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赵徽柔为何会爱上太监梁怀吉?宋仁宗又为何执意让她嫁给李玮?

娱乐鑫火


《清平乐》和历史上有差距。赵徽柔的原型是历史上的福康公主,梁怀吉是公主的内侍,李玮是著名书法家和画藏家,也是宋仁宗生母家的人。历史上根本不能确定公主爱梁怀吉,而且李玮也并不是《清平乐》里说的资质平庸,他的书法被宋四家之一米芾称赞书法第一。公主和梁怀吉月下喝酒被发现,之后被公主的婆婆发现,公主殴打了婆婆,并且连夜打开禁门向宋仁宗控诉婆婆。李玮母亲被罚,李玮被贬,母子离散。当时私开禁门是违法的,公主私开禁门遭到了群臣的非议,并且群臣觉得公主为了婆媳矛盾就私开禁门,而且李玮母子并没犯错却要被罚,群臣对宋仁宗偏爱公主更是不满了。

历史上公主把驸马一家当成佣奴,所以公主的陪嫁下人也把驸马一家人当成佣奴,公主的乳母偷窃宫中财务,所以群臣说公主这样是因为下人的挑拨,于是宋仁宗把梁怀吉等公主的下人都赶走了。之后公主多次自尽未果,于是宋仁宗又把梁怀吉、张承照调回到公主身边。

历史上只能看出公主对宋仁宗把自己的下人们赶走不满,并不能看出公主对梁怀吉情有独钟,公主和驸马一直分开住是因为公主不喜欢驸马,并不能看出公主是想嫁给梁怀吉的,可能就是公主觉得驸马不好看,觉得梁怀吉好看,而且公主和梁怀吉很熟,所以两人走得近也很正常,但如果真的让公主嫁给梁怀吉,公主也不一定是愿意的。

《清平乐》修改了很多,把公主写的温柔善良,把梁怀吉写得帅气有才华,把李玮写成没有才华和气质。《清平乐》里公主和梁怀吉从小一起长大,宋仁宗为了能光耀生母李宸妃门楣,把公主嫁给李家的李玮,宋仁宗觉得公主应该嫁给对她好的人而不是好看的人,就像韩琦对宋仁宗说曹皇后不好看时,宋仁宗说长相不重要一样。宋仁宗的想法其实跟很多父母一样,觉得子女应该找个人品好的,而不是长得好看的。

《清平乐》里梁怀吉和公主一起长大,梁怀吉长相清秀和有才华,公主温柔善良,互相喜欢很正常。不是歧视太监,公主和一个内侍的感情真的算爱吗?感觉就是作者喜欢YY历史上的福康公主和梁怀吉,用文字把两人感情写的悲凉,文人都比较多愁善感和矫情吧。


菡萏123


宋仁宗赵祯一生最意难平的事是没有在生母膝下尽过一天孝;而他一生最爱的子女是苗心禾所生的徽柔公主。这恐怕也是他执意把徽柔许配给母亲的年家人李玮的最主要原因吧?



或许连徽柔自己都没有弄明白,她和怀吉之间究竟是爱情还是长期陪伴下的习惯。

公主喜欢俊雅英武之人,在情窦初开的时候她曾经对冯京一见钟情,后来更是喜欢上了有英武之气的曹评。如果不是曹评的家世不好,他知道自己高攀不上徽柔,怕连累家人,并因此和徽柔划清了界线,说不定两个人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公主为曾经了曹评绝过食、跳过水,可终究没有人认同她的恋情,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她开始了心灰意冷,觉得自己虽然贵为公主,却不能选择自己的要嫁的人,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所以,在得知父亲把自己许配给李玮之后,她更加心如死灰,她不喜欢李玮的木讷,但是,却放弃了反抗,因为曾经为曹评所做的反抗她还没有忘记,她知道反抗没有用。

从仁宗下旨到嫁入李家,这中间隔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里,已经名花有主的徽柔,再也没有机会遇到其他令她心仪的认了。而与她朝夕相处的内侍梁怀吉却不在不经意间闯入了她的心扉,她觉得自己已经爱上了怀吉,希望和他长相厮守下去。



也许,从怀吉成为徽柔的侍从那天起,徽柔就已经喜欢他了。这种喜欢不仅仅是因为怀吉曾经两次帮她化解危机:

——一件是张贵妃诬陷徽柔用扎小人的巫术诅咒她的女儿幼悟,怀吉替她证了清白。

——一件是徽柔被临国的梁王求娶,是怀吉帮助当时主管这件事的富弼出主意,增加岁银而不必嫁公主和亲。


还来自于公主对另一半从来都没有变化的标准:俊雅、英武。

梁怀吉有着清俊的外表,更有着在崔白等名仕熏陶下的儒雅,而这恰恰是公主最喜欢的。

宋仁宗是爱徽柔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把她许配给了李玮,因为他觉得对于自己亲生母亲的补偿,除了自己最爱的人或者物之外,别的都不足以表达。

他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他为了弥补孝心,把爱女许配给了母亲的娘家人,他的女儿为了对他的孝心,嫁给了自己压根就不喜欢的人,却酿成了一生的悲剧。


于小小


高贵的公主为何会爱上和自己身份悬殊的太监怀吉?深爱公主的宋仁宗又为何要让自己爱女深陷痛苦的婚姻?鉴于电视剧《清平乐》还没有播到公主和怀吉的戏份,我们结合小说原著《孤城闭》来看一下这2个令人好奇的疑问。



一、公主为何爱上太监怀吉


1、 怀吉优秀

怀吉和一般的太监是不同的,他天赋异禀,外表俊美。进宫当太监之后随着职务升迁一直做着文艺相关的工作,宫里还有各种培训,由专业老师教授太监学习才艺。凭着极好的悟性和勤学苦练,长期接受文艺熏陶的怀吉与公主初遇时已经出落成偏偏少年郎。



怀吉自小聪慧,记忆超群,8岁刚入宫的时候上司说的复杂规矩他听一遍就能牢牢记住,复述起来一字不差。



公主棋艺不如他,有时耍赖让猫跳上棋盘搅得一片狼藉,他依旧能分毫不差地还原棋局。

在画院供职的时候,怀吉的画连技艺高超的画师都赞不绝口,他不但自己画得好还有很出色的鉴赏能力,御用的画多半由他来甄选,他的品味连帝后都欣赏。公主为了练箜篌要怀吉学吹笛陪她演奏,怀吉稍加练习便吹得有模有样。

公主聪明却懒惰,不爱写作业,偷懒的时候便求怀吉代笔帮自己完成作业,擅长文书工作的怀吉想模仿谁的笔迹也是信手拈来。饱读诗书的怀吉才能不限于帮公主代笔,他作诗填词的才学也很高超,不但能教公主,连当时的才子们都对他的才学见识很是欣赏,加上他为人谦和有礼和公主的恋情曝光前口碑一直都很好。



怀吉18岁的时候公主曾对他说假设他没入宫,像平常男子一样考科举也能中状元,但自己就不能和他有这么深的缘分,只能远远望他一眼,暗自称赞一声:“这个状元郎还挺好看的”可见抛开怀吉太监的身份不谈,他其实是男神级别的人物,才貌双全,温文尔雅是公主的理想型。

在公主看来自己爹宋仁宗即便抛开皇帝身份也是个温雅俊秀的文士,怀吉抛开太监身份亦如是。公主对父亲的爱某种程度也迁移到了怀吉身上,单就个人风格而言宋仁宗和怀吉是同一类型的人,恰好是公主喜欢的。



2、 一见倾心

和公主初遇的时候怀吉是情窦初开的少年,小几岁的公主还是个小女孩。公主因皇帝的病忧心忡忡,在花园独自祷告,期盼自己父亲早日康复,怀吉突然看见这样美丽可爱的小女孩出现以为她是宫里人抱养的养女,只是寻常身份,对她心动又怜惜,当她被皇帝宠妃污蔑的时候情不自禁仗义执言帮了公主。



那时还没有身份概念的公主对怀吉已经另眼相待,对他格外亲近和依赖。公主没有年龄相仿的哥哥,怀吉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公主的亲情缺失。对年幼的公主来说,和他朝夕相伴的怀吉就是自己的好哥哥,作为小妹妹能得到的宠爱怀吉都能给她。


起初公主虽然年幼懵懂,却撩人而不自知。心情不好的时候,怀吉默默地跟在后面守护她,她怒火无处发泄质问怀吉为什么像影子一样跟着自己,怀吉一时语塞,公主看他窘迫的模样转怒为喜,笑着告诉怀吉说:“影子在公主脚下,怀吉在公主心里。”对公主暗生情愫的怀吉自然越发喜欢她,但公主潜意识里又何尝不倾慕怀吉呢?



公主长成少女有了中意的对象,和情郎私会的时候刻意瞒着怀吉,一方面是感受到怀吉对自己特殊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是她在乎怀吉,对怀吉感情的一种回应。潜意识里公主对怀吉的亲情慢慢转化而倾向男女情,她知道任何人都无法像怀吉这样全心全意爱自己。

3、 从小指婚

在公主赵徽柔10岁的时候皇帝就决定了她的终生大事,把她许配给李玮。这是她人生悲剧的根源,也是她爱上怀吉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指婚,她先后经历的2段感情都相继夭折。

公主先是暗恋状元郎冯京,特别想嫁他,但冯京被公主看上不久便奉旨外派,一年之后回来已经娶了别人。这次单相思的感情对公主而言打击不小,她连为爱抗争的机会都没有,喜欢的人就成为了别人的新郎。人在眼花缭乱的时候没办法欣赏身边的美好,当公主在爱情上有更多选择余地时眼里是看不到怀吉的,对爱情憧憬遭受失望的同时也把她往怀吉身边推了一步。


结束了单恋的公主遇到了曹评,和冯京不同,曹评也喜欢公主,两情相悦之下公主和曹评谈起了恋爱。公主本来以为皇帝那么疼爱自己会取消她和李玮的婚约,成全她和曹评。但她和曹评私会被发现后遭到皇帝强烈反对,曹评为了不祸及家族也主动和公主分手。这下公主对幸福婚姻的幻想彻底破灭,认命嫁给了李玮。

和公主的前任相比,李玮又笨又丑,嫁了这样的人公主痛苦不堪,一直抗拒和李玮接触。此时的公主就像刚刚从名校毕业的高材生,意气风发正准备大干一场,却突然被迫去工地搬砖且这份工作还不能辞职,无法退休。


公主的才情李玮无法欣赏,她喜好作诗填词在李玮面前只是对牛弹琴。知道公主爱画,李玮花重金买来送公主,却都是赝品。李玮极尽讨好公主,却因为思想文化不在同一水平线更显拙劣。


本来想有一番作为,面对一块块砖头自己满腹才华却无法施展,公主抑郁不已,李玮欣赏不了自己的美好,公主转而把精神寄托放在了怀吉身上,抵触李玮的同时每天和怀吉的距离也更近。

4、 外界阻力

公主婚后长期和李玮对抗,跟怀吉却形影不离,在外人看来公主和怀吉的相处简直像过起了夫妻的日常生活,闲言碎语不断,尤其李玮的妈觉得2人有不正当关系,面对公主时也明里暗里表达这样的想法。这就像捅破了窗户纸一样,本来不自知的公主反而清晰意识到和怀吉感情的微妙,而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怀吉也在公主的召唤下看到2人爱情的光芒。



公主和怀吉外出被人碰上误认成夫妻。这样的刺激更增加了2人对彼此恋情关系的认同。在陌生人看来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们自己亦觉得彼此般配。

尤其在公主发现冯京和曹评都和自己爱妻过上幸福婚姻生活时,公主更是彻底崩溃,这让她清醒意识到不管嫁了他们俩中的谁她都不至于活得如此痛苦。豁出去的公主真正接受了自己对怀吉的感情,怀吉已经成了她生命中唯一的光源,除了不能满足自己进一步的生理需求,怀吉任何方面对公主来说都是自己爱情的理想归宿。


怀吉以自己太监身份拒绝公主,告诉公主他们之间可以是兄妹,可以是师徒,可以是朋友,再亲密的关系都行,唯独不能是夫妻关系,心灰意冷的公主和李玮圆房后反而更抗拒李玮。原本人人告诉她如果接受李玮可以改善糟糕的婚姻状况,连公主自己也以为她有爱上李玮的可能性。

可当她真的面对和李玮的婚姻事实,却发现自己心理上永远也无法接纳李玮。对于精神需求重于生理需求的公主来说,接受李玮成了自己的缺陷,她反而觉得自己和怀吉一样成了残缺的人,在公主看来自己和怀吉更般配了。



随着公主和怀吉的恋情加深,外界反对他们在一起的呼声也愈演愈烈,从李玮的妈到朝堂上的言官无一不极力阻止他们,在这样强大的阻力下反而让他们关系更亲密,毕竟此时他们是彼此唯一的依靠,也成了彼此悲剧人生的唯一光芒和快乐源泉。


二、宋仁宗为何执意将公主婚配李玮

1、婚恋观念的差异

在公主徽柔因为和李玮的婚姻难过得生不如死之后,宋仁宗也后悔不迭,他心地仁厚又疼爱徽柔,早知这桩婚姻会把自己女儿逼到数次寻短见,也不会非要她嫁李玮,把亲闺女往死路上逼。后来宋仁宗为保徽柔不顾言官反对救下了怀吉,也是为自己的错误决定弥补。



宋仁宗的初心也盼着徽柔能获得幸福婚姻,他觉得李玮老实憨厚,虽然没有出众的才貌,但也可以完完全全只属于公主一个人,不像曹评这样的才俊,大展拳脚拼事业会被言官们指责靠裙带关系,走后门,遭人嫉妒,受到阻碍,放弃事业当公主的全职老公,心高气傲的曹评又会意难平,到时郁郁不得志反而埋怨公主,影响他们夫妻感情。

宋仁宗多多少少也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给徽柔指婚的,他不希望徽柔像自己后宫的妻妾一样爱而不得,找个相对平庸的人当丈夫,公主就能拥有完整的爱,不像自己的那些妻妾要和众多女子分享自己的丈夫,也不会有“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哀叹。



起初大臣一致认为曹氏好,貌丑不至惑君,他就听大臣的意见娶了她当皇后。在宋仁宗看来在其位谋其政,作为皇帝有义务为政治牺牲自己的婚姻,而皇室子女也有义务为政治做出婚姻让步,把公主嫁了李玮,瓜分其他家族的势力,李玮一族没能力,刮不起风浪,不会独大,可以让政治局面更稳定。

2、皇帝为报母恩

宋仁宗的生母是宫里的一个丫环,他叫了别人那么多年的妈,恨自己在生母活着的时候未能尽孝,让生母受尽委屈,这种遗憾无法弥补便转而厚待生母的李氏族人,各种珍宝赏尽都觉得不足以报答母恩于万一。


公主徽柔是他最珍爱的宝贝配了李氏族人宋仁宗才觉得算报了恩。宋仁宗觉得徽柔作为他女儿有义务帮自己实现人生价值,了却人生遗憾。

3、社会舆论压力

宋仁宗想当然给公主配了良缘,年幼的公主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安排了。她开始不知道要反抗,想反抗的时候却发现无力挣扎,她已经被社会舆论套牢,站在聚光灯下的公主无法我行我素,被宋仁宗都无法抗衡的力量左右着。

在那个背景时代自由恋爱不被允许,皇室一族的婚姻要成为天下楷模和典范,不符合大众期望的恋情就会被大家的唾沫星子淹没。公主被自己的身份圈住,不能隐居,不能与世隔绝,无法逃遁,宋仁宗做决定也被自己的身份困住,给公主的指婚也是迫于当时的社会背景。



那么多年臣子和百姓都认定了公主和李玮的婚约,认为他们是天定良缘,必须要在一起。当公主偏离他们预设的轨道,想和别人在一起,很多人无法接受,臣子怪公主不守妇道,很多百姓也会觉得公主伤风败俗。全国上下的舆论压力席卷而来,宋仁宗即使想成全女儿的意愿也回天乏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