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張彪、黎元洪、王占元和蕭耀南,誰對湖北貢獻更大?

一,清末,湖南湖北一直就是張之洞的地盤。

張之洞、張彪、黎元洪、王佔元和蕭耀南,誰對湖北貢獻更大?

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平漢鐵路等等大工程都是張之洞的手筆,他創辦的自強學堂後來成為武漢大學、湖北農務學堂後來成為華中農業大學、湖北工藝學堂發展成為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所以,對湖北貢獻最大的近代人物,毫無疑問是張之洞。

張之洞之後出現的湖北軍閥,基本都是張之洞創辦的新軍演變而來。

張之洞是河北南皮人,張之洞離開湖北後,湖北的新軍掌握在山西人張彪手裡。

二,張彪這個人,用12個字評價就是“忠君愛國、保家衛國、不打內戰”。

張之洞、張彪、黎元洪、王佔元和蕭耀南,誰對湖北貢獻更大?

張彪是典型的清朝遺臣,辛亥革命後,張彪失去權力逃往天津,一直是復興清朝的重要勢力。溥儀被驅逐後,張彪收留了他。孫中山北上參加和談,他也熱情接待。

作為黎元洪的老上司,張彪多次受邀擔任湖北軍政府都督,張彪不願意和革命黨共舞,只得了一個“中將”軍銜。

辛亥革命時,張彪不願意打內戰,他宣稱“我雖是滿清將官,去也是漢人,自己人不打自己人”。這算是南北和談的最早的聲音。

張彪,是典型的張之洞自強軍群體代表,這樣的愛國軍人,是做不了軍閥的。

三,黎元洪是張彪的同僚,屬於想做軍閥去做不來。

張之洞、張彪、黎元洪、王佔元和蕭耀南,誰對湖北貢獻更大?

黎元洪原先是天津水師學堂的畢業生,30歲在甲午戰爭中九死一生逃回來。張之洞收留他,讓他參與了自己的自強軍。

辛亥革命時,黎元洪被起義將士從桌子底下拉出來,槍頂著被迫參加革命。當然這件事不能說黎元洪很慫,沒骨氣,這是清朝舊官員的一貫態度——兩面派。被迫參加革命,一旦革命失敗,還有退路可走。

黎元洪是湖北本地人,最有機會割據武漢當軍閥。辛亥革命後,他一直為此努力著。黎元洪在孫中山和袁世凱的南北和談中,充當和事佬,卻沒想到孫中山一退位,袁世凱就集中力量對付黎元洪了。

黎元洪和袁世凱合夥殺掉了革命黨人張振武,一面讓黎元洪牢牢掌握湖北,另一方面也遭到了革命黨人的敵視。

黎元洪入京擔任副總統,袁世凱再也沒讓他走。不如黎元洪的蔡鍔逃走後還當了四川督軍,黎元洪只能當個沒實權的總統。

四,北洋軍閥王佔元,在黎元洪離開後掌握了湖北軍政大權。王佔元執掌湖北大權七年之久,是名副其實的“湖北王”。

張之洞、張彪、黎元洪、王佔元和蕭耀南,誰對湖北貢獻更大?

王佔元是民國舊軍閥的典型代表,貪婪財物,殘忍嗜殺,擅長搜刮民財。當時的人估計,王佔元身家三千萬大洋,實現了北洋軍閥“升官發財”夢想。

王佔元是河北人,袁世凱當總統後,王佔元擔任陸軍第二師師長,是名副其實的北洋實力派。二次革命時,王佔元充當鎮壓國民黨的急先鋒,勝利的果實就是成為湖北王。

王佔元佔據湖北7年多,大部分時間是參與南北混戰,為自己撈取政治資,同時在湖北刮地三尺,大肆搜刮民財。

五,蕭耀南是黎元洪同鄉,湖北人,吳佩孚趕走王佔元后,讓蕭耀南當了湖北督軍。王佔元的得力干將孫傳芳,被趕到江西福建,居然成了五省聯軍統帥東南王。

張之洞、張彪、黎元洪、王佔元和蕭耀南,誰對湖北貢獻更大?

蕭耀南是北洋大佬曹琨的親信,直皖戰爭中蕭耀南一個旅打敗皖系一個師,是北洋軍新一代的佼佼者。

湖南軍閥趙恆錫與王佔元大戰,曹琨吳佩孚派蕭耀南援助湖北。可是援軍聲稱“援助湖北,但不援助王佔元”,王佔元之後灰溜溜辭職。

蕭耀南是北洋軍閥中的一個特殊角色,他和黎元洪有同鄉之誼,於曹琨更是鐵桿親信,對吳佩孚更是惺惺相惜的莫逆之交。

蕭耀南的湖北王生涯,與王佔元完全不同,王佔元為人刻薄,後來鬧得人人喊打。蕭耀南卻學黎元洪當菩薩,當年的北洋軍閥,不管老人新人,在位在野全部養起來,八面玲瓏的蕭耀南,讓湖北得到了難得的和平時期。

在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裡,蕭耀南是三省巡閱使,楊立仁刺殺他不成,逼他和弟弟都南下廣州走進黃埔軍校。蕭耀南算是這部劇裡為數不多的北洋大佬之一。

民國時期,算得上湖北王的,也就是王佔元和蕭耀南。可是真正有貢獻的,還是清末總督張之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