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爲何把女兒嫁給林如海?原來他才是紅樓里的花樣美男

中國的戲曲小說,有不少作品是以男主角的科舉高中為結局。因為,隋唐以來,科舉成了讀書人主要的,甚至可以說是惟一的出路,所以戲曲小說作這樣的處理,是並不奇怪的。但是,這種處理中卻出現一種有趣的現象:

戲曲中的男主角,以考中狀元的為多,如《西廂記》的張生,《牡丹亭》的柳夢梅,最後都是狀元及第。而小說中的男主角或重要人物,有不少是最後考中探花,如《兒女英雄傳》的安驥,《平山冷燕》的平如衡,都是探花及第。戲曲小說的男主角,絕少有中榜眼的。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也曾中過探花。

賈母為何把女兒嫁給林如海?原來他才是紅樓裡的花樣美男

在科舉制度下,狀元是每三年(初期是每年)一考的一甲第一名進士,中狀元當然是榮耀之至。可是,探花(在南宋後是一甲第三名)卻享有特殊的榮譽。在科舉制度推行的初期,各種規定還不像南宋以後特別是明清時代那樣嚴密。在唐代,探花還不是一甲第三名進士的專稱,而是一種特殊的榮譽。

賈母為何把女兒嫁給林如海?原來他才是紅樓裡的花樣美男

據李淖《秦中歲時記》說:唐代進士科考試揭曉後,這一科的新進士在曲江的杏園初會,舉行“探花宴”。推選新進士中兩名年輕英俊的為“探花使”,遍遊長安的名園,折取名花。如果他人先折得名花,則這兩名探花使便要被罰。在這種情況下,狀元可以有中年人或老頭子,而探花使則必須是英俊的年輕人。因此,“探花使”往往比狀元公還要吃香。

古代還有過這樣的記載:北宋李昭遘(即《太平御覽》、《太平廣記》等書的主編李昉的孫子)十八歲中進士,他的兒子、孫子中進士也都未過十八歲。三代都曾為“探花郎”,被傳為佳話。南宋以後,探花才成為一甲第三名進士的專稱,但探花郎卻一直為士子所豔稱。

賈母為何把女兒嫁給林如海?原來他才是紅樓裡的花樣美男

87版紅樓夢林如海

曹雪芹寫《紅樓夢》,給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以探花這樣一個特殊的頭銜,也許是有其用意的。在大觀園這個女兒王國中,林黛玉是作為“才”的代表,以與薛寶釵這個“德”的代表相對應。

林黛玉的詩歌創作活動,無論是詩社中的分題,還是個人的書懷,都表現出不同凡響。特別是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十二首吟詠菊花的詩作中,《詠菊》第一,《問菊》第二,《菊夢》第三,恰都是林黛玉之作。這一回書中,以林黛玉的三作擅場,正是集中地描寫她的詩才。在日常生活中,林黛玉的氣質格調、趣味愛好、行動談吐,乃至輕信幼稚,等等,都無不說明她是在一個世代書香的家庭環境中經歷童年教養。

她不像薛寶釵那樣洞明人間的種種複雜關係,更不像薛寶釵那樣善於處理這種關係,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她童年所接受的是書香家庭的薰陶,而薛寶釵則是一個皇商家庭教養出來的。這樣看來,曹雪芹寫林如海年輕時探花及第,好像是漫不經意,其實也是照應全書的。《紅樓夢》中,可以說沒有一般的閒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