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第一男旦——月明珠

評劇第一男旦——月明珠

一、

任善豐,字久恆,藝名月明珠, 乳名圍柱, 光緒二十四年 ( 1898年) 出生在灤州 ( 今灤南縣程莊鎮) 胡家坡村的一個蓮花落世家。父親任連會是對口、折出時期的著名編劇和演員, 被譽為評劇的發軔者。長兄任善慶為評劇第一任鼓師, 三弟任善年、四弟任善為評劇小生、老旦行為的形成做出了很大貢獻,妹妹任秀清也是著名的評劇演員。任善豐從藝期間正是評劇的成熟發展時期, 他首演了成兆才所創作的大部分劇本, 所塑造的幾十個不同的旦角形象一直延續到現在, 被評劇界奉為圭臬。

任善豐長相俊美、身材苗條、機靈聰穎、記憶超群。5歲時就和小朋友們到鄰村演唱蓮花落、扭秧歌,

掙回了半袋子乾糧, 令父親任連會刮目相看。此後 ,便開始對他刻意培養, 精心呵護, 強化基本功 訓練 。任善豐模仿能力極強, 反映機敏, 一點就透, 9歲時就隨父兄沿村獻藝, 因唱做俱佳, 被村人譽

為“小春童”, 名滿鄉里, 童年趣事至今仍被村人津津樂道。

一次, 圍柱和小夥伴們在鄰村剛剛唱完一段蓮花落, 父親任連會為了檢驗一下兒子的臨場發揮, 佯裝不識, 在一陣掌聲中突然入場, 仔細端詳著圍柱發問:“唱得這麼好, 哪個村的? ”圍柱不慌不忙地 回答 :“胡家坡的! ” “胡家坡的? 我咋不認識你, 你叫啥名字? ” “我還不認識你呢! 我姓任, 名善豐,小名圍柱。行不更名, 坐不改姓! ”任連會仍緊追不放, 接著又問: “黑間 ( 夜間 ) 你跟哪睡覺? “我跟我媽唄! ” “你跟你媽睡覺, 我也跟你媽睡覺, 咋就沒看到你呢?”觀眾一聽, 覺得這玩笑開得有點過火了, 這不是成心難為這孩子嗎? 圍柱卻鎮定自若, 不慌不忙地答道: “準是我媽先把我哄睡了, 再跟你睡唄咧。”觀眾對爺兒倆的即興表演報以熱烈的掌聲。

1907年冬天, 年僅9歲的任善豐隨父親任連會及長兄任善慶參加了吳家坨聚會, 商議戲藝改革。老藝人們見他機靈俊美, 甚是招人喜愛, 就讓他唱一段蓮花落, 眾人聽後, 個個豎起拇指, 連連誇讚他是一棵好苗子。成兆才同任連會商量說:“要吃飯一窩蛋, 就讓圍柱學旦角吧! ” 隨後拜張志廣 ( 藝名大娘兒們) 、 張德禮(藝名海里蹦) 為師,並認張德禮為義父。圍柱聰慧好學, 在老藝人們眾星捧月般的培養下, 短期內就進入角色, 其進步之快令眾藝人感到驚訝。

初次在鄉下演出 《感親孝祖》時, 他便以飾趙松花之女貴蓮開始嶄露頭角, 其字正腔圓、感情真摯的表演, 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和全體戲班人員的矚目。

1913年底, 主演金菊花因待遇問題負氣出走, 去了哈爾濱。主演的出走, 對戲班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也是對以成兆才為首的老藝人們一次嚴峻的考驗。戲班何去何從? 在此緊要關頭,成兆才堅定而又感慨地說: “主演走了, 我們就拿圍柱當月明珠吧! ” “月明珠”取 “夜明珠”之意, 藝人們希望任善豐能挑起大梁, 做一顆發光的夜明珠, 引領大家度過漫漫的黑夜, 迎來黎明的曙光。

任善豐果然不負眾望, 1914年在唐山永盛茶園首演了成兆才按改革思路修改的 《馬寡婦開店》、 《花為媒》、 《賣油郎獨佔花魁》等一批劇目。他的表演既遵循戲曲程式, 又不落窠臼, 著重突出現實生活中的純樸人性, 塑造了有血有肉的豐滿人物形象。其開創性的表演, 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一顆落子新星在唐山冉冉升起。


評劇第一男旦——月明珠

二、

月明珠不僅唱腔優美、扮相俏麗, 而且思維敏捷,吹拉彈唱皆能, 堪稱評劇界的全才。

1914年初, 重組後的戲班更名為慶春班, 改革後的新戲以 “平腔梆子戲” 命名, 開始到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直隸省會天津演出。任善豐在宣傳海報中開始使用藝名 “月明珠”, 成為名副其實的主演。在天津他主演了《劉翠屏哭井》、《胭脂判》、 《花園招親》、《父子巧姻緣》等劇目, 受到了天津觀眾的空前歡迎,慶春班洗刷掉了過去被驅逐的恥辱, 演員們以自己的實力在天津演藝界佔領了一席之地。

1915年慶春班再次赴津, 17歲的月明珠以《開店》、《開嗙》、《花為媒》、《因果報應》、《佔花

魁》, 在天津宴樂茶園唱紅, 觀眾以此和京劇大師劉鴻聲演出的 “三斬一碰”(《斬經堂》、《斬子》、《斬馬謖》、 《託兆碰碑》) 相媲美,都說: “劉鴻聲的 ‘三斬一碰’也碰不過月明珠了! ”池座由3個銅子迅速飆升至10個銅子, 月明珠在天津的演出, 驚動了京劇大師梅蘭芳、劉鴻聲, 他倆觀看了月明珠主演的 《杜十娘》後, 大加讚賞, 認為唐山落子大有前途。

《馬寡婦開店》是月明珠的起家戲, 他塑造的馬寡婦形象得到了觀眾普遍認可。特別是在馬寡婦見到狄仁傑後, 勾起她的傷心往事, 並引起她的愛慕之情,繼之把她不甘寡居要與狄仁傑喜結良緣的心理意念,一層層向前推進發展, 進而表現得淋漓盡致。他把馬寡婦表演得莊重大方, 沒有絲毫的低級下流、色情放蕩的動作和語言。一邊用手帕遮著臉, 一邊傾吐對狄仁傑的愛慕及願成婚配之情, 表現了馬寡婦既羞愧、又中肯且大膽的情狀, 所以, 觀眾看了不僅不厭煩,反而很同情馬寡婦。這也是該戲流傳至今、成為評劇的八大傳統劇目的魅力所在。

1915年到1917年, 慶春班利用便捷的水路———煤河, 頻繁往來於唐、津之間, 把平腔梆子戲推向了巔峰。月明珠不但能演戲, 而且還能編寫劇本。1917年夏天, 戲班在放麥收農忙假之前, 月明珠手拿一本《桃花庵》(也叫《玉蜻蜓》)的蓮花落唱本, 找到成兆才說: “三叔,這本《桃花庵》內容不錯,您看能不能把它編成落子戲?”成兆才看了一眼,心不在焉地說: “這個我看過, 眼下沒工夫! ”

月明珠見成兆才不想編, 便說: “三叔, 您若是沒空兒, 放假時我在家裡學著編編你看行嗎?”成兆才在這個問題上小看了月明珠, 便說: “你把編劇本看得這麼容易,這可不是吹糖人! ”並開玩笑地說: “你若是編出這部戲來, 我就拜你為師! ”月明珠回家後, 下定了編好這出戏的決心, 他反覆琢磨, 在睡前飯後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詳細構思劇中情節, 廢寢忘食、苦思冥想, 在父親的指導下, 經十幾天的時間, 終於完成了大型評劇《桃花庵》。麥收過後, 月明珠便把自己編的《桃花庵》交給成兆才看, 成兆才看後很是讚賞, 並立即投入排練, 讓月明珠擔任主演陳妙嬋, 自己扮演劇中的瞎子。此劇在永盛茶園連演半月, 座無虛席, 後成為評劇八大傳統劇目之一。

月明珠還豐富發展了 “反調”。在《悍婦傳法》一劇中, 他飾演曹氏, 有在陰曹地府中的一段唱。月明珠感到此時用快板和一般的板頭都不合適, 不足於渲染地府中的陰森、恐怖的氣氛。他想起了張志廣的低腔以及師弟張貴學患嗓疾時所用的低調慢板, 結合自己的嗓音特點, 又借鑑了京劇反二簧別於正二簧的某些特點, 最終完成了落子 “正調”的 “反調”。後經喜彩蓮等人的發展, “反調”更加悠揚婉轉抒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