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們怎麼越活越孤單?

媽媽,我們怎麼越活越孤單?

端午小長假,我們帶著孩子去了親子酒店,36度的高溫,室外游泳池裡,都是在玩水的孩子。

游泳池邊,遠處是一群閒坐圍觀的奶奶和外婆,近處是一群拿著手機拍照的媽媽,水裡都是陪著孩子的爸爸。

看起來和諧無比的天倫之樂,突然被一個五六歲的胖小子,打亂了秩序。

小胖估計是上過專業游泳課,水性不錯,所以他爸爸在水裡呆了一會兒,就上岸去吧檯買飲料喝。

爸爸一走,小胖有點無聊,衝著旁邊有個和他年齡相仿,穿著救生衣的小男孩,手舞足蹈地比劃,在游泳池的另一邊,他有一柄水槍。

有同齡小孩來給他說話,他高興得要命,兩個孩子就想著去拿水槍。

走了沒有一米,穿著救生衣的小孩的媽媽,從人群中箭步飛到泳池邊說:“軒軒,你小心, 在水裡不能離開爸爸。”

軒軒爸爸正在和自己的朋友聊天,轉頭來不明狀況,一臉不明白。

這時,小胖爸爸端著一瓶可樂走過來,軒軒媽衝著小胖爸爸說:

“你怎麼看孩子的?我家不會游泳,你家兒子就挑唆我家去拿水槍!萬一出事兒怎麼辦?你看好你兒子。”

無故受到搶白,小胖爸爸很不高興地說:“從這裡到那邊,一共就幾米,他們都能站在水裡,不用這麼緊張吧?”

然後,他進了水,帶著小胖游到深水區的那一邊去,其實酒店游泳池,水最深也就只有1米3。

軒軒媽衝著水裡的兒子說:“你出來,來兒童池,等你學會了,下次咱再來這邊。”

軒軒大聲抗議地說:“不要,不要,我要在這裡……”

沒有看好孩子,軒軒爸自知理虧,把兒子夾起來就拎上了岸。

兒童池水深30公分,都是一兩歲的小孩在裡面。軒軒跟扭糖人一樣,在水裡扭,一下子撞到一個兩歲左右的小姑娘。

小姑娘是外婆陪著在水裡玩,還沒有來得及哭,一下子就把她撈起來,一疊聲地喊:“丫丫不哭,丫丫勇敢,丫丫最棒了。”

丫丫本來就沒哭,但是看看外婆、媽媽、爸爸,還有闖了禍的軒軒,軒軒爸爸和媽媽,這一圈人都在緊張地看著她,她想了一下,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

軒軒媽媽趕快一疊聲地抱歉,丫丫媽勉強地說聲:“沒關係,小孩兒。”

軒軒爸把他帶到兒童池有太陽,沒有孩子的那邊,他的朋友也跟過來,兩個男人坐在池子裡面,用泡溫泉的姿勢聊天。

在僅僅沒到腿肚子的水裡,軒軒媽覺得兒子很安全,退回到藤椅上刷手機。

軒軒拿著一個小玩具,自言自語地在水裡轉圈圈,太陽直曬,他影子只有一個小點點,孤獨得可憐。

我坐在旁邊的躺椅上,看著這一幕,有點點心酸。

作為一個母親,我可以理解軒軒媽的緊張。溺水這種事情,總是發生在一瞬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一定要小心,要謹慎。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吃飯能噎死,喝水能嗆死,洗澡能燙死,呼吸能毒死,走路能撞死,睡覺能悶死……

今天能繼續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們,都是叢林時代倖存者的後代,所以“這個世界是充滿危險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對我有潛在的威脅”,是祖先們用生命刻印在每個人的潛意識裡的定時炸彈。

然而,對於陌生世界的無可控制的恐懼,在我們有了一個脆弱沒有抵抗力的孩子之後,達到了頂峰。

大數據表明,父母有多愛,就有多焦慮,有多焦慮,就有防禦。

世界上最難的,並不是對還是不對的本質,而是把握對與不對的分寸。適當的防禦是保護,過度的防禦是窒息。

我在泰國度假的時候,跟個澳洲的太太聊天,因為我黑、黃色的皮膚,她以為我是印尼國或者馬來人,當她搞清楚我是中國人的時候,她問:“為什麼中國孩子,不喜歡跟別人混著玩兒?”

說這話源於度假時的室外游泳池,的確,常常是很多小孩子混在一起瘋玩,而中國孩子都由自家成人陪著各自待著。

在如此重視英語教育的今天,孩子們的英語,牛津腔兒亮出來正宗的能砸死一群美國人,所以這不應該是一個語言問題。

而且,在社會活動中,語言只不過是一種表述工具,最容易克服,比語言更重要的是表達能力,而且比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卻是一種看不見,摸不到,卻存在的社交能力。

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面對著有無限不可預知性的陌生人,到底應該怎樣調整自己的微表情,讓別人看起來有和我們講話的興趣;

又該如何與對上眼神,打破沉默,鼓起勇氣介紹自己;亦或者在一群正在興高采烈的人中,如何能夠進入圈子,自然而不留痕跡……

社交是一門高明的技巧,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沒有經過反覆訓練的人,只能笨拙地表現本能。而且社交併不是付出就一定有回報的事情,常常一頭熱著去了,就碰上軟釘子。

可是今天,每個中國孩子,從生下來那一刻開始,身邊總是環繞著人,父母和四個祖父母,有時候還會有阿姨。

從孩子生下來的那一刻開始,永遠都是24小時,無間隙,身邊總有一個人陪伴,照顧,呵護。

他們要學會吃飯,走路,語文,算數等諸多技能,但永遠活在自己世界中心的他們,從來沒有機會學習過與人相處。

更不知道,原來與人相處需要小手段,小心機,更讓他們無法忍受的是,原來與人相處需要雙方協商,彼此讓步,而不能夠依照我的意志行事。

中國文化自古都是充滿矛盾的。無論是混圈子的“攻心術”,還是俠肝義膽的江湖義氣,都是自古以來很多人都在崇尚不已的社交關係。

但是說起孩子,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會說,人生有幾個知己就好了,認識那麼多雜七雜八的人,不僅僅浪費時間,重要的是可能把孩子帶壞了也不一定。

為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這個孩子語文好,能出口成章;數學好,能才思敏捷;英語好,能正宗牛津腔;體育才藝也要好,總之一切都練得棒棒的,才能在精英的道路上一路順暢。

然而事實上,把我變成精英的前提是,我先已經是我,我都沒有是我,何談變成精英?

那麼,我究竟是誰?

借用馬克思說過的一句話:“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原來,人是自己能夠結集起來的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就算僅僅是個嬰兒,也會跟父母、外婆、阿姨和早教中心的老師,有不同的社會關係。

隨著成長和獨立,我們有了越來越多的社會關係,才會越來越定義我們自己。

社會關係的一個複雜性在於,瞬息萬變,我們總是要不斷地調整,才能達到彼此的平衡,既然是平衡,那就不是單方面能夠做成決定。

每個社會都有包容性,在一個社會中,有少部分的人不會付出,不會讓步,看不到別人,僅僅只能想到自己,並不是問題,可是當社會,大多數人都是這種人,才會產生問題。

因為萬物有陽面,也會有陰面。以自己為中心,不會付出,不懂感恩,認為一切都是舉手而來的天經地義的人,他們只能固守在原地,等待著別人的施捨和給予,亦或許就是隨著親人們離世的,越來越孤獨。

如果你覺得這還僅僅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假設,可怎麼能說,今天兩億的單身,更不知道有多少億的人活在婚姻中,心冷意冷的痛苦也是一種假設?

現在每個父母都已經非常明確的知道,英語,如果孩子生命的最初幾年沒有學,以後再學會有口音,因為耳朵已經定型,不能夠反轉。

事實上,打破自我,有和別人交往的勇氣,能夠在社會中和別人建立起一種讓自己需要的關係,也是一種小時候就要培養的能力。

因為,沒有一個人能夠終其一生孤獨的生活。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擁有幸福的人生。

與幸福相反,最可悲的人生,莫過於在愛與環繞中出生和長大,卻越活越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