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顿悟?

周志群

顿悟可以从「理不可分」来理解。


所谓「顿悟」,即一悟全悟,不是先悟一部分,然后再悟另一部分。不是那样的。要么全不悟,要么全悟。所悟之理,是一整体,它是不可分的,所以只能是一悟全悟。


所以,如果悟,那便是瞬间悟到全体。而不是今天悟到一部分,明天悟到一部分,逐渐累积而成。


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平时的工夫又算什么呢?有什么意义呢?


平时的工夫,皆属于未悟的状态,而不是说平时的工夫就是悟的一部分了。


比如,我们学习一个高难度的动作。需要练习才能学会。那么很显然,就一个动作嘛,「会」,只能是一会全会,而不是今天会一部分,明天会一部分。


平时所有的练习,都属于「不会」的状态。你不能说平时的练习就是「会」。只有在你练会的那一瞬间,你才是真正的会,可称之为「顿会」。


顿悟亦是此义。一悟全悟。在你悟的那一瞬间才可称之为「悟」,之前的工夫都不称为「悟」。


孙虚白

顿悟大概是佛教禅宗的专有名词,“悟”的是什么?

悟的是打开了自己的秘密宝藏见到本性,正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关于开悟,禅宗又有“三关”之说。

既初关、重关、末牢关,这三关之说涵盖了顿悟、渐修全部之事,不但理上行,亦有事上修。

修道人于初见性后,并非即了,还须时时观照,历境练心,除了习气,方能了脱生死。

否则,见境生心,妄念心识依然动荡不安,是谓悟后迷,生死依旧不了。

虽间或也有顿悟、顿修、顿证者,无须做保任功夫,但毕竟为数不多,不可一概而论。

一、破本参明见真性,为破初关。

二、绵密保护,长养清净心性,于一切境缘上自在无碍,乃至不用保而毫无走着,是为破重关。

三、放任而为,无所不是。能入佛间,亦能入魔窟,来去自如,是为破末后牢关。

1、初关:即悟道;

就是明心见性,是顿悟。

这是明心见性之人已经看透了世间的功名利禄、三界的无常变化。

乃至修行的路途也经明了,了知什么是真如、真心及祖师语录。俗称见地。

悟道功夫的成就全靠见地的正确与否,明心见性的人在理论上已全部通透,只是没有验证而已。

2、重关:即修道;

就是踏踏实实做功夫(离妄归真,回归自性),认识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亲履本地风光,见到了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我”。

然后靠的是自己定力,实实在在去修证。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昼夜六时皆在受用中。

3、牢关:即证道;

也即打破生死的藩篱牢笼,能生死做主,来去自由,不再受业力的牵引,到此方能称得上智慧无碍。

若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证道。

悟道之人如果肯下功夫,很快就能眼见佛性。

亲见佛性以后,要做的事就是走出山林,进入世间红尘,对境练心;

六根对六尘,时时观照佛性,如此保护佛性一到二年,不被境转,随见随在,方可无观无照、任其自然。

据佛教史料记载,二祖慧可付法给三祖僧璨后,即前往邺都,韬光养晦,变易形仪,随宜说法,或入诸酒肆,或过于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役,一音演畅,四众皈依,如是长达三十四年。

曾有人问二祖:“师是道人,何故如是?(师父,你是个出家人,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你怎么可以出入这些不干不净的地方呢?)”

二祖回答道:“我自调心,何关汝事!(我自己观察和调整自己的心,跟你有什么相干)”

看来,关于红尘炼心,禅宗二祖慧可大师,给我们作出了最好的榜样。

明心见性以后,若不做保任功夫,定力会很快失去.

所以,不要大话头,乱说顿悟,没那么简单的!

每一个佛,每一个菩萨,每一个祖师,每一个大禅师都吃过苦头来的。

比如六祖慧能大师呢?

他在街上听到人家念《金刚经》,忽然有所领悟,那时候还没有彻悟。

后来到了黄梅,见到五祖弘忍大师,五祖弘忍一看,这个人根性“好”!

好东西!马上让他做苦工,折磨他,叫他去做最苦的苦工——舂米。

舂了三年米,然后顿悟了。

悟了以后,还要跑到猎人队中渐修,默默无闻度过十二年。

然后,再出来弘扬佛法。看似顿悟这么简单!不渐修,行吗?


史记sj

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都和禅宗有一定的联系。而禅宗又和顿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发展可分成四个时期,由菩提达摩至中国开始,至六祖惠能大师大宏禅宗为止,此为禅宗的开始,可称为早期禅宗。由六祖惠能门下,洪州、石头二宗,发展为五宗七派,此为禅宗的发展期,时间约当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临济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话头禅,曹洞宗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至于明朝中晚期,此为禅宗的成熟期,又可称为中期禅宗。此后禅宗则进入晚期。

从六祖慧能开始,禅宗分裂为提倡顿悟的南宗和主张渐修的北宗。惠能归岭南后,于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正月初八到广州法性寺。印宗法师在该寺内讲《涅盘经》之际,“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争论不休,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印宗闻之竦然若惊。知惠能得黄梅弘忍真传,遂拜为师,并为之剃度。次年,惠能到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弘扬禅宗,主张“顿悟”,影响华南诸宗派,人称“南宗”。

在禅宗的各种公案中,常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古怪动作,有面部的,有手部的,有足部的,有全身的,有静态的造型,有动态的行为,有微妙的姿势变化,也有剧烈的打斗运动。因为语言无法企及,只有借助于动作才能这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龙竖一指示之,师当下大悟。”天龙和尚用一根指头比划一下,就点化了高僧。这种拈花指月,或当头棒喝,都是在被点化者达到一定的人生积累、思想积累之后的突然感悟。


倪说历史


六祖慧能大师像

“顿悟”是很奇妙的一种境界,一种感受,怎么可能用语言来表达呢?能用语言来描述,能用文字来表述就不是“顿悟”。

一、禅宗诞生,“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是禅宗的缘起,佛祖嘱托大迦叶道:“我有正法眼藏,涅槃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此后禅宗在天竺诞生,初祖大迦叶,传衣钵到达摩祖师时已是第二十八祖。达摩祖师的师父对他说,你应当到震旦(中国)传法。达摩祖师按照师父嘱托带着四卷《楞伽经》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历经磨难在广州登岸。


达摩祖师一苇渡江

当时中国处于南北朝时期,梁武帝(464-549)是最信佛的皇帝,人送外号菩萨皇帝,一生中三次舍身出家,建寺庙,度僧尼众多。梁武帝时佛教盛行,有诗为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梁武帝听说达摩来到广州,亲自派人将达摩祖师接到宫中,以最高礼节相待,二人经典对话耐人寻味。以下内容记录了达摩祖师和梁武帝话不投机的禅语机锋,原文摘自六祖《坛经》:


梁武帝萧衍


“原文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磨大师宗旨乎?

师曰:是。

公曰:弟子闻达磨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磨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

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这段话很长,其中心思想就是,梁武帝向达摩祖师邀功请赏,达摩知道梁武帝贪念还没有断除,就用话怼了梁武帝,二人不欢而散。对话里谈到福德和功德的概念,大家必须理解,福德和功德傻傻分不清,如何开悟!不认识自性就不能“顿悟”。

二、几乎是同一首诗,区别在哪里?以此为依据传禅宗衣钵是否令人信服?


中国禅宗五祖弘忍

中国禅宗自初祖达摩西来传二祖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时禅宗所奉持的佛经不在是《楞伽经》而是《金刚经》,《金刚经》教人顿悟成佛的方法,六祖慧能因为听到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开悟。五祖弘忍公开选拔接班人,让众弟子写偈子明志。


北派禅宗神秀大师

首座教授师神秀写道: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五祖给他的评价是“尚未入门”,身为行者(寺庙里没有出家的杂役)的慧能也写了一首偈子: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五祖给他的评价是:“亦未见性”,五祖用鞋底将慧能的偈子擦掉。晚上五祖来到后院碓房,问慧能米熟了没有?慧能答米已经熟了,就差筛了。于是五祖拿拐棍敲了三下,慧能会意三更来到五祖丈室内,五祖用袈裟遮挡住门窗,将禅宗心法口传心授慧能,传禅宗衣钵交给慧能道:“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摘自六祖《坛经》。

这段话是五祖嘱咐六祖不要再传衣钵了,快点跑吧。你现在开悟了不假,但根基不稳,小命难保,还要经历生活磨炼。佛法只有等待机缘成熟了才可以弘扬。

神秀和慧能的偈子区别在哪?神秀的偈子是“渐修”的层次和境界,他还没有悟到自性,五祖说他是门外汉。神秀创立北派禅宗,后世称其为“北渐”。慧能的偈子是“顿悟”的境界,他已经悟到了自性。六祖慧能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六祖慧能创立南派禅宗,后世称其为“南顿”。

“顿悟”不能通过阅读学习佛教经典来实现,也不能通过高僧大德或者上师醍醐灌顶加持来实现。坚持不懈的“渐修”不一定开悟见性,但是没有“渐修”的过程就不可能“顿悟”。

如何“顿悟”?学习佛经是基础,对于佛经的学习要做到,理解、领悟、求证、了脱生死直到超凡入圣,就能到达涅槃寂静的彼岸。就能真正的到“顿悟”的境界。


爱科学说

顿悟,在心理学中叫顿悟说,由德国心理学家苛勒提出,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重要学说。认为学习是通过对事件的模式或意义做突发性的重组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我们所获得的新信息和知识都像一块块新的砖头,我们把它们加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上。

这样这个结构物会越来越高,但也越来越不稳定,最终会失去平衡,发生倒塌,砖头散落一地,而这些砖头成为新结构的基础。这个新的基础比之前的更宽大、稳固,能够支撑一个更高的结构。

而当我们不断的成长,不断吸取新的知识,砖头一点点往上加,直到有一天这个新的结构也变得不稳定,然后再一次倒塌。这样又产生了更大的基础,建造起更高的结构,以此类推。

六祖慧能在坛经里就已提出“顿悟”的概念,实际上人类所有的创造性思维都带有突发性,因此凡创造性思维都可以称之为顿悟,比如灵感、直觉等等。然而距离六祖的唐代近千年,人类才开始全面关注和研究顿悟问题。

首先,在二十世纪初出现了“天才灵感论”,但这种理论比六祖的顿悟理论低一个档次,因为这种理论认为灵感(顿悟)不是众生天生的本能或本性,而是天才人物的特性。

不过不久,人们发现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普遍形态。现代心理学家用著名的黑猩猩学习用木箱为梯子登高摘香蕉的实验,论证了连高级众生也具有顿悟之本能。

接下来,人类开始对顿悟思维内在的信息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很快出现“格式塔理论”,揭示了顿悟是思维中的旧的格式塔(即旧的逻辑)被打破和新的格式塔(新的逻辑)被创建的过程。同时,格式塔理论还用实验明确指出,人的顿悟功能是普遍的、先天性的,即无师自通的。

再接下来,现代心理学家们发现,任何顿悟必须有明确的思考问题为大前提,同时顿悟必然对此问题经过长期、认真甚至艰苦的思考才可能出现。

最后,顿悟的一系列特征被人们发现和验证。比如,顿悟有突发性、诱发性、偶然性、极度快乐或豁然开朗之特性等等。甚至,有不少现代心理学家还发现顿悟与人的非记忆性的潜意识有关。

总之,现代科学不但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全面地肯定了上千年前六祖提出顿悟概念或理论之非凡天才,而且真正将顿悟概念或理论从所谓“率先成佛”的宗教误区中解放出来,成为人类“不离世间觉”的卓有成效的有为法。

--


战拖成长学院

人与人之间,就差那么几次顿悟。

顿悟,其实就是突然接触到一个概念或者一种认知,一下觉得相见恨晚,并迅速把这种概念或认知根植骨髓,随后的为人处世全部都按照这个来,并且笃信不疑。

顿悟的内容其实早就在人的骨子里头,只是没有被激发出来。不少人活的浑浑噩噩的,多数是心里边没有定性的东西,今天觉得这个有理,明天觉得那个不错,总是不知道该坚持什么该规避什么。

人本身是需要顿悟的,顿悟也是有方式的。有很多古话,比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语惊醒梦中人”、“醍醐灌顶”、“相见恨晚”等等,都是一个人在生活当中遇到一个提点自己的人或提点自己的书。想发掘自己一直无法勘破的东西,首先要拓展自己的视野。你只认识一类人,那么你的圈子就那么点儿能量,你只看一类书,那么你的思维模式始终就那么几个。

顿悟改变的是一个人的认知,一个人会通过多次顿悟获得成长。大灾大难通常会让人大彻大悟。武侠小说里,一个人想打通任督二脉,不是也得受尽折磨吗?所谓姜还是老的辣,说的就是他们顿悟的次数多。

人要想活的不累,其实就是多听多看,获得几个自己深信不疑的信条,然后至死方休的坚持,小心的拿捏着里边的分寸。久而久之就会有迅速的判断能力和筛选能力,做事不拖泥带水,交友不瞻前顾后。

我们看到很多淘气的孩子长大了都很有出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顿悟这块有天赋,天生就知道自己要坚持什么东西,并且比较固执和胆大。他们哪怕是干坏事儿,也在路上走的慷慨激昂,一点儿不怕别人说闲话。相反一些唯唯诺诺的人,做什么事都过分在意外界的看法,做好人差点意思,做坏人还差点意思。

人和人的差别,根本其实不是智商,更多的是天赋和环境。这个天赋指的是认知天赋,这个环境包括了家境、父母的认知层级等等。在好的环境下,人顿悟的机会会因为良性的引导增多。

好的环境指的不是舒适的环境,而是善于激发的环境。“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是环境让孩子对承担这个事情早期有了顿悟,富裕家境的孩子,他的朋友圈也让他们对“强强联合”有了更早的认识。

前两天看到一个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方式的故事,说一个初中女孩儿因为早恋,被父亲打断了尾巴骨。而高明的父母的做法是给女孩儿请假,带她出去旅游,充分的见识了世界,回来之后女儿反而看不上原来的男孩儿了。其实这也是一种顿悟,告诉孩子,你的视野有多大,你站的有多高,你就能看见多好的风景。生活,远不止眼前的苟且。


飞喔

顿悟就是人对生命,世界万事万物等有所参透和觉悟,明白世界一切事物的意义或善恶、美丑、对错,都是心境的外延【心无外物,心无外理】。明白一切情境皆由心造,摒弃妄念,自我明心见性的过程。

比如你看到一朵花,心里欢喜,觉得漂亮好看。如果当时你的心情糟糕,那花你有可能也视而不见,就算见到了,可能也会讨厌。因为一切事物之好恶美丑,先是出现在你的心里,然后意识去判定它。实际上,花还是那花,只不过你的心境转换而已。你的心智通过大脑思考之后,对客观世界产生的主观认识内容。所以,思想是主观的,但万事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人喜欢用主观的意愿去评判一切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希望能够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常常是对立的(心境不同)。而这种对立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从而导致每个人内心的混乱和对立。

禅宗里面有三种境界,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客观—主观—客观】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在一切繁杂里才能照见简单,在一切世俗中才能照见脱俗,在一切喧闹中才能照见宁静。

顿悟常常是随机发生的,可能突然就从你的脑海意识里蹦出来,一下你的头脑(心智)就无邪澄明透彻,看待世界万事万物心里都是欢喜的。因为你认识到了自己的主观思维在其中的作用,从而用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到世界万事万物。

丢弃了对世界事物的主观判断,从而用“心”看到(觉知)平日司空见惯一向无动于衷的风景、思想、乃至树叶的簌响,鸟类的呢喃,一朵云的形状,一枝花的姿态,一个音符,甚或万籁俱寂都会使你深受感动,动辄热泪盈眶。所有的鲜活的生命都能让你莫名的感动。

顿悟之后,万物突然有灵了。。。顿悟之前,你和“真相”之间隔着“妄念”。


思变随想

顿悟是人的内心对于本感艰深的道理从抽象的概念一下子对应到活泼的实际时的状态。

中国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什么要“行万里路”呢?因为读书所得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还是经常脱节的,只有在实际行动亲自体验过了,人才能从实际的概念性了解,变成内心里的真正“看到”。这种内心里的真正“明了”,真正“看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悟”。

“悟”为什么常常会是“顿”的呢?因为人的思维经常会在概念上转来转去很久,一直始终没能将概念与理论切实准确地对应或联系到实际,但是在反复尝试与摸索的过程中,终究会一下子对应上,这就类似我们突然间在转角看见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那个人一样。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眸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都是可以比喻那种“顿悟”的感受的。

人从小到大,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经常会产生许多顿悟的,有可能是关于某道数学题的解法,也有可能是关于某个成语的恰切含义。我们小时候背过的一些诗词,有时候可能得等我们在长大后,在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后,才可能突然领悟到其中的深意。这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人生的经历与体会,与作者本人表达在诗词中的一下子合拍了。所以,这种“悟”的“顿”,其实也是建立在长久的渐次的积累过程中而产生的。

因此,我们不能不说这种顿悟是带有一定偶然性,是有随机性质的;但这当中其实也有一定的必然性,那就是反复的探索与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中国文化里所谈的“顿悟”,其实一开始是从禅宗思想而来的。禅宗的“顿悟”,所明的道理,不是指通常的学问与道理,而是指对大道的领悟,研究与试图顿悟的问题是佛法的根本问题。所以我们常见《五灯会元》这样的典籍记载禅宗公案,常有关于“如何是佛法大意”,“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等问题的问与答,这也是一种老师启发学生领悟的一个过程。


建章看世界

顿悟就是突然获得一个新理念所伴随的“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般的内心体验。



✔顿悟是人们获得理念的一种内生方式。

一个人获得理念无非是两种方式:外入和内生。从外面获得的,就是看书学习,直接理解接受他人提供的理论观点。内生的又分两种,一种是在他人理论观点基础上创新,比如以他人理论观点为大前提、小前提,通过逻辑思维,得出新的结论;一种是由个人的感觉出发,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顿悟就是理念内生过程的“顶点”“终点”“突变点”。有人会反驳说,理解他人的理论观点时也会顿悟,其实这个顿悟必有所创新,大多数时候,此时他人的理论观点只是你悟到的那个“理”的“替身”罢了。

✔顿悟得到的不一定是真理。

顿悟时,之所以会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拨云见日”的感觉,是因为产生的新理念与自己的感官经验、人生阅历、内心体验和原有知识高度吻合起来了,是与自身整个意识和心灵协调一致带来的感觉。而这种“高度吻合”“协调一致”还只局限在个人之内,还只为个人所确证和信服,还只是一种“个人真理”。事实上,一个人的顿悟所得很可能轻易被他人推翻,而随着个人阅历增长和知识丰富,人们自己有时也会发现,之前顿悟所得是错误的。

✔顿悟是一种理性与非理性相互交织的复杂过程。

顿悟不是纯粹的逻辑思维过程,纯粹的逻辑思维过程给人带来的往往是步骤感、层次感、确定感,而顿悟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偶然性、不可预知性。顿悟往往与灵感相伴而生,来无影,去无踪,可遇而不可求。有时,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抹清风、一个场景甚至一个梦境都可能瞬间激发一人的思维过程,带来顿悟。一天晚上,化学家凯库勒在书房瞌睡,眼前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彼此盘绕,忽然像一条咬住了自己尾巴的蛇,凯库勒由此受到启发,发现苯环分子环形结构。



✔顿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内心矛盾的一种解脱。

顿悟虽然不可捉摸,但通过顿悟获得的新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对意识如一张白纸的小孩而言,只有接受新知识的惊喜,不会有顿悟。顿悟产生于内心混沌之中、矛盾之中、冲突之中,如果之前内心协调一致、“一片祥和”,一个人就不会有顿悟之感。事实上正是这样,一个人的感官经验、人生阅历、内心体验和原有知识很难协调起来,有时还产生激烈的突出,撕裂着人们的内心世界,给人们带来“精神痛苦”。而顿悟,就是这种“精神痛苦”的一种解脱。


思想磨坊

“顿悟”是悟的一种,有妙悟,顿悟,渐悟之分。悟是佛家的基本概念之一,在禅宗的教义中,更是核心问题。禅宗经典如《坛经》等反复申说的便是对自身蕴含的“佛性”的顿悟。“悟”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佛教修习的过程中,通过主观自省,对于佛教真谛的彻底体认与把握,与真如佛性合二为一。在禅宗,又特指众生自性中潜含的佛性,通过内省功夫,得以顿然间的显发与实现。“悟”的主要特点在于:作为把握真理的一种方式,是直觉观照而非逻辑思辨。佛学术语也称“悟”为“极照”或“湛然常照”等。是一种观照性体认。禅宗摈弃名言概念的作用,“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是禅宗立派最为响亮的口号,旨在说明“悟”的过程不以名言概念为元素,不以逻辑思辨为构架,而是一种直觉领悟。其中“妙悟”是悟中之最上者,禅家也称之为“妙觉”。悟有顿、渐之别,南宗禅(以慧能为代表)是以“顿悟”为其理论宗旨的,以此别于北宗禅(以神秀为代表)的“渐悟”。而“妙悟”是一种境界,其实现方式是以顿悟而致的。禅宗典籍有云:“其顿也,如屈身之臂顷,旋登妙觉”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悟”的内涵也在不断运用于其他领域,文学领域如严羽提出的以禅喻诗,而其中妙悟就是其核心所在。心理学上如以科勒为代表的格式塔派的心理学家就提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教育学中提出的顿悟教育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悟”还能不断丰富其内涵,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