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专业直罗锅

一、“格物”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一般都与“致知”关联,即“格物致知”。而朱熹理学的“格物致知”,与王阳明心学的“格物致知”又有所区别。


朱熹的“格物致知”,“格”是探究的意思,“物”是万事万物,包括意识的和物质的。“致”是求得、获得的意思,“知”是知识。简而言之,朱熹的“格物致知”就是探究事物获得知识。“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朱熹认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格”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归于正。心以外没有“物”。“致”是停止、实现的意思,“知”则是良知。简而言之,人能“为善去恶”就是“格物功夫”。“物格”而后“知致”,“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王阳明的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皆纯属内省的功夫。“格物”而后“知致”,“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知孝;见兄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总而言之,朱熹式的“格物致知”重在通过各种方式(实践或书本知识)探究一切事物的道理。通过格具体的物,了解抽象的理。



王阳明也曾学习过朱熹的“格物”,从“格竹子”开始,不但一无所获,还因体力不支,昏倒在地,以失败告终。反省后,王阳明确信朱熹的“格物致知”有问题。“龙场悟道”实际上是王阳明对朱熹式“格物致知”的重新解析。


朱熹理学的“格物致知”与王阳明心学的“格物致知”引申出了各自重要的观点,即“性即理”与“心即理”。


下面我们再通过两个实例比较一下朱熹理学的“格物致知”,与王阳明心学的“格物致知”的区别。


1.关于孝顺父母。


朱熹式的“格物致知”认为,孝顺父母是个复杂的活,我们必须先学习孝顺父母的各种知识,得出一套理论,然后再开始孝顺父母。


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则认为,孝顺父母这件事,我们只要端正态度,良知就会指引我们去孝顺父母,不必向外学习。


2.对美食的态度。


朱熹式的“格物致知”对美食的态度:这个美食看起来很诱人,我得学会怎么做才行。我要查询相关APP、菜谱,学习如何做这种美食。


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对美食的态度则是,哇,这个看起来棒极了,先试下再说。



二、“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知”是“良知”,“行”就是认真地去做一件事。


知行的关系,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知”的真切笃实就是“行”,“行”的明察精觉就是“知”。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只学不行就不是真的“知”,而只行不学就不是真的“行”。“知”、“行”必须是合一的。


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是每个人的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我们只要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会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有书共读

“格物”与“知行合一”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只是说明这两个词语的表面意思,当然是很简单的。可是,提问题者的意思,显然并不在此。他提问的本意,肯定是想弄懂这两个词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蕴含的意思。这要讲明白,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格物,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最基本的观点。此二者,此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格物,是《大学》中提出的概念,所以,要明白格物的意思,必须要对《大学》的内容,有个简单的了解。《大学》是什么意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中提出的大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明德,亲民,使自己的人格达到最善最美的境界。这就是《大学》所谓的三纲,也就是三个重点,而要实现这三个目标,需要,八个步骤,称为八目,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把所谓的学问,分为大学和小学,大学其实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小学学的是文字训诂,说白了就是认识字。大学就是讨论人生大道的。大学和小学只是分科不同,并不代表学问低,比如章太炎就是治小学的,也是国学大师。

格物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我们先抛开朱熹与王阳明的解释不谈,先从文字学与就是小学的角度上,谈谈点自己的看法。在格物这个词中,物的意思,不需要解释,大家都知道,那么,下来应该了解一下格字的意思。它的义项很多,比如方格,格子,格斗,格开等。而《新华字典》解释,格物的格,是推究的意思。而且在儒家的经典中,也有“即物穷理”的说法。也就是说,格有亲密接触,零距离接触的意思。本子上的方格,把相邻的两个空间格开,但是这两个格子是连在一起的。格斗中,你把别人的拳头格开,两个人之间,也是要有接触的。所以,格物,就是即物,就是靠近物,并推究物的道理。

这什么后来格物,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闹的很不清楚呢。是因为中国传统哲学中,把事和物放在一起研究。事是形而上的,物是形而下的范畴,放在一起研究,一起下结论,就不是那么容易理理解了。因为,物是有形有质的,而事是无影无形的。苏东坡不是说么,人是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所以,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去观照中国传统哲学,就会发现哲学的研究,是分两个层面,一个是现实的层面,一个是意识的层面。中国的哲学,在发育中,是很早熟的。它在成形之初,就抛开了物质的层面,直接进入到意识的层面中去了。就以格物而论,就是研究事物,若研究的是物,就进入了自然科学领域。若研究的是事,就进入社会科学的领域。就以儒家思想来说,因为他的关注点,在于君子,在于社会领导者,所以,他只对社会科学感兴趣,对自然科学不感兴趣。

《论语》中就有一个事情能说明这个问题: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儒家对自然科学方面,是不太感兴趣的。所以,传统中国社会里,农工的技能,是在民间传承的。也就是说,自然科学方面,是由民间主导的。而社会科学方面,是受官方主导的。这就造成了哲学的两个翅膀一个硬,一个软。

说完了格物,下面再说“知行合一”。这是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知行合一,说起来,也很简单。是说,认识和行动实际是一会事。这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是讨论知与行的关系。在《大学》的八目之一,先说格物,后跟致知。《大学》虽然不是着眼于认识论,展开论述。但这个次序排列。很容易给人一个,格物在先,致知在后的印象。朱熹的理学观点,大体上也是这样。王阳明的时代,理学是主流的意识形态,是官方统治思想。但这个官方的统治思想,肯定是出了问题的。王阳明的志向,就是建立一种不同于理学的新的哲学框架。这就必须打破朱熹的框架,另起炉灶。但做为儒家,新的理伦建构,必须在经典的框架之内。这就是王阳明格竹子的原因。因为他可以和朱熹不同。但是,他不可能打破《大学》与《中庸》的框架。

王阳明格竹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他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是我上边所说的儒家的重社会轻自然的特点所决定的。王阳明格竹子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他是为了人间大道而进行的。竹子里边会有什么人生大道呢?失败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王阳明的失败,不代表儒家认识世界的途径有问题。格物在本质上,也不是盘腿坐在竹子面前,盘腿打坐,苦思冥想,就能称为格物了。格物是应该与物做零距离接触的。比如格竹子,就是和竹子打交道,可以栽种竹子,可以砍伐竹子。都可以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比如,竹笋可以吃。竹子可以编筐编席。这一切,都是竹子之理。但这些理,不是王阳明想要的。他要的东西,是一种形而上的人间大道。所以,他的格竹子,与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道的意思大体相类。所不同的是,佛祖悟了,而王阳明在竹林之下没悟。他的开悟,要等到贵州的龙场之后。所谓龙场证道。在证道的过程中,龙场也好,竹子也好,都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王阳明自身的人生经历。

总结一下,格物,就是通过对研究,明白事物中包含的道理。

知行合一,就是认识和行动是一会事,认识决定行为,行为又加深认识。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王阳明自己的描述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去恶从善是格物。


七月流火140400643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通俗的讲法是格除物欲致良知,这里的良知不是良心,可以理解为优良、良好的认知。把你内心正确、良好的认知和行为或者行动结合起来。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有什么难度?心里知道然后就去做嘛。

但我们应该知道,知易行难。身处俗世中,欲求万端、盘根错节、孽念滋生,就如同一泓清澈见底的清泉,一眼看去,自然通透明了;但种种杂念掺合其中,浑浊不堪,你哪里还看得清,找的回真正的自己?找的到良好的认知?

即便你有了一些想法,你也不敢确定这就是最好的,更不敢确定照此坚决实施后的后果。以至于瞻首顾尾,犹豫不决,煎熬不已。



比如说,一个政治家要施行一项政策,他的立意是好的,为了让百姓生活更富足,但他会面对很多阻力:第一是既得利益者,不想求变,因为变化就是隐患,不变才能维持;

第二可能就是受益者,既得利益者必然挑拨、煽动受益者,而受益者也无法确定这个政策是否真的会带来好处,毕竟未知的东西都让人恐惧;


第三是执行者,执行过程错误理解,或者故意错误解释,或者借故中饱私囊,执行走样……如果这个政治家是一个俗人,他就会被眼前的这一团浑浊迷惑,顾及自我名誉、利益、情感而放弃。更有甚者,会对自己的政策产生怀疑而放弃。

但倘若这个政治家是一个圣人,能够做到知行合一,他首先要知:一眼看到政策执行过程和结果,眼前乱云飞渡其实只是插曲,对他不会造成无法承受的压力,他便会勇于担当,果断处置,坚决实施,最后达成自己的良好愿景。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那就是格物致知。每天静虑,革除内心的那些虚华的欲望,发现良知。如果能够悟透生命的意义,人生一切妄念都毫无意义,一切物质的欲望都不过是在为自我设限,增添枷锁。一切的境遇都不值得逃避和恐惧。如果通过静虑,思想沉渣日少,看世界就会更加通透,就越接近本我,放弃自我,看到的、留下的就是良知,不为外物干扰,就能够正确行事,知而能行也。


谢金澎

格物致知指,研究物质的规律到极致,提炼出知识。题外话,事实上,物质的规律就是化学和物理,但没有数学去作统一解释,一切都是没有用的。

知行合一,指的是,学了很多知识(从我个人角度,特指儒家的礼),如果在实践中表演,学了等于白学。他其实暗指儒家的虚伪,明代时儒学倡盛,儒学教育小孩要学圣人之道,学尧舜禹汤。学孔孟之道,忠孝仁义,忠君爱国,说人性本善,圣人之道在内。原话是文成公“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求之于外误”

可是当时皇帝昏瞆,大太监刘瑾把持朝政,横暴专权,排斥忠良,贪污腐化,惑乱朝纲,许多儒家仁义之士,上疏弹赅他,像谢迁,刘健,戴铣等,或被迫去职还乡,或被逮捕下狱问罪。还有像儒家大学士焦芳等人却投靠刘瑾,助纣为虐。王守仁(王阳明)上疏论救,给果触怒刘瑾,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途中还派刺客刺杀于他。王阳明很苦恼!你说学圣人之道,人性本善,忠孝仁义,朝中为什么还有儒家学士要帮助刘瑾这个大奸臣?

所以,最后王阴阳想出,人之良知、人性,不在内,也不在外,是吾性自足,是生下来,逐渐培养起来。原话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用求诸外物”,“心即理,如此真心诚意爱父母即是孝,真心诚意爱国即是忠,至此以往,无非如此。”

当时,法国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也知道中国的事情,他这样写道:“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的国家被一群强盗统治着,他们的人听天由命,听任强盗宰割。这个民族中的人有学问,但却胆小伪善,又讲仁义道德。他们有礼貌,态度殷勤,举止灵活,却狡猾奸诈,老于世故。他们把一切道德义务看做礼节仪式,只知道施礼和表演,却不知道什么是人性!”

我想王守仁先生也看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精英的一些现象,善于表演,懂得配合,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良知,无人性,从而作出的自己的改良儒学——阳明心学。

但其实他不知道,儒家从根源上就是有缺陷的!春秋战国,孔子提出的仁义道德,忠孝,是建立在“人人生而不平等”的基础上,你们看孔子讲话的原文《论语》三版本《鲁论》《齐论》《老论》,里面有讲人人平等吗?他所谓的君子和小人是相对于忠臣爱国和损人利己的区别,他叫你忠于国家忠于君主,有君必有臣,君臣是平等的吗?父子是平等的吗?夫妻是平等的吗?都是不平等的!所以孔子的理论从根源上是有缺陷的。没有平等怎么会有民主,法制,怎么会有强者犯法与庶民同罪?

因此,这种儒学的改良——心学,实在迫不得已自证清白的良知学问。王阳明是在途中去世的,去世前说了一句“吾心光明”,说明他既不敢违上,说君的不是,又看不得朝中小人污蔑他的心学,只好自怨自怜,说了一句“吾心光明”,算是向学生和世人作了交待,可惜的是嘉靖皇帝还不放过他,听到他的死了,下诏竟说,宸濠之变,阳明等“移檄举兵,仗义讨贼,元恶就擒,功固可录,但兵无节制,奏捷夸张”,简直是罪浮于功了,并说,阳明的伯爵本该追夺,只因此爵系先朝所封,故格外优容,免于追夺,但也必须加以限制,其伯爵“只给终身”(即不许世袭,身死则爵除),至于其殁后恤典,“俱不准给”。

嘉靖对他为何如此苛刻寡恩呢?

这缘于阳明讲学。阳明自正德晚年以来,提倡“心学”,学者踊跃,引起朝廷执政大臣的反感。早在嘉靖初年,给事中章侨就上疏说:“三代以下正学,莫如朱熹,近有聪明才智,倡异学以号召,天下好高务名者,靡然宗之”,请求“痛为禁革”。章侨说的“聪明才智(之士)”,就是王阳明。于是朝廷下诏申禁。这是杨廷和主政时之事。

当世宗通过“大礼议”(是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对抗,朱厚熜他是藩王之子,他想当皇帝必须认上代皇帝朱厚照为父,他不肯,跟朝中的程朱理学派大臣起了冲突,廷杖不少大臣…后来靠着阳明心学派大臣,才大胜)全面掌权后,却对心学非常反感。心学与佛教禅学颇为相通,世宗曾密谕大学士杨一清说:“(阳明之学)崇事禅学,好尚鬼异,尤非圣门之士,是可问乎?弗问乎?”表达了要加以干预的态度。而辅臣杨一清、议礼重臣桂萼等都认为阳明之学“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生传习,附和学术”为“可恶”。也就是说,世宗君臣对王阳明都是怀有极深的成见的。

世宗迫于朝臣的推荐,他也需要有一个像王阳明这样具有才能的官员替他处理烦难的边疆之事,但他胸中横着一个极大的成见,则难免事事不合,故阳明虽立功而不能减其“罪”矣!

阳明一生际遇,可谓多难!然反而思之,若阳明宦途顺遂,仕进无忧,哪里还会有心学问世?一个人思想的成熟,恰恰是人生不幸淬炼、磨砺的结果。人生就像一根跷跷板,它的常态就是此起彼伏,人非雕塑,岂可泥而不动?


微笑的柏拉图图

格物

《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格物有两解,具体来说就是格物致知和致知格物的区别。虽然看起来只是顺序变了,但是意思却变了很多。

首先,朱熹讲格物致知,把格物解释为研究事物道理。这和他关于理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具体讲理是具有超越性的事物的本源和根据。但是朱熹强调理一分殊,事事有理,人亦有来自理的道心,只是人自己不能认识到自己本来就有的道心。朱熹认为修养的最终目的自然是认识天理,而人又不能直接认识到本就有的理。所以,他提出通过格物,也就是研究事物中包含的理,日积月累,启发内心的理,以达到对理的认识。


总的来说,他的格物说,工夫的目的是认识理,最后的归宿还是回到内在上,但是方式还是侧重外求的。所以,是先格物后致知。致知,就是得到天理。

致知格物呢,则是王阳明提出的。可以理解为先致知后格物,但是王阳明的格物与朱熹是有区别的。王阳明把格解释为正,也就是正物。朱熹的格物则是研究事物之理。致知格物,说来也就是先致得良知,这良知即是理,用这样的良知去待人接物。


具体讲,阳明先生讲心即理,心外无理。心,涵盖了天下之理,除此之外别无理可求。当然,这样的心并不是人的私欲之心,而是人本就有的良心。心之体是性,性即是理,心也就是理。所以,他强调工夫要在内求,将你本来就有的良知良能从人的私欲之心中得以显现。具体来说,就是要诚意,戒惧慎独,扫除私欲。如此,让你个人的良知逐步显现,再用这样的心去待人接物,即格物。有点康德人为自然界立法的感觉。


所以,从这点,可以看出王阳明的致知格物反映的是一种知行合一的知行观,强调致良知实际是对道德本心认知与体验统一的过程。而朱熹呢,则是一种先知后行的知行观。两种观点虽然有所区别,但是归宿是一样的,都是实现内在的一种超越性,只是手段有所不同

知行合一


说白了就是,如果你在做什么事的时候总觉得力不从心,那就是你的认知还不够,就要下来总结思考,再去做,如果做到了最好(至善)那你就算成功了,如果始终明白道理,而无法做好,那就等于不知道,也就是没有达到知行合一。比如,我想学习,但又想玩游戏,我明白学习的好处,玩游戏的坏处,但却无法控制自己再玩一局,这就表明,我对学习重要的认知其实是不够的,所以要纠正调整,直到自己确实可以控制欲望不因贪玩而耽误学业,当然,如果你想通了学习对你没用,玩游戏才是你的追求,然后你通过当电竞主播赚了一桶金,你也算是知行合一了。最怕就是,以为自己知道,总是说,这个淘宝,其实我在90年就想到的,这个滴滴,我在2000年也准备做的,那个烧烤我来做月入轻松10w,但实际上没一件事做成了,想想自己身边这种人还不少呢。

taozi娱乐

其实“格物”、“知行合一”,都是非常直白的语言,无需要做任何解释,就是字面的意思。

也许“格物”难理解一点,儒家谈认识事物的方法专门用词。格物致知,我理解就是,穷尽认识手段达到认识事物本质。

认识事物就要观察,“格”就是观察。但和普通看看而已的观察不同,“格物”是通过观察,看到事物的本质,也就是现代哲学所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

格物的最高境界:悟。

传说心学大师王阳明曾经对着一根竹子“格”(发呆的看)了几天几夜,没看出名堂,于是怀疑自己的悟性不够。王大师最后悟出来,运用的就是“格物”。通俗说法:看透了也就明白了。

“格物致知”的“看透”不是指导老百姓生活的,是指导帝王将相管理国家的。也就是悟出治国理政的道理。

在此基础上,做到“知行合一”,知道道理不行,还要按照这个道理去做。

现代社会,西方哲学的引进,认识论代替了“格物”,而“知行合一”更多的演变为教育理念。两个非常深奥的心学名词就这么一个不常用了,一个大众化了。


布衣吴新建


“格物”、“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格物”就是探究所有事物、所有知识去感悟道理或真理。“格物”就是探究、追本溯源、实践体悟。“格物”在中国古代也是“科学”的代名词,又泛指自然知识、自然学科以及与之相关的机构等。近代日本学者首先从西学中,引进、翻译了“科学”一词,后传入中国,由此“科学”一词就替代了“格物”一词。




“格物致知”、“致知格物”、“知行合一”又是由于理学大师朱熹和心学大师王阳明而为世人所推崇。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探求事物、知识,以追求“道理”“真理”。类似于实践出真知。但是实践出真知的“真知”是“客观规律”,而朱熹“格物致知”的“真知”却是现实社会中的“天理”也就是儒家纲常伦理。“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知行合一”。强调“致良知”,探求人内心深处先天本已经有了的不过是被后天的私欲所蒙蔽了的“天理”,也就是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至善(儒家的纲常伦理),在以此指导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行为举止。“知行合一”是指认知和践行的统一,类似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说,通过“致良知”发掘出自己内心的善,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身。倆者是一体的、同步的、统一的。也正是由于此,后人更加推崇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




逛一逛3


格物什么意思?

格,名词,本义指树干分发出来的枝丫。

古人有很多名词动用。那么格做动词,该怎么理解?

仔细想想:远看一棵树,密密麻麻的树叶,一团团,一簇簇,你虽能看明白那是一棵树,却看不见树干和树枝啥样子。走近仔细看,从树干到树枝怎么,你就能分清密密麻麻的树叶都是从哪里长出来的了!是不是?树干树枝犹如数的骨骼脉络,你弄清树干树枝走向分布,也就了解树叶花果等分布状况了。此后即便再远观,你眼里虽然也只能看到树冠,但脑子里刻画着树干树枝的分布,可以判断树的状况到八九不离十。

把名词“格”动用,意思就是“透过树冠这个外貌的干扰而摸清树的枝干分布”,此曰“格树”。对于树是此理,对于其他事物,也是这个道理。要想摸清万事万物的本质规律,就得透过其表象而直抵其内在骨骼脉络。此即所谓“格物”!

什么是格物致知?

古人讲“致知在格物”。格物是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格物的目的和结果当然是求知此物的特性特点。比如:格梅花,于是知道梅花迎寒而开的特点;格竹,于是知道竹可破可折而不失其节的特点;格水,于是知道水遇山则绕的至柔和滴水石穿的至刚等特点。这些特点都是事物的属性特征,是人们对该事物的认识——也即知识。

一切格物目的都是求知,一切格物的结果都是知识。知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如果格物所获知的特征符合该事物本质或者就是该事物的本质,那么这个知识就是真相,就是真理。

此所谓“格物致知”也!

格物致知与知行合一的关系,全在一个“知”字。

前一个知,是“知识”。后一个知,是“你的知识”。格物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真理,事实上获得的未必都是真理。但无论如何,一定是求知者的认知极限,是求知者眼里的真理。所以,知行合一中的知,仅仅是指你认可的真理,是“你的知识”。

所谓知行合一,意思就是就是按照你认为正确的去做,根据你的理性判断去做,而不是被情感、情绪所左右。我们很多人说话做事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明明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害怕领导批评,害怕同事嘲笑,于是硬着头皮装大充懂,结果搞砸,因此被别人批评不踏实;有的一想到怕得罪领导,怕开罪同事,于是遮遮掩掩弯弯绕绕,最终还是朝着自己的目的去做了,因此被人指责虚伪。这些决定,看似情商高,实际是内心的忧虑情绪干扰了理性,从而做出不太理性的决定。因此都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其实,做不到就做不到,不会就不会,想说的想要的,都本本分分表达出来,老老实实,踏踏实实,不矫揉造作,就是知行合一。人们都能接受,谁都无可厚非。

聪明的你,现在明白了吗?


国学鼎新v文化自信

王阳明的境界已经达到圣人地步(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两个半圣人,孔子为一,曾国藩为半个)。

先看阳明心法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是其一生思想精华中的浓缩,普通人想直接“

”懂,根本不可能,这叫“倒果为因”。

如果这四句话,再浓缩为几个字便是

王守仁曾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好,”致良知“是关健,如果弄明白了,什么格物,什么起行,都不在话下,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圣人之余事也!

贵州龙场悟道之前,其实要对王阳明的出身做个基本的了解?

阳明先生的先祖父王性常,明初曾任兵部郎中,后赴广东督运军粮,归途遇海盗殉职。此后数代,皆在乡耕读,悠然自乐。祖父王伦,守着祖上遗留的数箧图书,啸咏竹林,被人赞为晋代陶渊明一流的人物。父亲王华也是聪慧绝人,在成化十七年(1481)中举头名状元,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可见状元的儿子,也是有天赋的,加上有着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拥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自幼修习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与圣人对话,学问日进。

后来参加科举考试受到了时任内阁首辅李东阳的赏识,可惜机缘不对,几次落榜,28岁之时终于考进国考第十名,赐二甲进士第七人,官至工部,后来致仕因事触怒刘瑾,被贬贵州龙场。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教化民众,受到拥戴。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终于对儒家经典《大学》”格物致知“的思想有了新的认识。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是理“的命题。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关于,对阳明先生的出身大概有个了解,可见圣人的横空出世,也是经过一步步的修习,才得此成就的。

“格物致知”源于《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良知“则出自于《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翻译意思:不用学就能知道,不用思考就知道,谓之良知。真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力,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所以呢要想了解守仁心学的究竟高明之外,非要对以《大学》为主的儒家心法有深入的理解不可,这又是最难的,有题主一问也是正常。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无知的人就像石头一样终生不得见其面目。

接下来,我们先看一个关“良知良能”的故事,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给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

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脸上神情现出一丝惊慌,忙摆手说道:“不方便,不方便!”

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其实很多人看到这里时,对良知的理解也只限于此(礼仪廉耻),其实深究起来,大有问题,这个大盗作奸犯科之时其

“良知”去哪儿了呢?当时又是什么“知”在起用呢?借用佛家一句名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何你却成不了佛?却还要坠入六道轮回呢!

良知去哪儿了呢?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两句可以看作先天的“良知”与后天的“所知”的一个分界线,善恶是评判一切(意念)行为的标准,只不过有大小而已。对行为的分类,佛家有三:身、口、意。由于“”是动“心”而发出的意识波动,能引起外在善恶两种不同的口言与身行,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换句话说:善言与恶言,善行与恶行,都是“意”上引起,所以叫“有善有恶意之动”

这也是为什么修行人,在悟道之前以

“不动心”的为最高的追求结果。中国的《易经》——阴阳说得最明,“动则得咎”,一动,就有阴就有阳;阳的一面就是心的作用;阴的一面,变成有形的,那就是外物(境)的作用。有人说,人是受环境影响的产物,是有一定道理的,与“性相近,习相远”是一个意思。它两个互相为因果的。“心能转物”,但是,在心不能转物以前,则是心被物转。其实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之前,心被物转的最好例子,就是直接上书硬磕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从而获罪以致于被刺客追杀,以跳水自杀而避难于龙场,可见圣人也是由凡夫做,与你我众生一样,由迷得悟,方成正道。如现实中,像有人做生意,说找人给算一卦。依我说算个什么卦!反正做生意不赚就赔,你说可能不赚也不赔,可是你的时间被拖进去了,已经赊本了嘛,这也是动辄得咎;关于“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的真实义,看完以上的解读,可以下结论了吗? (上篇完)

我始终坚信:每个人生来,都是了一大因缘,修行的最终目的,便是开悟。


史记sj

“格物”“知行合一”都是源自儒家思想。

朱熹认为“万物皆有灵”,格物的“格”就是研究、推究。“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本质,是由外向内侧重于向外求,由事物外在的表现,推导出事物内在的本质、精神、规律。



王阳明一开始也对“格物”深信不疑,但经“格竹子”一事,他不但没格出所以然,反而大病了一场,由此王阳明改变了对“格物”的看法,认为这不是成为圣贤的唯一之路。

经过“龙场悟道”,王阳明说自己终于悟到了,他提出“知行合一”后又升华为“致良知”,其本质都是向内求,阳明公认为外在纷繁复杂,浑浊不堪,变幻无穷,追求外在永无止境,人的贪欲也会在不断向外求的过程中膨胀,人会越来越不满足,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心也会越来越浮躁,越想从“外”得到认可,得到物质世界的所有,反而越得不到,而唯有“向内求”、“向心求”,才会获得宁静与真正的满足与开悟,也就是真理藏在内心,既“心❤即理”!



但为什么王阳明悟出的道理,大多数人都知道,却不能如王阳明般“悟”到呢?这也就是“知行合一”的难点,向内求看似简单,但普罗大众有多少人能真的从内心悟到呢?这个向内求,的“行”也就是行动,太多人能坚持。

比如冥想,看似简单,做着啥也不想就行,但很多人初学冥想就放弃了,因为当自己坐下来,越想什么都不想,反而脑子天马行空,什么想法都开始冒出来了,而自己又想控制住自己的大脑不去想,这样反而有挫败感,没体验到冥想的奇妙,反而给自己徒增压力。

我曾听心理学专家武志红老师的课里说过,他从2007年开始尝试进行身体扫描练习(一种和冥想差不多的方法),最初只是改善睡眠和把注意力从头脑中拿走,但他真正体会到这个练习的威力是从2015年才开始的。所以,“悟”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而我们现代人,大多太追求快,追求效率,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去除物欲,真正向内求。



知行合一,表面看来是知道理论就要行动。但其实只一个“知”字,大部分人就败下来了。因为其实自己以为的“知”并非真正的“知”,我认为王阳明所说的“知”是大脑潜意识的“知”,而并非理性认识的“知”,而大脑潜意识的这个真正的“知”,又是很难被人发觉的,它是隐藏的。发现这个“知”的唯一途径就是“向内求”,而大多数人,又不能静下心来向内求,所以“知”达不到,“行”就更跟不上了。

所以“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真的很对,目标方向错了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我是遇见雨滴,让我们一起2018通过阅读,写作提升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