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晶片的研究與製造到底多麼困難!我國的晶片將會怎樣發展?


通用型芯片的專利都在外國手中,X86作為通用處理架構,大多數系統和程序都是基於x86開發的。造成了我國雖有龍芯,但龍芯也上不了Win系統。你要麼就花錢買授權,要麼就自己從頭開始研發。關鍵是一些新的東西你花錢人家都會授權的,但給的都是一些過時的東西。幾乎可以說是沒什麼捷徑。

英特爾的創始人羅伯特·諾伊斯。1959年7月,羅伯特·諾伊斯創新了技術,使用二氧化硅的擴散技術和PN結的隔離技術,並創造性地在氧化膜上製作出鋁條連線,使元件和導線合成一體,為量產芯片提供了技術。1961年的第一個集成電路專利被是羅伯特·諾伊斯獲得的。2000年傑克·基爾比獲得了諾貝爾獎。雖然遲到,但是彌足珍貴。

谷歌公司也停授了中興手機終端的安卓操作系統使用權,這對在全球通信設備市場每年銷售四千多萬臺移動終端的中興來說,影響是巨大的。本身沒有操作系統,主流市場只有IOS和安卓兩個操作系統,沒有了被大眾接受的操作系統,市場的失去是顯而易見的。深挖內功,走自主研發之路。向華為看齊。只有這樣才能不讓別人把住自己的脈門。


小米其實積累了很多經驗,做芯片也不是為了手機。而是為了小米整個產業鏈。聯發科沒辦法,這幾年過的很不好。所以被小米後來居上也正常!其實也不存在小米一個億就超過聯發科。小米投入遠遠不止一個億。聯發科其實是做手機解決方案的,在功能機領域很厲害。但在智能機領域就不行了。

芯片設計技術的提升需要市場試錯和反饋,不是所有的bug都能在實驗室裡發現。市場上有人買有人用才能給手機企業,軟件企業,包括芯片企業帶來資金回籠以及更重要的市場對技術的驗證。大家對當年剛用安卓手機時一天死n次機的情況應該還有印象吧,但那時沒有更好的手機了,所以大家的包容度都很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填平了當時設備各方面的研發投入。

芯片領域中國一直被國外所牽制,這次的貿易戰就能看出,作為董明珠也好、馬雲也好,都是中國商界大佬級人物。這時候站出來也就體現出他們商人的一面,別的不說有這魄力,我也很佩服。為國家,為名族作出貢獻,歷史上不乏商界精英,為他們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