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道德怎么了?犯法了么……

前两天,贵阳的一位初入职场的小姐姐不慎将自己的手机IPHONE X掉在了出租车上,为了找回手机,小姐姐次日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出租车师傅的的电话,通过一来一往的短信沟通,不但事情没有解决,反而曝光率一条不为人知的“黑暗产业链”,而引起一网友热议。

存在既有理由,精英菌没有时间和闲工夫去评论这个不可思议的产业链。但从往来短信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小姐姐很明显流露出对这位捡到手机却没有“拾金不昧”精神的司机大哥的愤恨,与些许不尊重,还有些许小威胁。却看不到小姐姐对自己马大哈行为的歉意。

没有道德怎么了?犯法了么……

“拾金不昧”与“路不拾遗”就像雷锋精神一样,是一种值得弘扬的道德品质,做不到的人也并没有到十恶不赦的地步。

拾金不昧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之一,作为一种道德体现,我们无法简单明确规定一个人的道德底线。就像没有人会认为火车上大声嚷嚷的人犯了罪,也不会

我国《物权法》和《刑法》都有对“侵占罪”做了简单的解释,这类问题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罪名,只有遗失人自己举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追究拾得人的刑事责任,公安机关无权强制处理。虽然部分城市规定拾得物价值5000以上可以立案,但物品的价值评估,以及拾得者的认定也是很难确认的情况下,大多时候大家遗失物品更多的是自认倒霉。谁叫你不小心?谁叫你马大哈?

凡事多反省自身,多点宽容,学会控制情绪,才能在问题出现后及时有效的解决。

假设,小姐姐的手机在某商场丢失,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等人流量非常大的地方丢失,是否在找寻过程中的情绪又会不一样?

如果没有这么笃定手机被谁捡走了,或者没有办法联系上这位师傅,是否会更多反省下自己?如果小姐姐对自己的冒失行为多一些深思,是否在和出租车司机的沟通过程中是否会少一些情绪,是否能更加有效?是否师傅心一软就会将手机还给小姐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