使得華夏族很難在此地長期立足。另外南部的那些平原丘陵區是亦是農業集中區,能夠為土著居民提供足夠的物質保障,這些因素都和朝鮮半島的情況類似。由於征服的成本太高,因此越南也就和朝鮮半島一樣最終被明太祖列為不徵之國了。

其實無論是對於東亞的平原農耕文明,還是中南半島的平原農耕文明來說。橫亙在中間的那片高原地區都對他們有著天然的地緣優勢,即使文化和人口上不如平原的農耕區發達。但平原地區要想征服他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實。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比之北亞那些遊牧民族的機動性對農耕文明的威協。這些處在熱帶高原山地上的民族,優勢更多的是在他們所熟悉的環境中,因此並不會對平原上的民族構成大的威協性。

既然下面的人上去困難,而上面的也沒有下來的力量。那麼在長期處在半獨立狀態的這片高原上難道就不會出現單獨的國家形勢嗎?答案是肯定的。

我在前次分析〈青藏高原——中南半島〉三級地形時,曾經籠統的劃出了橫斷山脈區域的位置,並將他定位為過渡區。事實上橫斷山脈在這一區域的地位非常重要和特別。如果我們拋開青藏高原的地理概念,我們甚至可以把橫斷山脈直接劃為第一階梯地形(其西北部在青藏高原上)。因為相對中國內地的主要河流多發源於青藏高原上,中國西南及中南半島的河流則大部分發源於這一區域。

並且由於橫斷山脈的特殊走向,它在南面還突入第二級的高原地帶。先上張圖大家看看

中南半島—文化與地緣的關係及“三級階梯地形”解析

首先我們對橫斷山脈做一個簡單的解釋,我們通常所說的橫斷山脈是指“發源於青藏高原東南部,位於四川、雲南兩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區東部〈南北向〉山脈的總稱。

請注意,我其中的重點是南北向。至於這些山脈為什麼在這一區域呈南北走向,以至於阻隔了東西向的交流,我們並不需要深究(板塊作用)。我們只需關心他究竟對周邊地區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就行了。

在圖上的綠線區域就是橫斷山脈,這些南北走向的山脈區整體上是個上大下小的〈斧頭形〉。換句話說他其實可以分為兩個區域,即東側的“斧柄”區,這一側的山脈從青藏高原一直延伸到中國與中南半島的邊境;另一側則是〈斧頭〉區了,這一區域向東一直擴展到四川盆地的西邊沿,向南則至金沙江止(長江的的上游一直到四川境內都被稱作金沙江,目前基本為雲南——四川,西藏——四川的分界線)。

金沙江以南,“斧柄”東北,包括雲南東北部,廣西西北部,貴州全境地區則為“雲貴高原”。橫斷山脈以南地區則為以禪邦高原為主的中南半島高原區。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重點關注一下橫斷山脈呢?因為分析到最後大家會發現,這片南北向的山脈在這一地區的位置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以告訴大家,這片對於中南半島起著類似於青藏高原之於內地作用的山脈區,目前基本處於中國境內,它的南邊緣基本就是中國和中南半島的分界線。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的認知這一點,我們在中國的行政圖上將這一區域劃出來。

附:橫斷山脈位置示意圖2

中南半島—文化與地緣的關係及“三級階梯地形”解析

橫斷山脈的特點就是山嶺海拔多在4,000∼5,000公尺,嶺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公尺以上。山高谷深,除了本地的山地民族外,外來民族要想征服是非常之難的。

可以舉幾個例子,乾隆的十全武功中有兩個是平大小金川之役。大小金川的地理位置處在四川盆地以西,金沙江以北的橫斷山脈中。土著民族為Z族。乾隆為了平定當地的叛亂,前後發動兩次戰役,耗時30年,費銀7000萬兩,損兵數萬才算是取得了勝利。而相對於其他的幾大武功來說,這兩次戰役的性價比是最低的。對方僅僅是兩個土著部落,但花費的軍力、財力卻是非常巨大的。

另外那個直到1949年以後才結束奴隸制的大涼山地區也是處在橫斷山脈的東部。這一地區的地形是那麼的艱難,以至於紅軍當年長征通過此地時,劉伯承採用的是和當地彝人首領結盟的政治方式,方才得以順利通過。

相比於落差極大,多為峽谷地形的橫斷山脈地區。兩側的高原地區就變成“寶地”了。以雲貴高原為例,僅管也存在在連綿起伏的山嶺,但這些落差相對不那麼大的山嶺之間(我們可以把他們看作平原地區丘陵)分佈著許多小盆地。盆地內土層深厚而肥沃,很適合發展農業,這種盆地在當地稱作“壩子”。高原上的人口也主要集中在若是。

高原上還有很多因地層斷裂陷落而形成的“斷層湖”,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雲貴高原西部的的洱海和中部的滇池,這兩個大湖邊上的城市大理和昆明也先後成為這片高原地區的政治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