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闌尾炎,到底該不該做手術?

慢性阑尾炎,到底该不该做手术?

大家都非常清楚急性闌尾炎,是必須要立刻進行手術切除。然而慢性闌尾炎,由於人們對手術的恐懼,所以都喜歡一拖再拖。

但是慢性闌尾炎,確是肚子裡的一顆定時炸彈。

闌尾到底是不是可有可無的器官?

慢性阑尾炎,到底该不该做手术?

闌尾又稱蚓突,是細長彎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於盲腸與迴腸之間,它的根部連於盲腸的後內側壁,遠端遊離並閉鎖,活動範圍位置因人而異,變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響,闌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闌尾在腹部的右下方,位於盲腸與迴腸之間,它是細長而彎曲的盲管,遠端閉鎖。

闌尾具有豐富的淋巴組織,參與機體的免疫功能,應歸於外周免疫器官,它擔負著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兩大功能。最新研究成果證實,闌尾還具有分泌細胞,能分泌多種物質和各種消化酶,以及促使腸管蠕動的激素和與生長有關的激素等。

闌尾炎並非盲腸炎。由於闌尾緊緊挨著盲腸,所以許多人把闌尾炎與盲腸炎混為一談,實際上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疾病;現代醫學研究對闌尾功能有許多新的認識,特別是免疫學和移植外科的發展,給臨床外科醫生提示:應嚴格掌握闌尾切除術的適應症,對附帶的闌尾切除更要持慎重態度。

闌尾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可有效防止腸炎發生。

闌尾炎的症狀有哪些?

典型症狀:右下腹疼痛;噁心、嘔吐;便秘或腹瀉;低燒;食慾不振和腹脹等。

慢性阑尾炎,到底该不该做手术?

闌尾炎分為急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

  1. 急性闌尾炎


(1)梗阻闌尾為一細長的管道,僅一端與盲腸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內分泌物積存、內壓增高,壓迫闌尾壁阻礙遠側血運。在此基礎上管腔內細菌侵入受損黏膜,易致感染

(2)感染其主要因素為闌尾腔內細菌所致的直接感染。若闌尾黏膜稍有損傷,細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

(3)其他被認為與發病有關的其他因素中有因腹瀉、便秘等胃腸道功能障礙引起內臟神經反射,導致闌尾肌肉和血管痙攣,產生闌尾管腔狹窄、血供障礙、黏膜受損,細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

2.慢性闌尾炎

臨床上大致可分為反覆發作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兩大類。前者多由於急性闌尾炎發作時病灶未能徹底除去殘留感染,病情遷延不愈而致。後者沒有急性闌尾炎發作史,症狀隱晦,體徵也多不確切。

闌尾炎有哪些症狀?

慢性阑尾炎,到底该不该做手术?
  1. 急性闌尾炎


(1)腹痛典型的急性闌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後腹痛轉移並固定於右下腹。持續劇痛波及中下腹或兩側下腹,常為闌尾壞疽穿孔的徵象。

(2)胃腸道症狀單純性闌尾炎的胃腸道症狀並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於反射性胃痙攣而有噁心、嘔吐。

(3)發熱一般只有低熱,無寒戰,化膿性闌尾炎一般亦不超過38℃。高熱多見於闌尾壞疽、穿孔或已併發腹膜炎。

(4)壓痛和反跳痛腹部壓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現。

2.慢性闌尾炎

(1)腹痛右下腹部疼痛,其特點是間斷性隱痛或脹痛,時重時輕,部位比較固定。多數患者在飽餐,運動,勞累,受涼和長期站立後,誘發腹痛發生。

(2)胃腸道反應患者常有輕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慾下降。病程較長者可出現消瘦、體重下降。一般無噁心和嘔吐,也無腹脹,但老年患者可伴有便秘。

(3)腹部壓痛壓痛是惟一的體徵,主要位於右下腹部,一般範圍較小,位置恆定,重壓時才能出現。無肌緊張和反跳痛,一般無腹部包塊。

慢性阑尾炎,到底该不该做手术?

1.急性闌尾炎

2.慢性闌尾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