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寶」孩子沒主見!家長需要學會這 3 招

“媽寶”孩子沒主見!家長需要學會這 3 招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這是因為我們的家長對孩子的關愛總是特別地深,生怕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受一點挫折、傷害,習慣了使用越俎代庖的方式替孩子設計人生規劃,而我們的孩子也習慣了聽從父母、老師的安排。久而久之,孩子從小就會迷失在“自我缺失”的海洋裡,即便長大成人了,對父母、師長仍有很強的依賴性。

“媽寶”孩子沒主見!家長需要學會這 3 招

不僅如此,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家長的過度關注還會引發孩子的關注焦慮,這種關注焦慮很容易導致孩子的冷漠心態和缺乏主見,而且孩子缺乏“主見”,也缺乏深入思考或主動思考的良好習慣,在學習方面也往往是機械模仿的成分較多。

那麼,面對這樣的問題,作為家長又該如何使孩子變得有“主見”,成為一個有獨立性思維的人呢?

1:對孩子曉之以理,提高他們的認識

家長可以通過典型的成功事例,讓孩子體會到有“主見”,堅持自己的想法並執著奮鬥所帶來的好處。同時,通過身邊的反面例子,也要讓孩子充分認識到“缺乏主見”的影響及危害,從而提高孩子的“主見”意識。

“媽寶”孩子沒主見!家長需要學會這 3 招

2:讓孩子養成勤於獨立思考的習慣

孩子遇事有疑問時,家長可以引導他們多獨立思考問題,主動解決問題。同時,家長也要讓孩子知道,只要確信自己的做法或觀點是正確的,就應敢於堅持,而不要隨意被周圍人的思想所左右。

“媽寶”孩子沒主見!家長需要學會這 3 招

3:創造讓孩子“自我做主”的機會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給孩子“自己做主”的機會,不妨這樣和孩子溝通,“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會怎麼想?”“如果讓你來組織這次活動,你會怎樣安排?”總之,只要家長充分地信任孩子,大膽放手讓他們去設計,去計劃,去安排,孩子慢慢地就會養成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從“無主見”轉變成“有主見”,最終成為一個有“獨立性”思維的人。

“媽寶”孩子沒主見!家長需要學會這 3 招

除此之外,因為孩子模仿性強,控制能力差,往往不分好壞,看別人怎樣,自己就跟著怎樣,難免會有些不當的言行。這種時候,家長既不能忽視也不可懲罰,而是要耐心地正面誘導、糾正,使孩子逐步認識到自己行為的是非,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進而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