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絲竟能穿針眼,這才是真正的功夫菜!

西餐廚師,每個動作都有相應刀具。中餐廚師手中的一把刀,則能表現出若干種刀法。在我們傳統菜餚中,有一道格外考驗刀工的淮揚名菜——文思豆腐。

豆腐絲竟能穿針眼,這才是真正的功夫菜!

文思豆腐始於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傳說在乾隆年間,文思和尚在揚州天宇寺修持,由於前往燒香拜佛的佛士頗多,他便研製了易變化菜餚的豆腐,組成豆腐宴。其中有一道以嫩豆腐做的豆腐羹,不僅滋味鮮美,而且賣相上佳,吸引了遠近的善男信女前往寺中品嚐。據說當年乾隆皇帝曾品嚐過此菜,得到乾隆皇帝的讚賞,還一度成為清宮名菜。因該道菜為文思和尚所創,便得名“文思豆腐 ”。

清人俞樾《茶香室叢鈔》:“文思字熙甫,工詩,又善為豆腐羹甜漿粥。至今效其法者,謂之文思豆腐。”《調鼎集》上又稱之為“什錦豆腐羹”。《揚州畫舫錄》中亦有記載。《舌尖上的中國》曾把這道菜,作為證明廚師刀工的菜品展示出來。

豆腐絲竟能穿針眼,這才是真正的功夫菜!

文思豆腐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其鮮美,並且刀工驚人。一塊細軟的豆腐,全部用手工切成細如髮絲的豆腐絲,其中的功夫是非常講究的。一般切豆腐都是在粘板上切,真正的文思豆腐則是在水裡切,原因是在水中切豆腐不易粘刀。一盒豆腐,在一位資深的大師傅手中,橫切,豎切,幾分鐘的光景,一塊豆腐就成了幾千根豆腐絲,放在清澈的水中,根根清晰、粗細均勻。

豆腐切完之後,先將豆腐絲放入碗中用沸水漂起。然後將金針、木耳、冬菇、筍皆切細絲。冬菇絲放入碗內蒸透。炒鍋上火,入高湯燒沸,入冬菇絲、筍絲、青菜葉絲、加鹽燒沸,盛入湯碗。與此同時,另用炒鍋上火,放入高湯燒沸,放入豆腐絲,待豆腐絲浮起,立即用漏勺撈起,放入湯碗,趁熱上桌。幾分鐘的時間,一碗鮮嫩的文思豆腐就可以上桌了。

細如髮絲的豆腐要經得起火煮而不爛為一團,其訣竅在於先將豆腐絲放入開水鍋中過水,一來可以去除豆腥味,而且使豆腐絲條不易弄碎。

豆腐絲竟能穿針眼,這才是真正的功夫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