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税起征点操心的人们,已经在被社会抛弃中……


网上关于个税起征点提高——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的新闻牵动了不少上班族的神经。但在阶层日益分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无论是月薪过万(数万)的白领,还是年薪百万的金领,都不会为个税起征点的提高欢欣鼓舞。个税起征点提高,谁最高兴?低收入人群。所以,与其关注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能减多少税的媒体虚假狂欢,不如严肃讨论一下如何让我们的薪酬从3500元上涨到35000元,前者属于存量的分配,后者才是增量的扩张,显然后一个话题更有意义与价值。

为个税起征点操心的人们,已经在被社会抛弃中……

前不久,80后女孩,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的新闻制造了一篇争议极大的网络爆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不去讨论这篇文章观点是否有益身心健康,但它同样揭示了本文开篇提及的社会现实——当不少年轻人还在为柴米油盐、房贷、车贷烦心的时候,你的同龄人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篇鼓吹快速致富的文章,那就要让你失望了!我最喜欢的一句鸡汤文是,世上肯定有捷径可走,但只属于勤奋的人。当然在现代这个非线性、非对称的“乌卡时代”,要取得成功,光靠勤奋显然是不够的。

如果你一定要有一个成功方程式才肯罢休,我会果断的把稻盛和夫先生的“成功方程式”送给你——人生、事业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稻盛和夫先生先后创办两家世界五百强公司——京都陶瓷和KDDI,并且成功挽救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日本航空,作为日本经营哲学的传承者与缔造者,他本人最为反对急功近利的鸡汤成功学。

为个税起征点操心的人们,已经在被社会抛弃中……

无独有偶,网上流传过李嘉诚说过的一段话:

付出就想马上有回报,适合做钟点工;

期望能按月得到报酬,适合做打工族;

耐心按年度领取收入,是职业经理人;

能耐心等待三到五年,适合当投资家;

用一生的眼光去权衡,你才是人生赢家。

大道理听了很多,关键问题是,究竟什么才是实现财务自由的最优路径。又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这个时代“工作只决定你的身份,投资才决定你的收益”。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投资下一代;改革开放初期,投资五花八门各种生意的个体户已然成了土豪;90年代以来,抓住互联网浪潮的“外星人们”更是成为掌控整个社会的“底层运营商”;最近十几年来,投资房地产的人在举国叫骂声中,赚了盆满钵满……

为个税起征点操心的人们,已经在被社会抛弃中……

投资领域最正确的一句话就是“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即便是股神巴菲特,这么多年来总体年化收益率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几。所以只有骗子才会传授你“只赢不输”的四字心法,今天我们要谈得投资四字心法是——“折现”与“复利”。

——“折现”,说白了就是把未来的收益拿到今天来用。及时行乐是人性使然,可以归结为我们的基因遗传,大多数人没成功就是因为抵抗不了当下的诱惑。试想,原始人每天朝不保夕,随时面对自然灾害与蛇虫猛兽,寿命短得可怜,他怎么会考虑未来的长远规划呢?当然是过好每一天最实际。就算有一个整天盘算着如何投资未来的原始人,也不会有基因能传下来,早早就饿死了。

——“复利”,本身没什么复杂的,关键一点是要和时间做朋友,依靠时间的力量完成人生的成功。当下细微的差距一旦放在时间的长河里,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洛克菲勒就是靠使用复利的计算方式,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商业的逻辑。

陈春花说过这么一段话,“有一段时间有很多人问我能不能给年轻人一些建议,我说「我不敢给」。因为现在年轻人拥有的东西比我们多,无论他们的视野、知识,他们对很多东西的掌握速度,他们对世事的看法,都比我们强。我现在给自己的要求是向年轻人学习。……如果一定要给,我会给年轻人一个建议,就是要「耐得住」。所有的东西都需要时间的付出,请给自己一点时间,给企业一点时间,甚至给你所在的周边一点时间,这是我唯一给的建议,其他我只能向年轻人学习。”


大家有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相关内容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