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淞滬抗戰

日軍佔領了東北,想在東北扶植溥儀建立偽滿洲國。為了轉移中國和國際視線,日軍決定先在上海挑起戰爭,以掩護日軍在東北的陰謀。

駐上海的是第19路軍,總指揮蔣光鼐。蔣光鼐是個愛國軍人,也深知日本的陰謀,所以在上海積極備戰。

一二八淞滬抗戰

蔣光鼐

1932年1月28日深夜,1000 多人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在20輛裝甲車的引導下,氣勢洶洶的攻向閘北,正在交接陣地的第19路軍和憲兵團立即奮起還擊,“一.二八淞滬抗戰由此開始”。

中國軍隊靈活利用閘北的街道、房屋與日軍巷戰,日軍無法發揮火力優勢。至第二天(29日)拂曉,日軍被擊退,陣地屹立不動。黎明後,日軍水上飛機升空助戰,地面部隊乘機向上海北站猛攻,守軍苦戰 1 小時後撤出北站。守軍撤出後,經過整頓於下午17時組織反攻,奪回北站,並乘勝追擊,日軍退回原攻擊出發位置,第一次進攻被挫敗。

經過 1 天多的初步戰鬥,雙方都感到兵力單薄,當日晚20時,日軍通過英、美等國駐滬領事提出停戰要求,中方立即答覆,雙方停戰3天。

停戰後,雙方立即調兵遣將。日軍派出2艘航空母艦、一支驅逐艦隊(4艘驅逐艦)和4個大隊的海軍陸戰隊增援上海。中國軍隊第19路軍將第78師全部調往上海第一線,第60師全部開往南翔一帶二線陣地待命。

第19路軍的堅決抵抗,以及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迫使國民政府改變對日政策,提出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同時並行”的有限抵抗政策,以緩解國內各階層的壓力。

國民政府判斷日軍將在上海擴大戰事,於30日致函國聯及部分國家駐華公使,表達抗戰決心。並令第19路軍全力防守上海,以第87、88師作為預備隊駐防南京。

日軍增援部隊於2月初到達上海,為了掩護其進入黃埔江,並接應其登陸,在上海的日軍決定先攻佔吳淞要塞,以消除增援部隊登陸的威脅。

2月4日,在上海的日軍在海軍艦隊大炮和20餘架飛機支援下向吳淞要塞猛攻。猛烈、密集的炮火炸燬了守軍全部宿舍和6門要塞炮,要塞司令鄧振銓棄職逃跑,但要塞部隊仍堅守陣地頑強抵抗。激戰至5日16時,陣地仍在守軍手中,日軍遭受嚴重殺傷後退回原陣地。

2月7日,日本增援的第24旅團到達吳淞口,在上海的日軍為接應其登陸,於9時向吳淞鐵路碼頭以西的第19路軍陣地發動進攻,企圖奪取該地的碼頭,但被守軍擊退。

下午14時,日軍增援部隊強行登陸,第24旅團在艦炮火力下不顧傷亡衝向岸邊。到18時,先頭部隊1個大隊佔領了灘頭陣地,主力陸續登陸並向縱深發展,集結于徐家宅附近。

第24旅團登陸後,日軍在上海的地面部隊大大增加。第19路軍立即調整部署:原在二線的第61師全部調往第一線,並以一個旅加強吳淞要塞守備。國民政府將第87、88兩個師也全部調往上海,配置在南翔、江橋鎮之間的二線陣地;宋子文的稅警總團一個旅也到達上海,配置在虹橋、北新涇等二線陣地。

8日拂曉,日軍向守軍陣地發起全面進攻。第24旅團以主力進攻五松鎮,另以一部迂迴到吳淞守軍後面,企圖兩面夾擊吳淞守軍;海軍陸戰隊一路進攻閘北,牽制閘北守軍;海軍陸戰隊另一部直接插向吳淞與閘北之間,企圖插亂守軍陣地。

得到增援的第19路軍士氣高漲,面對強敵毫不怯弱,各路日軍都被擊退。9日,第19路軍改守為攻,第60師一部秘密迂迴至閘北日軍右側,發起突然襲擊。日進當即陷入混亂,日軍司令立即調劑預備隊增援,才避免被殲。

增加第24旅團後,仍不能打敗第19路軍,日本從國內再調第9師團全部增援上海。為接應第9師團在黃浦江登陸,日軍決定清除第19路軍在薀藻浜一帶的陸上威脅。

13日拂曉,日軍一個大隊在煙幕掩護下,通過工兵所架拂曉突襲到薀藻浜北岸。北岸守軍有意讓日軍過橋上岸,待其上岸立足未穩之際,突然反擊,將其全部包圍。日軍連忙另派一個大隊增援,以接應被圍日軍脫險。雙方激戰一晝夜,殘餘日軍於14晨逃脫。

13日下午,就在第19路軍圍攻薀藻浜的日軍時,日軍增援部隊第9師團第一梯隊到達上海,15日,第二梯隊也到達上海。

得知日軍增兵後,國民政府也向上海戰場增兵:將原在第二線的第87、88兩個師加上中央軍校教導總隊合編為第5軍,由張治中任軍長,投入上海戰場;另增派山炮對、地雷隊、鐵道炮隊到上海戰場。第5軍到達後,上海戰場分為南、北兩翼,分別由第19路軍、第5軍負責。所有部隊歸蔣光鼐指揮。

一二八淞滬抗戰

張治中

就在中國軍隊開拔、調防之間,日軍增援部隊已經完成登陸。至18日,中、日兩軍都佈防完畢。

兩軍都把重點放在北翼。中國軍隊計劃以第19路軍在南翼頂住日軍進攻,第5軍將日軍壓迫至黃埔江岸邊聚殲。日軍計劃以炮火壓制中國守軍南翼,以主力突破守軍北翼,繞至守軍後方,攻擊守軍側背。

20日7時30分,日軍發起全面進攻。

在南翼,日軍以第9師團第6旅團在坦克和炮兵支援下進攻守軍南、北兩軍接合部的江灣鎮,企圖割裂兩軍。

第19路軍隱伏在戰壕內以逸待勞,待日軍接近後以手榴彈還擊,擊退日軍多次進攻。

戰至黃昏,日軍沒有任何進展。夜晚,日軍派出一個大隊襲擊江灣北面的嚴家橋,剛接近嚴家橋時就被守軍包圍。守軍擊退日軍一個聯隊的增援後,猛烈圍攻被圍日軍。日軍除少數逃脫外,大部被殲,大隊長也被俘虜(停戰後釋放,但自殺)

21日,南路日軍繼續進攻,但在守軍火力殺傷下傷亡慘重,遂以一部監視守軍陣地,主力暫時停止攻擊。

日軍在南翼進攻第19路軍陣地時,北翼也同時展開攻擊。

20日7時30分,第24旅團與第6師團同時出動,在重炮支援下,向北翼廟行鎮的守軍進攻。守衛廟行的第88師以猛烈的火力擊斃、擊傷大量日軍,並擊落飛機一架。日軍攻勢也非常頑強,連續猛攻,夜晚槍炮聲不斷。

22日晨,第24旅團一線部隊借大霧掩護突入廟行鎮東端第88師264旅527團前沿陣地。88師將全部預備隊增援,仍未擊退日軍,正、副旅長負傷,工兵營長陣亡。

日軍第24旅團後續部隊不斷向該地段湧進,炮火也向兩側、後方轟擊,守軍呈全線不支狀態。

張治中連忙率教導總隊馳援第88師,並令第87師259旅直接增援廟行,第87師261旅率主力進攻廟行之敵側背。

南翼的蔡廷鍇得知北翼危機後,立即指揮部隊向日軍反攻,以策應北翼守軍解圍。下午,反攻部隊全部到達出擊位置,立即全線向日軍進攻。反攻部隊擊潰當面日軍後,攻向廟行。日軍被三面包圍,倉皇潰退,僅留少量部隊斷後掩護。血戰至晚上8時半,斷後日軍被全殲。

日軍的全面進攻被挫敗後,於25日改行重點進攻。

25日,日軍以第9師團主力在飛機大炮掩護下,猛攻第87師陣地,但沒有任何進展。26日8時,日軍集中炮火對第87師陣地猛轟2個小時,守軍陣地全被摧毀。9時45分,日軍步兵發起攻擊,1小時後,佔領了守軍部分一線陣地。守軍以第61師和第78師的預備隊增援,並向侵入陣地之敵反攻。日軍經不起守軍猛烈反攻,全部潰散。守軍成功恢復陣地。

中國軍隊在上海與日軍激戰的同時,東北的義勇軍群雄並起,紛紛打擊日寇,日本陷入了東北和上海兩面作戰境地。所以急於解決上海問題,然後抽身增援東北。在重點進攻前的23日,日本秘密向上海增派兩個師團,力圖在中國各路援軍到達上海前打垮中國軍隊。

29日,日軍陸軍大將白川義則率領第11師團先遣兵團到達長江口,並接過上海日軍指揮權。上午10時,白川下令在上海部隊進攻當面守軍,增援部隊則沿長江而上,在七丫口、楊林口、瀏河口等守軍後方空虛地帶登陸。

3月1日6時,日軍第11師團先遣部隊在中國軍隊側後方的七丫口登陸。守軍在後方沿長江數十公里的警戒線上只有少量部隊,雖然頑強抵抗,但無法擋住日軍。日軍擊潰守軍後,立即向縱深發展,攻向守軍背後。

第5軍立即派第87師261旅增援,其先頭部隊一個營到達瀏河鎮的茜涇營時,日軍已經先期到達。雙方立即展開肉搏戰。下午6時,該旅另一個營到達,但日軍後續部隊已經大量到達,兩個營無法擋住日軍。而此時,上海正面的中國守軍都陷入苦戰,無法增援瀏河,形勢非常危急

日軍第11師團在七丫口登陸半小時後,上海日軍立即向中國正面守軍發起了權限攻擊。首先以飛機、大炮向守軍陣地進行了 3 個小時的火力準備,然後以坦克、裝甲車掩護步兵進攻。守軍沉著應戰,大量殺傷日軍。由於守軍兩面作戰,沒有多餘的預備隊,雖然頑強抵抗,但陣地不斷被突破。

至晚上,大量日軍已經到達瀏河,準備從後方進攻上海守軍。為擺脫危局,蔣光鼐於晚上21時下令全軍後退到第二線。3月3日,又令全軍向上海外圍撤退。

守軍撤向上海外圍後,日軍隨即跟進並佔領。此時,東北的偽滿洲國已經成立,日軍在上海發動戰爭的目的已經達到,於3月3日下午發出停戰命令。

至此,“一.二八淞滬抗戰”結束。

但兩軍對峙陣地一直槍聲不斷。

《抗日戰爭》 王樹增 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