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國人嚴重低估的瑞典東方博物館

被國人嚴重低估的瑞典東方博物館

如果想前往瑞典的東方博物館,沿著老城的碼頭,向海水的另一邊望去,市中心的船之島(Skeppsholmen)矗立著一片棕色的建築群——大隱隱於市不過如此,那便是瑞典的東方博物館(Östasiatiska Museet)。

被國人嚴重低估的瑞典東方博物館

1/瑞典東方博物館外觀

瑞典東方博物館(以下簡稱東方博物館,圖1)是瑞典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坐落在斯德哥爾摩的博物館船之島上。東方博物館主要收藏來自中國、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地區的文物。博物館關於中國文物的常設展,包括仰韶文化“中國之前的中國”、從青銅時期一直到清代的“中央之國”(圖2),以及以石雕為主的宗教“雕塑藝術”(圖3)。

被國人嚴重低估的瑞典東方博物館

2/按時間軸展示“中央之國”展廳

被國人嚴重低估的瑞典東方博物館

3/“雕塑藝術”展廳

本文通過對前東方博物館館長Michael Lee的採訪,以及東方博物館圖書資料的蒐集,對東方博物館中國藝術館藏的初步形成到逐步完善,進行梳理探討。採訪中,Michael詳盡介紹了瑞典國王對於中國藝術的熱愛,以及在國王影響下,大批瑞典重要藏家收藏中國藝術品的熱潮和由此形成的China Club(中國俱樂部)。

初期館藏:中國之前的中國

被國人嚴重低估的瑞典東方博物館

4/安特生,東方博物館第一任館長,瑞典考古學家,也是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

協議達成後,在1925年12月,遠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安特生,終於收到了源自中國考古發現的文物。很快,在1926年2月24日,瑞典國會便決定成立東方博物館收藏安特生運回國的文物,而後瑞典政府任命安特生為第一任館長。這便是東方博物館初期,仰韶文化藏品的入藏(圖5)。

被國人嚴重低估的瑞典東方博物館

5/仰韶文化“中國之前的中國”展廳

中國藝術的豐富擴充:中央之國

博物館早期的收藏來自瑞典鐵路工程師Orvar Karlbeck(1879—1967,圖6)的青銅器收藏。Karlbeck曾於1906到1927年間在中國工作。從1908年起,Karlbeck主要收藏戰國至漢代的青銅帶鉤和銅鏡。1927年,他因政治局勢不穩定返回瑞典。

被國人嚴重低估的瑞典東方博物館

6/Orvar Karlbeck,瑞典鐵路工程師

1928至1934年間,Kalbeck曾三次往返中國,為博物館和私人藏家專門蒐集中國早期的青銅器。他第一次於1928年的出行是官方出行,其蒐集青銅器是受東方博物館和安特生所託,其後也曾代表瑞典私人收藏家、瑞典當時的王儲及歐洲其他重要的博物館購買文物。Karlbeck早期在中國購買的青銅器,也構成了東方博物館的重要收藏,成為日後東方博物館研究中國青銅器和古文字的重要基礎。

此外,喜龍仁(Osvald Sirén,1879—1966,圖7)收藏的中國繪畫和造像藝術品,也隨著瑞典國家博物館收藏的亞洲文物併入東方博物館,豐富了館藏門類。

被國人嚴重低估的瑞典東方博物館

7/喜龍仁,瑞典藝術史學家

之後,接替安特生出任東方博物館第二任館長的高本漢(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1889—1978,圖8),成為第一位使用歷史語言學這種歐洲治學方式研究中文的學者,他還重構了中古漢語和上古漢語的語音,鞏固了東方博物館研究中國文化的世界地位。

被國人嚴重低估的瑞典東方博物館

8/高本漢,東方博物館第二任館長,瑞典最有影響力的漢學家

然而,無論是安特生的中國科考、東方博物館的建立,還是Karlbeck基金會的青銅器收集,都受到了當時瑞典王儲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GustavVI Adolf,1882—1973,圖9)的大力支持,其隨後的捐贈更是完善了東方博物館的收藏體系。

被國人嚴重低估的瑞典東方博物館

9/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

瑞典國王及其China Club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收集中國藝術品有65年之久,早期他的興趣是陶瓷。他初期的藏品源自1907年,還是瑞典王儲的古斯塔夫六世於斯德哥爾摩所購買的古董。隨後他收藏的重要藏品多是來自每年英國的旅行,購自倫敦古董商之手。直至1920年,他對於中國宋代的陶瓷以及明清瓷器,產生極大的興趣。同時,他也購買其他材質的器物,如1912年購買的象牙和1913年購買的漆器。

古斯塔夫六世,早期還通過在中國居住和生活的瑞典人購買中國藏品,比如地質學家和工程師Erik Nyström(1879—1963)及工程師Orvar Karlberk。古斯塔夫六世在1926年的東亞之旅中也收藏了諸多中國器物,尤其是中國早期的玉器。正是在這次旅途中,當他看到Karlberg收藏的青銅器,便逐漸對青銅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34至1935年,Nils Palmgren(1890—1955)幫助古斯塔夫六世收購了小件青銅器,1937至1938年安特生也幫助古斯塔夫六世收購中國藏品。在1920年代到1930年代期間,早期的青銅器、高古玉器和陶瓷皆為古斯塔夫六世收藏的主要門類(圖10)。

被國人嚴重低估的瑞典東方博物館

10/青銅器及高古玉器,瑞典國王捐贈,東方博物館藏

古斯塔夫六世也是瑞典中國委員會的主席,他與瑞典的中國學者及中國俱樂部(China Club)裡的收藏家都保持著很好的關係,同時在收藏伊始就與英國的收藏家、學者和古董商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尤其是1921年英國建立的英國陶瓷協會,為英國收藏家和學者提供了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在此期間,陶瓷是古斯塔夫六世在英國的主要收藏門類,以宋代和明清瓷器為主(圖11),完全有別於他通過在中國的瑞典人所獲得的藏品。

被國人嚴重低估的瑞典東方博物館

11/粉彩過枝九桃盤,清雍正,瑞典國王捐贈,東方博物館藏

1935至1936年間,在英國柏林頓府(Burlington House)由英國皇家美院(Royal Academy of Arts)舉辦了中國藝術品的展覽,展品來自歐洲、美洲及中國故宮博物院提供的藏品。這場展覽是此期間關於中國藝術品最全面、最有影響力的一場展覽。古斯塔夫六世也是這時開始和大維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1892—1964)接觸的(圖12)。

被國人嚴重低估的瑞典東方博物館

12/剔紅鳳穿牡丹漆大蓋盒,明永樂,大維德爵士贈予瑞典國王之生日禮物,東方博物館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古斯塔夫六世的收藏受限,並隨著1949年中國政府對古董市場的封閉,東方古董的收藏更加受阻,所以之後古斯塔夫六世的收藏主要通過倫敦的古董商購買而得。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早期,倫敦有諸多關於中國古董藝術品的不同朝代的展覽,古斯塔夫六世慷慨地將他的展品借給各個展覽展出,拓展了大家對中國藝術品的認知。

1959年,一個全新的遠東博物館正式開放,這座博物館把原有的東方博物館與瑞典國家博物館的亞洲藝術品合併在了一起。這一做法得到了多方支持,國王古斯塔夫六世也對此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遠東博物館有著豐富的新石器時代的藏品和中國早期朝代重要的館藏,尤其是博物館於1946年購入了Anders Hellström(1877—1940)的藏品,增加了早期藏品的數量,同時也提高了藏品的質量。

瑞典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喜龍仁的中國書畫和雕塑也補充了原有東方博物館藏品門類的空缺。館藏缺失的多為中國傳統市場製作的晚期工藝品,例如晚期高質量的陶瓷藏品,而國王古斯塔夫六世自1950年代起的收藏購買,也在注意彌補博物館在此方面的空缺,也是從1950年代中期,他開始收藏漆器、犀牛角杯、琺琅器和竹刻等傳統工藝品(圖13)。因此,瑞典國王的捐贈也構成了現今東方博物館館藏的重要組成部分。

被國人嚴重低估的瑞典東方博物館

13/琺琅彩茶壺,清雍正,瑞典國王捐贈,東方博物館藏

自此,東方博物館的中國藝術品收藏形成了相對完整且具有一定高度的體系,並以其精彩而卓越的館藏,吸引著西方各國的中國藝術愛好者。

文・圖|唐之淼,英國蘇富比藝術學院碩士學位,“三水倉”公眾平臺負責人,收藏家

被國人嚴重低估的瑞典東方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