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一部15年前的贺岁片,何以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

《手机》,一部15年前的贺岁片,何以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

【1】

这两天,网上最喧嚣的事情,莫过于围绕一部陈年旧戏《手机》,引发了崔永元、冯小刚、刘震云三方的江湖大战。且战火已蔓延到多点多面,让你想回避都不行!

要想厘清原委,怎么都绕不开事情的源头:《手机》。

一部15年前的贺岁片,何以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

目前的主流媒体,这样归纳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2003年,导演冯小刚想要拍一部贺岁片,于是就将崔永元请去了家里,同去的还有作家刘震云。徐帆老师(冯小刚妻子)亲自给他们包了饺子。

“家宴”、“饺子”,可以想见,当时气氛融洽、相谈甚欢,在座都是朋友。

酒肉下肚,冯小刚搬出正题:想要拍一部名为《手机》的电影,他是导演,刘任编剧,欲请崔永元来任男一号。

《手机》,一部15年前的贺岁片,何以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

崔永元当场谢绝了。原因有二:一是觉得自己不会演;二是当时他在体制内,央视有规矩,也不能随便接戏。

但当时聊兴正浓、交情在线,崔永元还是帮他们出了很多主意,包括聊到他很多工作中的见闻和细节,也可谓“有问必答、有一说一”。

这场饭局,被媒体后来定义为:“请教素材”。

什么意思呢?就是当导演和编剧,对作品所涉猎的专业领域,缺乏具体生活经验和真实感受时,向有经验的一方,求教、采访,以获取间接经验和挖掘素材的一个过程。

崔永元自己也直言不讳,说当时提供了很多素材给他们,甚至编剧一栏里,差点都加上他的名字。

包括在电影上映前一周,双方还是高高兴兴的。老崔提及:电影怎么样了?老冯说:拍的特别好,你就等着看。

哪知电影上映后,的确迅速火遍大江南北,片场叫好又叫座。

却有一人傻了眼,那就是老崔。

因为剧中男主严守一的设定,与崔永元本人的各种信息,实在是太像了。

有网友马上归纳出其中的相似:

1. 崔永元的栏目叫《实话实说》;严守一则叫《有一说一》。

2. 崔永元的老家在河北农村;严守一的老家则在河南农村。

3. 剧里剧外两人都退出了栏目组,而对外的由头都是生病;

4. 接替这两档栏目的新主持人,都是一位美丽的少女。

于是网友大胆判断:

《手机》,一部15年前的贺岁片,何以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

我觉得剧中严守一,影射的就是中央台前《实话说话》主持人崔永元!

把老崔当成人物原型也就算了,偏偏这个剧本的后续发展,还十分狗血,涉及到婚外情、偷腥、躲躲掩掩,表面光鲜体面的成功男人,其实另一面自私、油腻、阴森又懦弱。

且由于当时媒体环境,还远不如今天这么的快捷迅速。

崔永元无从解释,也没人替他辩白。于是不明就里的观众,就将剧里的严守一完完全全等同于崔永元,包括认定那肮脏的情事也属于他。

但那年的网络暴力,其迫害和威力却也一点不亚于今天!

可以想见,崔永元本来还算平衡的生活,突然承受了多少压力;

本来还算和睦的家庭,无辜的孩子和太太,又承受了多少子虚乌有的谩骂、猜忌、冷嘲、热讽和恶语中伤。

所以事隔十五年,风闻要拍《手机2》,崔永元实在有些慌张!

他实在不愿往事重提、噩梦又来,流言像刀子一样,扎了一遍又一遍。

所以他赶紧向编剧刘震云确认,在得知新片名叫《朋友圈》,主人公也是另外一个人,跟他没有关系的时候,心已然放下大半。

哪像这剧组翻脸比翻书还快!

这边厢崔永元心还没完全安定,那边厢剧组已开始大肆宣传:“我们还是原班人马!”“剧名就叫《手机2》”……

所以难怪崔永元忍无可忍、气急攻心。

不仅直接开炮冯小刚和刘震云,大骂他们出任反而、不守信用、人品很渣!

并且暗伤女一号范冰冰,暗指其签订阴阳合同,涉及偷税漏税,一单高达几千万!

于是民众沸腾了:这根本是演艺圈的冰山一角、你们本来就赚得大,还偷这么多。

兹事体大,天理何在?!

范冰冰在这件事情中,到底无辜不无辜,我们且放到最后说;

还是先来看一看,在这个事件中,崔永元到底最气的是什么?他们三个到底孰是孰非,谁冤谁怪。

【2】

以上事件描述,摘自当今大部分主流媒体的综合叙述,也被当事人三方所认可。

我虽理解崔永元的愤恨与痛苦,但有一点,请允许我一开始略为不解:

难道就因为,剧组把崔永元当成了素材库,把老崔当成作品原型,就让他如此恨的痴痴缠缠、真真切切?

要知道,古往今来,绝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有至少一个的人物原型。且大多创作者,都会在人物原型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加工、发挥和想象。这就是文学最常见的写法。

如果这样能生冲突,古今中外怕已冲突过上千回。还轮不到这次来作怪。

那么老崔一个明白人,又何以如此恨之长、怨之广、责之深?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又回看了一遍已然记不清晰的《手机》故事梗,

这么一看,反而茅塞顿开。

故事主线是:

事情是由“手机”败露的。

妻子发现丈夫使用手机,藏着各种微妙的猫腻,于是顺藤摸瓜,发现了他和女孩的秘密。很快,二人离婚。

按说婚后的严守一,应该过得很潇洒。然而前任妻子、昔日情人和新任女友,都在严守一的世界里交替徘徊,他用手机,自以为聪明的平衡着4人之间的关系……最终事情败露,也使他陷入更麻烦的境地。

所以,问题来了。

这样一个故事梗,如果不安放在一个主持人身上,随便放在一个成功男士身上,还能创作吗?

答案是毫无问题!

退一万步说,你非要把情节装在一个主持人身上,那么不设定一个跟崔永元几乎一样的主持人,影响你故事的发生发展吗?

答案是毫无影响!

所以显然,《手机》这个电影,除了主人公的形象/身份/背景/名气,几乎就是完美复刻了央视名嘴崔永以外,其他的情节脉络和故事主线,和崔永元反而半点关系都没有。

这哪里是什么虚心讨教求素材啊?!

这素材和故事梗早就有了,而分明就是要把现有的故事套在一个文化名人身上。恕我直言,这就是厚颜无耻蹭热度!

而且那一年,很多人其实还在关注这一件事件。

开播于1996年的《实话实说》,因为敢议时政、针砭时弊、替老百姓发声,拥有很高的群众基础。但到了2002年,任主持的崔永元离开了。虽对外原因是回家养病,但很多人猜测另有隐情,毕竟那时,做一档敢说实话的栏目,需要承担太多的压力。

而电影《手机》一出,无数人唏嘘:哦,我以为有什么天大的内幕和委屈呢。不就是婚外情嘛。被自己玩坏了。

但不管群众怎么猜测、电影怎么影射,虽片子已上映,木已成舟,但其实仍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比如饰演严守一的葛优,就曾多次明确表态:自己演的并不是崔永元。

也让崔永元稍感释怀。

但再看看媒体采访冯小刚时,他怎么说。

说实话,这算解释吗?

这不是刻意混淆视听、暧昧不明、深怕别人不往这层想,唯恐天下不乱吗?

写到这里,我忽然很明白老崔当时的感受:

本来我把你当兄弟,对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虽然我不能当主演,但合作不成交情在!能帮的我都能帮,你需要的信息我鼎力支持!

哪想你背后阴我一刀子,自己倒是成名又赚钱,这也算了。

我背了黑锅,饱受谩骂、莫名受辱,这些都不说了。

但后来媒体采访,你替我出来说句公道话,有这么难吗?

就说《手机》只是一部独立的作品,严守一绝不是崔永元,有损你大导演的威名吗?影响你本来就高的票房吗?

结果你非但不解释,还愈描越黑,15前以来,你从未想过道歉!

这些都不想再说……

偏偏十五年过后,你居然还要拍《手机2》!

我天!片名叫《朋友圈》你拍不下去?不提《手机》你不会编?

并不是啊!你不还是原来的套路,

你就是要再消费我一次,再利用我的名字吗?

所以这次,我这次必须站出来!

哪怕大张旗鼓、剑拔弩张,我也必须要维护我心里的那点公平!

【3】

所以,崔永元在几天前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提及阴阳合同,直言不讳:“对!说得特别对!我这次就是要公报私仇!”

而冯小刚呢?

如果再看看冯小刚的过往经历和成长足迹,其实也不难理解,他前后的种种行为和态度。

冯小刚起点不算低,他出生于京城,生长在大院,本属一代大院子弟,混的是正经京圈。

然而青春期时,遭遇父母离异,他和母亲只得搬离大院

所以他自己说:自幼生活贫寒,被一些血统纯正的大院子弟们瞧不起。

而冯小刚到底是怎么出道的?

《手机》,一部15年前的贺岁片,何以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

到底是真是假?我们姑且一听,不吹不黑。

但有一点得说:任何圈子和行业,想要出头,才华只能作为基础。真正能到顶层的,多另有一股非同一般的魄力和狠劲!

联系到冯小刚这些年的作为,为了《我是潘金莲》的排片和票房,不惜自比金莲,与万达开战;为了保障承诺华谊的一亿净利,把全国人民的春晚变成了华谊公司的年会。

由此看来,这类人的眼里多半只有成王败寇、输赢胜负,他们做事先求利益最大化、效果最优化,至于是不是伤害兄弟义气,是不是有利用你,做事够不够本分,真如他所言:我根本不关心。

诚如一媒体对他的评价:没有伞的孩子,更知道如何努力奔跑。

而崔永元又是什么人呢?

总之跟冯小刚,还真不是一路人。

联系他此前为了弄清转基因,还特意自费到美国去请教专家之事,以及他说:我并没有完全反对转基因的引进,只是想搞清这样是否真的有利。如果有些问题确实有转基因引起,也应注明清楚,不能让民众吃的不明不白。

再联系他以往的种种言论和做法,我忽然就想到了曼德拉的那句话:

如果天总也不亮,那就摸黑过生活;

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别去照亮别人。

但不要为了习惯黑暗就为黑暗辩护;

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

人们可以卑微如尘,但不能扭曲如蛆虫。

对于有些人而言,我还真没那么在乎成王败寇和输赢对错,也不在乎什么效果最大化和利益最高化,我在乎的,就是维护自己的内心秩序和安宁。

所以看来,冯小刚和崔永元的这场恶战,多半还够不上法律来裁决,它就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人,内心世界和角度立场不同。至于刘震云,亦如他所说:我就是想赚一笔快钱。

看你作为看客,更站哪一边?

【4】

最后再来说说范冰冰。

有人说:范冰冰在这里最冤。

三个大老爷们开战,关她一个女人啥事?

再看范冰冰自己跟老崔的解释,似乎也的确如此:“我不知道这事对你造成了这么大伤害”、“但我跟剧组签了合约,开拍时必须发一个微博,所以才晒了一下”、“但我没想现在自己合同被晒了,还要查账,这对我伤害太大”。

老崔晒了一个演艺圈的天价阴阳合同,且偏偏忘了打码,让人把矛头直指范冰冰,很难说其到底是故意还是无意。不排除就是想把事情给闹大。

《手机》,一部15年前的贺岁片,何以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

但对这个事情,我就想问一点:

你范冰冰到底有没有签这样的阴阳合同?有没有为了逃税,一个合同对外遮掉了五千万?

如果没有,那你确实无辜,他也伤不到你;

如果有,那你挑战的就是税法,危害的是国家利益,那自该受罚。

说到底,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出来混,终究还是要还的。

《手机》,一部15年前的贺岁片,何以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

毕竟,这也是我想守护的秩序和安宁。

---END---

文/小富女

来自/小富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