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帥評選的四大必備條件

多年來,有關十大元帥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諸如“如果葉挺將軍不犧牲”,“如果左權、項英等不犧牲”會不會成為元帥?戰功顯赫的粟裕為何不能被評為元帥?鄧小平“謙讓”元帥軍銜等諸如此類的話題總是在坊間被炒得非常熱絡。有人批評元帥評選是論資排輩,有山頭主義之嫌。但其實,哪一國的元帥也得論資排輩,哪一國的元帥也有山頭主義思想。新中國的十大元帥評選還是非常客觀公正的,粗略考證,入選者必須具備四個條件。

十大元帥評選的四大必備條件

一、創建人民軍隊。

開國元帥都被冠以“人民軍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能享次頭銜自然要參加過創建人民軍隊的重大行動,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三大起義,如朱德、賀龍、陳毅、劉伯承、林彪、聶榮臻、葉劍英等。

二、土地革命戰爭年代擔任軍團長級別的高級指揮員。

十大元帥中,朱德始終是總部首長,自不用說;林彪是紅一軍團軍團長,聶榮臻是紅一軍團政委;賀龍是紅二軍團軍團長,彭德懷是紅三軍團軍團長,劉伯承是紅軍總參謀長,葉劍英曾先後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長,中央軍委總參謀長兼紅一方面軍總參謀長以及軍委第一縱隊司令員;陳毅是中央蘇區“西方軍”(相當於軍團級)總指揮,中央紅軍撤離中央蘇區後留在蘇區堅持鬥爭的代表人物;徐向前更是三大主力紅軍中實力最強大的紅四方面軍總指揮,是數個紅四方面軍軍團的上級指揮員。

三、抗日戰爭時期擔任八路軍師級、新四軍軍級指揮員。

十大元帥評選的四大必備條件

抗日戰爭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其中朱德、彭德懷和葉劍英擔任總司令、副總司令和參謀長,屬於“總部領導”;林彪擔任115師長,賀龍擔任120師師長,劉伯承擔任129師師長,徐向前、聶榮臻名義上擔任副師長,但在共產黨內部其實是正職,是政委的待遇,只不過國民黨軍不準設立政委而做的變通罷了;羅榮桓是115師政治部主任,也屬變相的政委。陳毅則是葉挺被捕後新四軍代軍長、軍長。陳毅一生非常“牛氣”,1929年曾經和毛澤東競爭紅四軍軍委書記職務,新四軍時期曾和後來的國家主席劉少奇搭班子指揮新四軍:新四軍重建後,陳毅任代理軍長,劉少奇任政委。

四、黨的七大中央委員。

在1945年黨的七大上,共選出44名中央委員,其中十大元帥全部是中央委員;而黃克誠、粟裕、陳賡、肖勁光、譚政等後來的十大將,則全是“候補中央委員”。

十大元帥評選的四大必備條件

四個條件是成為元帥的必備條件,之間可以有交叉,但特例不多。其中,羅榮桓作為軍隊政工幹部的代表成為元帥尚有特例之嫌

在諸多將領中,蕭克上將的經歷倒是值得一說。蕭克曾經擔任紅六軍團軍團長,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八路軍120師副師長,這樣的經歷,怎麼也得是元帥,至少也得是大將之首,但最終蕭克只被授予上將軍銜,這也許真的可能與蕭克將軍一生“三次”站錯隊,尤其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兩次站錯隊有關!

要是說還有什麼人有資格成為元帥,倒是項英、關嚮應是條件具備的人選。

如關嚮應,紅二方面軍副政委、總政委,八路軍120師政委、七大中央委員,1946年病逝;

又如項英,先後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共產國際監察委員會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副主席、中共蘇區中央分局書記、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新四軍副軍長兼政委、中共中央東南局書記;1941年,在皖南事變中被叛徒殺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