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迎來生死考驗 特立獨行的ofo將何去何從?

在共享經濟氾濫的年代,共享單車就如雨後春筍般瞬間噴湧而出。然而好景不長,才沒多久,共享單車的態勢就從如日中天走向了日薄西山。就連共享單車的巨頭ofo和摩拜都難逃這樣的命運,最終摩拜單車選被美團收購,而ofo卻依舊特立獨行要獨立運營。然而最近一連串的事件,讓孤軍奮戰的ofo更加的風雨飄搖,動盪不安。

共享單車迎來生死考驗 特立獨行的ofo將何去何從?

據廈門中小平臺瞭解,6月11日,摩拜單車宣佈在全國百城開啟新老用戶全面免押,且無任何條件限制,無需信用分。然而在摩拜單車宣佈加入免押大軍的時候,最早實行信用免押的ofo卻意外的宣佈全面取消推行一年之久的信用免押金政策。

沒有免押金的用戶會被提醒需要交納95元買月卡,或者交納199元押金才能順利騎行,這不禁讓不少用戶大呼吃驚,畢竟摩拜花5元就可以暢騎3個月,而ofo的月卡就要95塊。

而且,很快的ofo上線了一套自行開發的信用體系,當前信用體系滿分為600分,新用戶註冊之後獲得270分,每次正常履行記錄、安全騎行會提升信用水平,假報修、騎行到運營區外等行為會降低信用水平。

不僅如此,ofo的收費也開始調價了,據有用戶反映,自己才騎了3分鐘,小黃車行車距離0.56公里,行程費用就被扣了2元。

共享單車迎來生死考驗 特立獨行的ofo將何去何從?

針對於此,ofo給出的解釋是ofo近期在收費標準上做出了調整,在太原、鄭州、昆明、西安等城市區域採用起步價+時長費+里程費的計費標準。

無論是取消信用免押金並加大充值力度還是收費標準的調整,都可以看出,ofo對盈利的渴望。

在此前,ofo深陷資金鍊緊張、大規模裁員等風波中,然而ofo很快就做出了回應,並表示ofo各項業務進展順利,目前營收已經超過一億元,同時在國內100餘座城市也實現了盈利。

Ofo的是否真的開始盈利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共享單車誕生3年多以來,從百花齊放到現在的寒風凜冽,那些曾經幻想的共享藍圖至少到現在還沒有實現。

共享單車迎來生死考驗 特立獨行的ofo將何去何從?

小鳴單車破產清算、摩拜被美團收購、阿里加碼哈羅單車、ofo選擇獨立運營等等,共享單車已經進入了全面的洗牌階段。對於共享單車來說,這是一個生死考驗的時刻。

戰場上從來不缺勇往直前的鬥士,ofo若能夠造血,控制好成本,未必要歸屬哪家巨頭,尋求獨立發展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面對已有的重重阻礙,選擇獨立運營的ofo真的能捱到共享單車的下一個春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