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们身边的“新型毒品”

那些我们身边的“新型毒品”

2018年6月26日,我国第31个国际禁毒日!

每到这个日子,总会有人被押赴残酷的刑场,空气中弥漫着沉重的气氛。毒品,是一味毒药,残害着每一个毒品沾染者,也波及伤害着他们的家庭,甚至他的亲友。作为刑事律师,即使经常坐在辩护席上为毒贩辩护,但并不代表我们支持毒品,我们对毒品的态度亦是深恶痛绝。世间无毒,是作为刑事律师的愿想,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想!

那些我们身边的“新型毒品”

毒品形势,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

即使多年来毒品打击高压不减,但毒品形势依然严峻。根据近日发布的《2017年浙江省毒情形势报告》,其中牵涉的数字依然触目惊心——2017年,浙江省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8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60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300余公斤;共查获吸毒人员38000余人次;目前全省现有吸毒人员9.8万人…

那些我们身边的“新型毒品”

那些我们身边的“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你知道多少?

随着近几年广泛的禁毒宣传,那些主流毒品,基本被大家所熟知,如海洛因、冰毒、麻古、摇头丸等。但如今,毒品又开始穿上马甲、被重新包装,以各种“新型毒品”的形式涌入我们身边,让人防不胜防。其中较为熟知的有:彩虹烟、咖啡包、奶茶、跳跳糖、小树枝、阿拉伯茶等,除了这些,新型毒品还有浴盐、红冰、神仙水、开心果···

新型毒品“彩虹烟”,其外形和我们平日所见的香烟很相似,由纸盒包装。因人在吸食时会产生彩虹色彩的烟雾,故得此名,但其中掺杂的毒品成分暂时不明。

那些我们身边的“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彩虹烟”

新型毒品“奶茶”或“咖啡”,一般用条状奶茶袋或咖啡袋包装,以粉状末为主,遇水即溶,其主要成分一般是氯胺酮、苯丙胺等多种成分,作用与K粉、冰毒相似,其包装多以奶茶或咖啡、茶叶等包装物掩饰,故得此名,多出现在歌舞娱乐休闲场所。

那些我们身边的“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奶茶”

新型毒品“跳跳糖”,如果仅是从外包装进行分辨,其与普通糖果的包装基本一样。该种毒品遇水即溶、即冲即饮,与各种饮品混合后也无口味上的变化,甚至香味都相似。

那些我们身边的“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跳跳糖”

新型毒品“小树枝”,又名“雅典娜小树枝”“派对小树枝”等,经检测,该物质内含有我国管制的MDMB-CHMICA成分。一般卷入香烟或磨成粉用香烟沾吸,已在全国多地被查处。

那些我们身边的“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小树枝”

新型毒品“阿拉伯茶”,学名“恰特草”,新鲜时酷似市场上的苋菜,吸食者可直接像吃生菜一样嚼食,若将其晒干,则外形酷似茶叶,其毒性与海洛因相差无几,容易被误服。

那些我们身边的“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阿拉伯茶”

毒品伪装早已不是新鲜事,“新型毒品”也正以人们想象不到的方式“窜进”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危害,愈发严重。那我们以及这些极易被毒品侵害的青少年孩子们,又该如何远离并防范这些“新型毒品”?

那些我们身边的“新型毒品”

那些我们身边的“新型毒品”

那些我们身边的“新型毒品”

远离并防范新型毒品之“五不要”

那些我们身边的“新型毒品”

1.不要放松警惕心,敢于拒绝!对于陌生人,特别是陌生人递送的食品饮料、新玩意等,应保持必要的戒备,警惕心不可无,对不放心的事物要敢于拒绝,一旦受到强迫的,可及时报警。

2.不要乱交友,远离“毒友”!交友本无错,但毒友不可交。在毒品诱惑前,一旦沾染并成瘾,毁掉的将是你自己。真正的朋友,不应该让你与毒品有染。

3.不要一时兴起,盲目跟风!年轻人对新奇的东西,往往总是热情高涨,好奇驱使,并喜欢盲目跟风。特别是在外娱乐、聚会时,朋友一怂恿,就一时兴起难以自制。对此还应保持克制,不可盲目好奇、跟风越界。

4.不要无知尝试,抱有侥幸!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进行无知尝试。科学实验表明,吸食新型毒品没有不成瘾的,只是吸毒成瘾的时间长短因个体差异会有不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禁毒教研室主任李文君曾说:“在吸食新型毒品的青少年中,第一次吸毒时听说不会上瘾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而事实上,毒品成瘾是一种病,当吸食毒品后体内多巴胺达到一定的量,想戒除或不上瘾,并不是依靠自己的自控力或者意志能够控制的。

有些路永远不能走,因为那里充满无知与伤害!而毒品,是一个永远不要去触碰的“魔鬼”。正如今年国际禁毒日的宣传主题——“健康生活,绿色无毒”。愿我们及青少年孩子们,都能远离毒品之害,还一片无毒净土和一个健康绿色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