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医疗如何实际操作?

【热点背景】

【命题预测】

“互联网+”助力医疗有诸多优点,但因不规范看病引发的不良现象,比如线上信息与线下不符,检查结果不互认;“飞刀”手术不担责;有些“慢性病”初诊并不适合在网上进行;类似肿瘤、儿童疾病等也不宜在线上复诊等等。所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让“互联网+”在医疗行业向纵深发展呢?

【中公解析】

“互联网+”的发展旨归,就是让百姓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要善用“互联网+”疏解人们看病就医的“痛点”、“堵点”,严格监管保障其走稳走好。具体来讲,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明确规定“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不能逾越的医疗行业底线。比如初诊不适合上网进行的,医生需与患者面对面接触,还要收集患者检查化验的临床数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规定监管“红线”。规定互联网诊疗行为规范,建立权威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权威发布、信息共享、检查结果互认。

3、建立合适的支付制度及医疗服务、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基础标准。

“互联网+”助力医疗如何实际操作?

文/玉溪中公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