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聋哑人以介绍工作为名行骗 十余名残障同胞受害

来源 | 松江检察

日前,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就办理了一起聋哑人诈骗残障同胞的恶性案件。

犯罪嫌疑人杨某是聋哑人士,2015年他在残联的帮助下进入本区一家工厂上班。作为单位的辅助工,他的待遇并不算高,但工作较为轻松,只需要登记、清点库存即可。

面对这份清闲又来之不易的工作,杨某并没有太“上心”,他行事自由散漫,经常迟到早退,更有一次无辜旷工了两个多月,因此工厂曾一度为他办理了离职手续。但是由于杨某身份特殊,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工厂最终还是网开一面,将他留了下来。习惯坐领空饷的杨某见工厂拿他没有办法,变得更加我行我素,上班想来就来,不想来就数周不露面。

案例:聋哑人以介绍工作为名行骗 十余名残障同胞受害

▲图源网络

案例:聋哑人以介绍工作为名行骗 十余名残障同胞受害

▲图源网络

案例:聋哑人以介绍工作为名行骗 十余名残障同胞受害

▲图源网络

没过几天,久未露面的杨某出现在工厂,他径直走向经理办公室,询问工厂近期招不招人,并称是自己的聋哑老婆想来上班。经理对杨某突然到来大为吃惊,更对其“脸皮之厚”无可奈何,只能说受聘必须持有残疾证,并且要到公司正常面试,符合条件才可能招收。杨某自认为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就迅速离开工厂又“消失不见”了。

杨某回到家后,很快将“公司招人”的消息告诉了韩某,并“额外”告知他可以多介绍几个聋哑朋友过去,薪酬正如之前所说8000元,但是进厂前需要介绍费和通讯费。韩某为自己谋得了一个好工作欣喜不已,对好朋友的“鼎力相助”由衷感激,当场转了介绍费和通讯费800多元。

案例:聋哑人以介绍工作为名行骗 十余名残障同胞受害

▲图源网络

向杨某支付一笔费用就可以在上海获得一份“美差”的消息不胫而走,在韩某的聋哑人朋友圈里获得了极大的反响。十余名聋哑人士向杨某打听消息,都收到了他的肯定答复。看见反响这么热烈,杨某更加大胆,“巧立名目”增设了办理劳务合同和办理残疾军人证的“业务”,向众多寻求工作者收取800到3000元不等的工作介绍费,共计收取了15000余元。

案例:聋哑人以介绍工作为名行骗 十余名残障同胞受害

▲图源网络

2018年3月,韩某等人按照杨某所说的招工时间乘坐火车来到上海,到达工厂门口后却遭到了门卫的阻拦。众人连写带比划和工厂负责人争论了许久,最后联系杨某得到的回答竟然是“事情还没有全部搞定”。众人大为不满,离开工厂要找杨某讨说法。杨某却一再逃避,继续欺骗他们说先找地方住几天,自己再想想办法,开销由他全权负责。然而,几日之后杨某也拿不出一个解决方法,众人才知觉被骗,至此案发。

杨某被捕后对其以介绍工作为名,骗取韩某等十余人钱财的事实供认不讳。其行为已涉嫌诈骗罪,日前,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对其批准逮捕。

检察官说法:

聋哑人士属于弱势群体,较普通人而言,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生活圈子小,获取信息的方式方法相当有限,针对聋哑人士的招工诈骗主要就是利用了他们消息闭塞、求职心切、渴望社会认可的心理。对于此类招工陷阱,当事人需要严格甄别信息真伪,切记拒缴“介绍费”、“体检费”等费用,一旦受骗上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