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張垣」赤城縣第一次解放(三)

「烽火张垣」赤城县第一次解放(三)

烽 火 張 垣

張家口地處太行山、燕山和陰山山脈交匯處,是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連接蒙古高原地區與中原的唯一要塞,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張家口這座城市重要的經濟、軍事、文化地位。翻開張家口這座城市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戰爭史,一處處聲名遠揚的昔日戰場,一座座閱盡滄桑的要塞故壘,一段段氣若長虹的長城古垣,訴說著從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戰爭最後決戰期間50多場著名的戰事,承載著歷代前賢、愛國將領、仁人志士的豐功偉績。不忘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張垣方誌按公元紀年梳理了曾在張家口地區發生的重要戰事以及相關內容,以饗讀者。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在張家口這塊兵家必爭之地發生了許多重要戰役和事件。今天張垣方誌向大家推送解放赤城縣,歡迎您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

「烽火张垣」赤城县第一次解放(三)

解放赤城

赤城城堡築於明宣德五年(1430年),週三裡一百八十四步,高三丈六尺,底寬三丈,頂寬一丈五尺。面對固若金湯的城池和窮兇極惡的敵人,如何打開攻城突破口呢?詹大南從紅軍用棺材裝炸藥炸城的辦法得到啟發,和團營幹部商量後,決定把地道挖到城牆下面,炸開缺口,強攻破城。地道口選在城西約70米遠的楊萬林家院內,郭萬寶和八區武委會主任王府帶領200多名民兵,苦戰七天七夜,才將地道挖通。13日下午4點,詹大南下令:一是天亮前完成爆破準備工作;二是居民一律撤離危險區。負責爆破的民兵將300多斤炸藥裝在汽油桶裡,連同繳獲的幾枚日軍炸彈一齊放進地下室,又接上雙股麻繩用來拉火引爆,一直到深夜2點才佈置妥當。在兵力配置上,根據赤城北面靠山,東南臨水,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特點,將司令部設在奶奶嵖頭,團部設在李家房前的土包上,三營營部設在車家院內。決定由22團三營擔任主攻,二營作為預備隊,一營在城北佯攻,新編第六團和龍赤支隊部署在城東和城南,以防敵人突圍。22團前身是平北軍分區10團,又稱“老十團”“知識分子團”,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和出色戰績的部隊。

「烽火张垣」赤城县第一次解放(三)

解放赤城

14日上午9點,詹大南果斷打出旗語,下令起爆。但旗語發出之後,卻沒有聽到爆炸聲。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陣地上靜的出奇,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著。爆破隊派人向詹大南報告:“拉火繩拽斷了,已派人下地道去接”。話音剛落,大地驟然一顫,一股濃煙從城牆升騰而起,城牆被炸開了一道20多米長的豁口。衝鋒號吹響了。三營九連一排戰士一躍而起,迅猛撲向突破口。在接近突破口時,突然遭到敵人猛烈射擊,戰士們十分頑強,前邊的倒下了,後邊的又衝了上去,但由於傷亡嚴重,不得不撤了下來。二排隨後發起衝鋒,同樣遇到阻擊,也退了下來。關鍵時刻,九連長王樹興大喊一聲:“三排,跟我衝”!戰士們一聲吶喊衝了上去,到了豁口前,打出一排手榴彈,飛身衝了上去。沒想到,突破口全是碎磚和暄土,踩上去就往下陷,舉步維艱。兇惡的敵人向陷在廢墟中的戰士瘋狂射擊,戰士們一個個倒在突破口前……看到九連受挫,八連緊接著衝了上去,衝了兩次,都沒有成功,副連長聶長富犧牲在突破口前。看到部隊衝鋒受挫,詹大南心急如焚,匆匆趕到團指揮部,和團長李榮順(後任東北野戰軍11縱隊31師副師長,1948年在解放隆化戰鬥中壯烈犧牲。)決定,暫停攻擊,把部隊撤下來,進行整頓和思想動員,重新組織進攻。詹大南和李榮順召集營連幹部開會,分析衝鋒受挫的原因,研究火力掩護和通過廢墟的辦法。同時將八九連合編為五個班,由九連長王樹興指揮。

「烽火张垣」赤城县第一次解放(三)

解放赤城

下午4點,戰鬥再次打響。我軍的九二步兵炮、八二迫擊炮一齊開炮,輕重機槍同時開火,交織成嚴密的火網,撒向城頭,摧毀敵人的火力點。王樹興帶五個班的戰士迅速接近突破口,在廢墟上鋪上門板,一鼓作氣攻上城頭,連長王樹興帶兩個班往北衝,副連長安鴻飛帶三個班往南衝,沿著城牆向兩側擴大突破口。三營長王寧邦率七連直插城中心。緊跟三營之後,團長李榮順帶一營衝向城西北。敵人還在作垂死掙扎,拼命向突破口反撲。詹大南命令二營加入戰鬥,擊潰了反撲的敵人。我軍兵分數路,猛打猛衝,對敵分割包圍,展開激烈巷戰,一直持續到晚上10點,才肅清殘敵,取得了戰鬥的勝利。這次戰鬥,共斃傷敵人700多人,俘敵600多人,活捉了匪首白耀珍、張漢山、張星五等。聶升、陳耀宗帶百餘人跳東城牆逃跑,後來在鎮安堡、西辛營被我地方部隊圍殲,大部投降。10月16日下午3點,赤城北山人山人海,紅旗飄揚,8旅在這裡召開解放赤城軍民祝捷和公審大會。

戰士們與獲得解放的赤城人民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共同歡慶赤城的新生,鑼鼓聲、歡笑聲響徹雲霄。詹大南等首長為英雄連隊和戰鬥英模授旗戴花,會場一片沸騰。隨後召開公審會,在廣大軍民義憤填膺的口號聲中,白耀珍、張漢山、張星五等8名首犯被判處死刑,就地執行。(完)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軍事志》《張家口市志》《張家口地方史》《赤城縣誌》《赤城英烈》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