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溢血,血管破裂引發的中風!

汪芳心語如果想要造一艘大船,先不要去收集木頭,而是先激發出自己對海洋的渴望。

腦溢血,血管破裂引發的中風!

說起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腦中風),可能有些許陌生,但若講到腦溢血,大家便耳熟能詳了。其實腦溢血就是腦出血的俗稱,而腦出血也就是出血性腦中風的簡稱。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新聞:XXX清晨跑步,突然腦溢血身亡;XXX與鄰居吵架,突然腦溢血不省人事;XXX正在農田幹活,突然腦溢血發作昏倒一旁……這些病例發生在不同年齡、不同職位的人身上,但是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突然”!那麼腦溢血真的這麼猝不及防嗎?是不是我們忽略了些什麼?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聊聊出血性腦中風,也就是腦溢血。

什麼是腦溢血?

腦溢血,血管破裂引發的中風!

腦溢血,字面理解就是腦子裡的血管破了流血了,不過這裡要加一個限制——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也就是說車禍、摔傷和爆頭的那種不能算。臨床上的腦溢血主要與腦血管病變有關,還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血管老化密不可分。

腦溢血的發生率尚不及腦缺血的一半,但是急性期致死率要嚴重的多。據不完全統計,腦溢血急性期病死率最高可達40%,即使逃過一死,倖存者也會留下程度不一的各種後遺症,如運動不協調、語言功能和認知能力的喪失等。

腦溢血發病突然,而且很多時候“不分男女老少”,臨床上因為腦溢血致殘、致死的青壯年比比皆是。

腦溢血與高血壓的利害關係

腦溢血,血管破裂引發的中風!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動脈粥樣硬化”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脂代謝異常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動脈粥樣硬化。動脈壁逐漸變硬、變脆,失去了應有的彈性和收縮力,為血液撐破血管埋下了伏筆。

腦溢血發生前有哪些徵兆?

腦溢血,血管破裂引發的中風!

腦溢血有輕有重,輕微者可能只是稍微頭痛等不適,可伴有血壓的突然升高且對通常有效的藥物失去反應(因腦出血導致的機體反應性增高),不過這些輕微的腦溢血可能反覆發作,像是在為將來的“大爆發”而積蓄;嚴重者多半會有明顯的頭暈、噁心或伴隨嘔吐,處理不當短時間內即可意識模糊。因此不論腦溢血輕重,大家仍要給予充分的重視,要學會辨別一些或輕或重的“前兆” 。

比如突然感到一側身體乏力、活動受阻,口角歪斜、流涎;交流中突然講不出話或口齒不清;短暫的視力模糊甚至失明;突然頭暈目眩,甚至無法站穩等。

上述情形可一次發作既很嚴重,如直接意識喪失,也可能反覆數次發作且程度漸深。若結合患者自身的實際情況,如高血壓、冠心病、過往腦溢血病史等,可以幫助我們高度懷疑甚至確診為“腦溢血”。

腦溢血的急救措施

    與缺血性腦中風一樣,發現腦溢血後的急救措施是否到位,將直接關係到患者的性命和預後,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與時間賽跑的生死競逐。

老年人一旦發生腦溢血,輕重難卜,凸顯預防的重要意義。如前文所述,腦溢血與患者的心血管系統密切相關,除了高血壓,與高血脂、高血糖和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也有關聯,為了避免突發事件,患者應該在日常關注這些危險因素。


高血壓的用藥尤其要謹慎——血壓降不下來的話(如180/100以上的患者),阿司匹林等抗栓藥物要暫停服用,待血壓穩定在150/90以內再考慮繼續服用;即使血壓控制一直比較穩定,但由於某些原因造成了血壓波動,也需要考慮暫停阿司匹林,以免加重因血壓波動帶來的出血風險。

及時的降壓、調脂,改善生活習慣,儘量控制情緒平穩,能在很大程度上杜絕腦溢血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