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牺牲的赞歌

《国殇》——牺牲的赞歌

《国殇》是屈原《九歌》中的一篇,《九歌》是什么著作呢?是一组楚国祭祀所用的乐歌。《九歌》大部分的篇章都是对楚国人敬重的神灵的歌颂,极富激情,极具艺术的感染力。

《国殇》在整部《九歌》中则有点特殊,屈原在这次的创作中把焦点对准了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楚国将士,《国殇》是对这些英灵的祭奠。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

为鬼雄!

《国殇》——牺牲的赞歌

大家看《楚辞》中的作品,尤其是屈原的诗作,很频繁的会出现“兮”字,这也是楚地作品非常显著的特点。“兮”是一个语气词,相当于“啊”、“呵”,用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国殇》这篇作品对战争的描写是很细微的,很有感染力,让人读过仿佛就身处惨烈的战场。“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这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敌人侵犯我们的阵地,战车两侧的马,左边的死了,右边的被刀砍伤。“骖”指驾在车前两侧的马,“殪”是死亡的意思。下面两句,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响战鼓。大家看这里的描写还比较写实,再往下看:“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天昏地暗啊威严的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这个仗打的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这里对战争气氛的渲染很成功,很有想象力,连天神都震怒了。所以你看屈原的浪漫主义,即便是写到战争,也要加点夸张和想象进去,这完全是骨子里带着的一种创作本能。这么多楚国将士阵亡,屈原最后有个表示:“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

子魂魄兮为鬼雄!”这些将士实在是英勇又威武,始终保持刚强啊没人可以侵犯;身体虽然已经死亡啊,但精神不灭,您的魂魄啊是鬼中英雄。这一段话其实放在现在就是说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是对这些牺牲将士的哀悼,以及对他们精神的肯定、赞颂。

《国殇》对人物的刻画也是比较饱满的,奋勇的将领,士兵的毫不惜命,面对敌人的侵犯决不妥协。大家看之前的《离骚》和今天的《国殇》,都是有叙事在里面的,而且已经开始出现对人物的描写,所以说《楚辞》是对后世的戏剧、小说产生了影响的。

《国殇》——牺牲的赞歌

当然我们在看《国殇》时,也会注意到屈原的情感体现,他不仅仅表达了对英雄们的赞颂,也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不解。这里我再说到题目,“殇”是什么意思?就是还没有成年就死掉了,对男子讲就是还没有行加冠礼,还没有到二十岁。这是一层意思,另外“殇”也指死在外面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屈原的情绪,《国殇》里是含着惋惜之情的。“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战士们出征不回,平原漫漫路程遥远,这一句很有孤独感,很有对未来的迷茫,对这场战争的疑惑,政治间的冲突,却要这些年轻人来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国殇》要传达的也有对战争的反思在里面。

我记得高中时的语文课外读物里选过这篇作品,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国殇》比《离骚》更易理解,它反映的是战争的惨烈与悲伤,更是对牺牲行为的肯定和礼赞。《国殇》在今天仍有它的意义,它所称赞的、怀念的是英勇的行为,是敢于牺牲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承受过无数次战争的伤痛,在这些战争中,尤其是近现代战争中为民族独立牺牲的英雄们都值得我们纪念。《国殇》是一个民族的大殇,象征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浴火重生,任何时候,我们的民族都需要这样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