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2500年前说中高考二轮复习就该这样做

孔子在2500年前说中高考二轮复习就该这样做

文|孟繁伟

本学期是升学季,初三和高三都面临二轮复习。很多老师不惧怕一轮复习,因为一轮复习的做法就是再次解读教材,表现上是“事无巨细点点不漏”,简单说就是把所学的内容按照知识再进行梳理一遍。但到了本学期进入二轮复习后,一些人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该讲的都讲了,还能怎么讲?没有办法就只能做卷讲卷了,这样的复习效率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关于二轮复习的原则早在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已经做过系统的阐述,估计你肯定不信,下面把孔子的复习原则做以简单回顾,供大家参考,以便提高二轮复习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一、由博返约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简称为由博返约。博学的目的就是获得较多具体知识,返约意在具体的事物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原理、原则、观点。二轮复习时必须把一轮复习的所有知识的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把握住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用华罗庚的话说就是读书必须有由厚变薄的过程。通过综合归纳得到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形成简洁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尤其要把表面看似不同的习题通过分析归纳找到到他们间的共同本质,能够回归到与课标、教材、考纲一一对应。

二、一以贯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这四个字意为用一种学说贯穿一切问题。把这四个字与前面四个字结合来理解或许更能体会到它含义。或者说抓住一个核心来处理一切问题。例如历史学科,不论分析历史事件还是历史人物都要遵循实事求是和一分为二的原则。政治学科在分析国家与国家关系的时候不能丢掉“利益”两个字。回答人文地理问题时总要考虑人地关系等等。理科的物理更为典型,就是分析所有问题时,都是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状态与过程、找到力与运动功与能的关系。在二轮复习时一定要把一轮复习中的“一”找到,在处理任何问题时都要“贯”这个“一”。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才能看清问题本质,解答问题时才能做到“一”统天下游刃有余。

三、叩其两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这四个字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个方面是告诉老师答疑的方法。解答学生疑问时,首先在学生面前表现要谦虚,以便于下一步的启发,让学生感受到是在和老师一起探讨问题,学生也就非常虔诚的求问索答。然后再对学生所不了解的问题逐步进行刨根问底,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直到老师弄明白学生哪里不理解而学生也恍然大悟为止。这样不但把疑问解决了,还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另一个方面是告诉老师,在复习中所谓“叩其两端”就是抓住考题和考生,即命题者可能考什么?学生还在何处有问题?把这两个方面解决了,二轮复习就一定是高效率的。

总之,中高考二轮复习如果能够坚持“由博返约、一以贯之、叩其两端”这三句话十二个字,二轮复习就一定能够达到高效率取得好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