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本來能改朝換代的人,卻將一手好牌打爛,將機會讓給了曹操

大家都知道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天下大亂,漢獻帝已經成了名義上的天子,誰也沒有將他放在眼裡,但是有一個人知道漢獻帝的重要性,並充分發揮了漢獻帝的作用,這個人就是曹操,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使得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漢室代言人,處在了法統和道義的最高點,繼而招賢攬才、招兵買馬,逐漸統一了北方。

三國中本來能改朝換代的人,卻將一手好牌打爛,將機會讓給了曹操

其實在曹操之前,也有一個人完全有能力這麼做,可是他卻將一首好牌打的稀巴爛,不僅被人殺死,而且在歷史中留下了奸賊的惡名。此人是誰呢?他為什麼白白錯失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東漢末年,宦官勢力和外戚勢力成為朝堂之上的主要矛盾,大將軍何進(何太后的哥哥)被宦官所殺。此時受大將軍何進所召,率軍入京的董卓,將宦官勢力一網打盡,掌握了朝政大全。就這樣東漢外戚勢力和宦官勢力兩敗俱傷,相繼覆滅,東漢開始了權臣時代。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第一個權臣,按照道理來說,在排除異己,穩定局勢之後,不出幾年就能仿效王莽之故事,改朝換代自己當皇帝。可是,董卓並沒有這樣的人生規劃,他在最開始就犯下了一個大錯。他以漢少帝劉辯無德無能為由,將其廢黜,改立其同父異母弟陳留王劉協為帝,史稱漢獻帝。

三國中本來能改朝換代的人,卻將一手好牌打爛,將機會讓給了曹操

其實董卓根本沒有必要這麼做,他此舉完全是落人以“亂臣賊子”的口實,因為此事他得罪了滿朝的文武大臣,使得自己處於被孤立的地步,然後又不得不用武力來鎮壓,袁紹、曹操等人為避免被殺,連忙出逃並組織聯軍起兵反抗。

董卓這個人性格殘忍,好用刑法立威,而不是對群臣進行拉攏,打造正面形象。群臣在他的淫威之下,不敢不服從,但是人人都有誅殺董卓之心。此時關東聯軍起兵,董卓又犯了一個錯,在與聯軍對抗的時候,並沒有出現大敗仗,就急忙捨棄燒燬京城洛陽,並脅迫漢獻帝及群臣逃到了長安。不戰而退,使董卓坐實了奸賊的惡名。

三國中本來能改朝換代的人,卻將一手好牌打爛,將機會讓給了曹操

董卓到長安之後,根本無法與在洛陽時相比,雖然仍然靠著暴力鎮服著朝堂,可以關外已經不受他所控制,已經無法避免覆滅的命運。董卓在長安倒行逆施,勢窮力蹙,很多大臣都紛紛逃亡,最終被司徒王允設計誅殺。董卓的死訊一經傳出,士兵們都高呼萬歲,百姓們在路上載歌載舞,可見董卓從顯赫一時的權臣淪落到何等地步。

後來的曹操就比董卓聰明的多,他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逐漸統一了北方,而且曹操為了維護其統治,實行了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為曹魏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董卓和曹操都是東漢末年的權臣,卻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同的名聲,一個是被誅殺的亂臣賊子,一個成為雄才大略的豪傑。從此可見,董卓真的是將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將揚名立萬的機會讓給曹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