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人爲什麼喜歡「三寸金蓮」?

中國古代曾經風靡大地的“三寸金蓮”從千年前的南朝而來,於1912年3月13日,隨著孫中山就任民國臨時大總統後發佈的全國勸禁纏足而逐漸消失。從纏足的發展來看,它是中國古代婦女的一段屈辱史。

中國古代文人為什麼喜歡“三寸金蓮”?

不是古代文人好小腳,纏足是古代社會的一種習俗,也是男權社會男性的一種癖好。纏足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有說是從南北朝開始,也有考證說是從五代南唐開始(據餘懷在《婦人鞋襪辨》說:“考之纏足,起於南唐李後主。”)反正,在南宋年間已習成俗,到清末民國初期,足足經過了千年之久。

中國古代文人為什麼喜歡“三寸金蓮”?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上陽白髮人》中有這麼一句“小頭鞋履窄衣裳”,說明他目睹過婦女纏足。宋代,婦女大腳者被視為粗人,可見,宋代纏足之風已經盛行。明朝,小說《金瓶梅》中的潘金蓮就是“三寸金蓮”。元朝時有點不一樣,很多地方只有有錢有權勢人家的女子才有資格纏足,說明纏足在元朝時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清朝滿族婦女崇尚大腳,之前從不纏足。清軍入關後,漢族的纏足習俗得到滿族婦女的推崇。清朝官方曾多次禁止旗人纏足,但屢禁不止,社會一時以大腳為恥,纏足之風反而日盛。

中國古代文人為什麼喜歡“三寸金蓮”?

其實,古代男人喜愛女性纏足,一是因為纏足之後,走起路來蓮步姍姍,認為這是一種美。再就是女性纏足後,不能隨意走動,可將女性困居在家門之中,以免與他人發生曖昧、私奔行為。

所以說,古代男人喜歡小腳並非文人專屬,而是男性極端自私的一種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