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熱潮下的冷思考

近年來,全國各地的特色小鎮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據《中國特色小(城)鎮暨“千企千鎮工程”發展報告2017》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都明確提出了特色小鎮建設計劃,並紛紛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其發展。但是,在特色小鎮建設“火熱”起來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比如把特色小鎮當融資平臺、打著小鎮建設旗號搞房地產開發等。特色小鎮建設如何才能路正行穩,還需進行一番冷思考。

特色小鎮建設應突出“特色”。個性化是特色小鎮建設的關鍵詞,也是特色小鎮最大的特色所在。當前,一些地方的特色小鎮建設同質化嚴重,看到人家發展什麼便“依葫蘆畫瓢”,紛紛效仿、匆匆上馬,全然不顧當地實際,埋沒特色、枉顧風險。例如,浙江的水鄉被複制到了全國,山東的特色在各地也能見到。這樣的“千鎮一面”,只能是勝者寥寥。

特色小鎮建設應明確“角色”。特色小鎮建設必須推動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保障當地人民安居樂業。為此,在建設中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導向,切忌以建設發展之名行損害民生之實。要讓群眾真正參與到小鎮建設中來,做小鎮主人、迎八方來客、享發展紅利,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特色小鎮建設應擦亮“底色”。文化是最鮮明、最亮麗的底色。特色小鎮如果沒有文化定位和引領,很難想象特色從何而來。當下,很多旅遊小鎮、文化小鎮招不來人、留不住人的原因就在於缺乏文化內涵,總是“造特色”,總想“來錢快”,以為建幾棟仿古建築、掛幾個大紅燈籠就能具備古韻,最後只能慘淡收場。只有沉住氣、靜下心,把文化“底色”擦亮,才能讓特色小鎮真正遍地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