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第七次個稅改革

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修正案草案,6月19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但並未提交表決。那麼分組審議中個稅法修改的爭論點到底有哪些?

內地第七次個稅改革

此次提請的個稅修正案草案,將起徵點從每月3000元提高到5000,儘管這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工薪階層的納稅負擔,但不少委員認為,這個數字仍然不夠,甚至建議上調至1萬元。對此,在北京有專家指出,起徵點不宜提高過多,這將讓個稅更加邊緣化,但可以考慮建立動態的調整機制,比如按照物價水平定期進行調節。

內地第七次個稅改革

資料顯示,內地的個稅徵收方案自1980年開始徵收以來,經歷過多次的調整。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法由2011年改革後使用至今,目前工資、薪金所得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淮為3500元/月。此次草案,將上述綜合所得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淮提高到5000元/月,合計6萬一年,有學者表示,個人所得稅佔我國稅收收入比重不足7%,但卻和每一個工薪階層息息相關。此次個稅修改的總體思路,是完善個人所得稅法,保障稅收公平。

內地第七次個稅改革

根據草案,以現行工資、薪金所得從3%至45%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將調整為六級,將按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調整為按年計算,並優化調整部分稅率的級距。經營所得稅率方面,以現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稅率為基礎,保持5%至35%的5級稅率不變,適當調整各檔稅率的級距,其中最高檔稅率級距下限從10萬元提高至50萬元。

內地第七次個稅改革

另外草案提出,依據現行個人所得稅法採用分類徵稅方式,將應稅所得分為11類,實行不同徵稅辦法。按照“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的要求,結合當前徵管能力和配套條件等實際情況,草案將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4項勞動性所得納入綜合徵稅範圍,適用統一的超額累進稅率,居民個人按年合併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對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仍採用分類徵稅方式,按照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內地第七次個稅改革

此外,草案在提高綜合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淮,明確現行的個人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專項扣除項目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項目繼續執行的同時,增加規定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項附加扣除。值得關注的是,草案還增加了反避稅條款。同時,學者也指出,內地自改革開放以來的6次個稅修正,都沒有涉及到徵管體系的改革。這次的個稅大改,一共是6大塊內容,除了第1條,其餘5條均跟稅收徵管相關。這會讓稅務機關直面三大難題——自然人、家庭、跨地區。

內地第七次個稅改革

自然人、家庭、跨地區——將給稅務徵管帶來巨大障礙。不過,近年來的幾項系統改革,基本上為三大“障礙”掃清了障礙。比如國地稅合併。6月13日,內地省級層面的國稅局和地稅局已經完成了合併,市縣基層的兩稅系統也會在近期快速推進。如果國稅和地稅還依然是分設的,可以想象這次的個稅改革力度不會如此之大。國地稅合併之後,將在全國層面形成一個統一垂直的稅務徵管系統,新的稅務局不再有地區間銜接的難題,納稅人在全國任何地方取得的收入、支出的費用都可以實現跨地區的無縫對接。

內地第七次個稅改革

另外內地稅務系統建立了自然人納稅人識別號制度。中國的自然人納稅人識別號制度的建立是相對滯後的,2013年正式確立了以身份證號為基淮的納稅人識別號制度。這種制度的建立將為跨地區、跨行業、跨交易的個稅徵管帶來極大的便利,自然人納稅人識別號將個人在不同部門的信息完全對接了起來。越複雜的個稅徵管模式,對信息化系統建設的要求也就越高。2016年全面上線的“金三工程”,覆蓋所有稅種、覆蓋稅收所有環節、覆蓋所有稅務機關,基本上滿足了信息化的要求。這就意味著,民眾在兩個地方取得的收入,當地錄入納稅信息時,使用的是同一個數據庫系統,實際上也就不存在地區間的差異了。

內地第七次個稅改革

2018年,中國深化增值稅改革,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稅負。從2018年5月1日起,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淮。對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三項措施,全年將減輕市場主體稅負超過4000億元。深化增值稅改革的同時,今年中國還推出7項減稅措施,支持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7項措施,預計全年將再為企業減輕稅負600多億元。

內地第七次個稅改革

近年來,中國不斷減稅降費。伴隨著市場主體稅負降低,過去五年,通過實施營改增中國累計減稅2.1萬億元人民幣,加上採取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清理各種收費等措施,共減輕市場主體負擔3萬多億元。營改增等一系列減稅措施以及清理涉企收費等政策,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激發了市場活力。

內地第七次個稅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