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位皇貴妃,她做了一個英明決策,讓明朝續命一百多年

皇貴妃是中國歷史上的後宮等級之一,但皇貴妃跟貴妃是完全不同的,皇貴妃比貴妃要高一級,是後宮中僅次於皇后的等級,皇后只有一名,皇貴妃也只有一名,而貴妃的數量就任由皇帝去決定了。皇貴妃並不是遠在漢唐時期就有的,而是直到明朝才開始出現,後來清朝沿用,也就是說,只有明清兩朝才有皇貴妃。明清兩朝著名的皇貴妃有明憲宗的萬貴妃、順治帝的董鄂妃等,而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貴妃,就是明宣宗的孫貴妃。

中國第一位皇貴妃,她做了一個英明決策,讓明朝續命一百多年

孫氏被冊立為皇貴妃不是偶然,是有原因的,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孫氏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貴妃。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長孫,明仁宗朱高熾的嫡長子,他做皇太孫期間,孫氏就被選入皇宮,成為明宣宗的側室。孫氏出身官宦家庭,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性格賢良淑德,而且有著美豔的容貌,明宣宗非常寵愛她,而且她對婆婆張氏(明仁宗的張皇后)很孝順和尊敬,也深得張氏的喜愛。

後來明宣宗登基後,皇太子妃胡氏晉封為皇后,孫氏就晉封為貴妃,因為胡皇后沒能為明宣宗誕下皇子,反而是孫貴妃為明宣宗誕下長子,即後來的明英宗朱祁鎮,所以胡皇后一直都得不到明宣宗的寵愛,反而是孫貴妃得到明宣宗的獨寵。

中國第一位皇貴妃,她做了一個英明決策,讓明朝續命一百多年

按照明朝的規定,皇后有金冊和金寶,貴妃只有金冊沒有金寶(金冊是指冊立的詔書,金寶是指冊立的金璽,所以為了顯示皇后是後宮之主的最尊貴身份,只有皇后有金寶,妃子沒有金寶),但明宣宗對孫貴妃的寵愛早就超過了皇后,他為了讓孫貴妃也擁有顯示身份的金寶,破天荒地創造了“皇貴妃”這個後宮等級,他晉封孫貴妃為皇貴妃,地位在皇后之下,在貴妃之上,有金冊和金寶,孫貴妃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貴妃。

明宣宗開了冊立皇貴妃這個先例之後,後面幾乎所有的明清皇帝都冊立了自己最寵愛的妃子為皇貴妃。

後來胡皇后還是因為無子,被明宣宗廢掉皇后之位,孫皇貴妃晉升為皇后,所以皇貴妃後來也作為晉升皇后前的“準皇后”來考察,如果做皇貴妃期間,達到了皇后的標準,就晉升皇后。明清兩朝有部分皇后,她們之前都是皇貴妃,後來考察過關,晉升為皇后。

中國第一位皇貴妃,她做了一個英明決策,讓明朝續命一百多年

皇后金冊

明宣宗死後,長子明英宗繼位,孫皇后尊為皇太后,輔助年幼的兒子。明英宗昏庸無能,寵信宦官,導致了土木堡之變的發生,不僅自己被瓦剌生擒,還導致大批隨軍出征的文臣武將被殺,明軍損失慘重,明朝國力嚴重受損。瓦剌趁機揮師南下,進軍北京,此時的明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就在這個危急時刻,中國第一位皇貴妃,此時的孫太后果斷擁立明代宗朱祁鈺為帝,捨棄部分大臣主張的南遷計劃,起用於謙等主戰派,與瓦剌決一死戰。最終,在孫太后的英明決策下,明朝君臣上下一心,在北京保衛戰中擊敗了瓦剌,化解了明朝覆滅的危機。

中國第一位皇貴妃,她做了一個英明決策,讓明朝續命一百多年

孫氏一生輔助了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三代皇帝,她做皇太后期間,因為她的英明決策,使明朝避免了覆滅的命運,明朝才有了後面的一百多年,她的歷史功績不可磨滅。除了讓明朝續命一百多年,孫太后在明英宗奪門之變復位、以及廢除殉葬制度上也發揮了作用。奪門之變發生時,孫太后是知情而且默許的,明英宗雖然一生兩度為帝,但基本沒有什麼文治武功,但他廢除了慘無人道的殉葬制度,其中孫太后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就是她多次催促明英宗下旨廢除。

公元1462年(明英宗天順六年),孫太后因病去世,終年62歲,與明宣宗合葬於景陵,諡號“孝恭章皇后”。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貴妃——明宣宗的孝恭章皇后孫氏。

中國第一位皇貴妃,她做了一個英明決策,讓明朝續命一百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