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技術:異位發酵處理豬場糞汙,實現汙染的「零排放」!

目前,為解決好豬場汙染環境的問題,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採用接觸式養豬在我國南北方廣泛應用。但是,在一段時間的使用過程中,單從豬場治汙的效果來看,褒貶不一!這主要源於,豬場發酵床中包含太多的病原菌,極容易造成生豬創傷的感染,並大大提高了生豬患有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在者,使用發酵床養豬很難做到豬場完全的消毒,豬舍利用率相對較低,並常伴有生豬各種疾病的發生。由此,間接的制約了以發酵床來處理豬場糞汙的初衷!為適應新環境下養豬的要求,在對發酵床技術進行革新的研究下,探索出以異位發酵為主 的非接觸式養豬模式!

養豬技術:異位發酵處理豬場糞汙,實現汙染的“零排放”!

其實,異位發酵處理豬場糞汙是一種糞汙減量、無害、資源化利用的一種模式。一般情況下,採用異位發酵床養豬可以克服接觸式發酵床模式的一些弊端,在豬舍利用率,投資運營成本上得到有效的控制!豬場糞汙通過異位發酵可實現汙染零排放,經過處理後的糞汙可全部轉化為固體有機肥,實現資源化利用的目標!

豬場採用雨汙分流系統,採用全漏縫免沖洗的清糞模式,控制用水使用量在源頭上,實現糞汙的減量化,並且,豬場設施搭配有集汙池、噴淋系統、發酵槽、陽光棚;而在設備選擇上選取汙水泵、攪拌機、噴淋車、槽式翻拋機、移位變軌車!

養豬技術:異位發酵處理豬場糞汙,實現汙染的“零排放”!

根據每噸豬糞尿需要33立方的發酵基質來處理,根據豬場的規模合理選擇發酵槽的尺寸,在發酵墊料上選擇穀殼、稻殼等作為原料,並根據1kg/3立方的標準,撒入發酵菌,將發酵墊料鋪入發酵中,採用噴淋車均勻的將汙水槽中的豬糞尿噴淋到發酵槽的表面,待噴淋完成後3~4h,完全滲入墊料中使用槽式翻拋機或異位翻耙機對物料進行攪拌翻拋,在翻拋過程中,溫度逐漸升高,在翻拋48h後可達到60度以上,隨著溫度的上升,糞水逐漸蒸發。當發酵槽中墊料沉降達到一定標準時,要及時添加輔料,維持墊料對豬糞尿降解的總數!

養豬技術:異位發酵處理豬場糞汙,實現汙染的“零排放”!

養豬技術:異位發酵處理豬場糞汙,實現汙染的“零排放”!

注意:

一、在發酵槽的修建時,要做好牆體內外側的防滲處理!

二、根據每立方墊料所噴淋的豬糞尿量不高於30kg

三、加強在發酵槽中,翻耙機運行狀況的檢測,尤其是在翻耙機翻耙作用下,溫度的變化,並做好相關的預案!

總之,隨著豬場異位發酵模式的採用,相信生豬養殖業糞汙汙染問題,將逐步實現減量化、無害化及資源化利用,豬場的臭汙染,將轉變為“看得見”的資源!豬場糞汙零排放將得以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