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涉县人的一天

2018-05-NO.132

天气逐渐转热,总感觉胃口很差,不想吃热饭菜,不妨简单来个凉拌菜开开味儿,当然要想吃到更美味的凉菜,凉拌汁好才是王道,要想汁儿调好,那么有一种调料是你必不可少的——香油。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香油香味浓郁,香飘十里,不过这年代肩挑香油走街串巷的场景甚是少见,卖香油的吆喝声也变成了遥远的回忆,香油坊也在慢慢被人们所遗忘。然而在涉县,提起河南店香油坊貌似已经成为涉县正宗香油的代名词,郝献廷便是这家香油坊的创始人。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初见郝献廷,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神似尖刀的眉毛,隶书“一”字的胡须,倒与书中鲁迅先生的相貌有几分相似。说到香油,郝先生说他的香油还起源于八年前他的手工水饺事业。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1979年,21岁的郝献廷选择当兵,做了五年的新闻报道员。退伍后,他做过个体运输户,做过当地第一个煤球机,还有在他看来最为成功的废塑料提炼柴油项目。然而好景没过多久,1996年的特大洪水让他几近破产,也是一次偶然他走进了做速冻水饺行业,十年来,他发现做水饺用的香油很少有纯正的,这时候小脑一动,打开了他的香油之路。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郝献廷的事业,从大厂子到小饺子再到小到不能再小的小芝麻,“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更奇”郝献廷凭着自己的经营理念,平均一天能卖到八十瓶左右,最多的能卖到二百多瓶。方圆十里,上到井店更乐,下到索堡固新,但凡吃过他家香油的人都赞不绝口。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一粒小小的芝麻,学问也是很大的,郝献廷说:“要想香油磨的好,原料必须好,我这的芝麻都是咱们涉县和黎城周围的,芝麻必须饱满,收回来的芝麻里不能有土,凡是榨油的东西一旦跟土一混合就会生成一种酸,磨出来的香油就变味了。”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除了原料,郝献廷说淘芝麻、炒芝麻、磨芝麻到出香油、装香油、做包装、擦拭机器设备等一系列的程序也很繁琐,“首先要淘芝麻把瘪的和土筛出来,滤水后扔进炒锅炒个八分熟就可以装袋,炒芝麻时,火候、时间和温度都要特别掌握,所以每次都要炒个五六百斤甚至上千斤留着后边用。”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在郝献廷看来,最难的不是做香油,而是卖香油的销路,“刚起步的时候因为咱家香油比别家都贵,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有一次我开着车到村里卖,人家都嫌贵我就免费送给他们回家尝,不过还好但凡吃过咱家香油的最后都成了我的老顾客,后来好多村里的老头老太太到不了城里的,每年村里过会我都去,其实就是去给老人送香油去了。”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郝献廷的一家都特别注重吃,他平时得空了还经常看看医书,几十年读医书过程中,他无意在一本医书上看到猪皮冻除了美容养颜还有稀释血液的功效,那时候他开始也做了自己的招牌猪皮冻,让更多的人一起美容养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然而,这个“酸溜溜的企业家”的背后,妻子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她是我最大的动力,在我破产的时候,所有人都反对我再继续,但是我又不服输,只有她一个人支持我,那时候破产了没有钱,她跟我一块借钱,其实我最感激的就是无论我做什么她都支持我。”想着那几年的艰辛,郝献廷不由得为妻子送上大拇指。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调味人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和光芒。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发展,货真价实、诚信务实,一直以来是郝献廷做香油所秉承的理念,他始终坚信着要想守住香油就必须守住质量,守住质量就等于守住了消费者的心,守住小磨香油至真至纯的味道。

【征集】

大美涉县里

人人都是传奇

老妖在此向所有人

广泛征集人物素材

我们将与您一同寻找涉县传奇

记录涉县人的不平凡故事

(如有故事,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