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成交量選出黑馬股票?

如何运用成交量选出黑马股票?

成交量在技術分析中的地位

1.技術分析三大傳統要素:價格、時間、成交量;百年自己提出:價格、時間、能量、人。

2.成交量不是漲跌成因,時間到達,迫使成交量放大——江恩。也就是說研究市場的根本規律來說,可以放棄成交量。

3.成交量功能:確認和發現漲跌的重要線索。

那麼首先黑馬股票誕生的時空、能量、價格之間的特徵關係

第一,個股近一年漲幅不大,最好在60%以內;

第二,近半年波動幅度在30%以內,對比大盤的波動幅度,在大盤波幅的70%以內,波幅越小,突破的力度越大;

第三,突破時,股價距離箱體頂部較近;

第四,突破前的箱體盤整中,有周K線配合;

第五,成交量的配合有助於提高突破的準確性。對一段時間的成交量用累積換手率計算有利於掌握入市時機,如果一週的換手率在50%以上,且向上突破上邊沿,表明入倉時間已到。

根據成交量的變化尋找黑馬,是投資者首先注意到的。如果主力吸籌較為堅決,則漲時大幅放量、跌時急劇縮量將成為建倉階段成交量變化的主旋律。儘管很多情況下,主力吸籌的動作會比較隱蔽,成交量變化的規律性並不明顯,但也不是無蹤可覓。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觀察成交量均線。如果成交量在均線附近頻繁震動,股價上漲時成交量超出均線較多,而股價下跌時成交量低於均線較多,則該股就應成為密切關注的對象。因為,這表明籌碼正在連續不斷地集中到主力手中。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從成交量的變化尋找“黑馬”時,必須結合股價的變化進行分析。因為絕大部分股票中都有一些大戶,他們的短線進出,同樣會導致成交量出現波動,關鍵是要把這種隨機買賣所造成的波動與主力有意吸納造成的波動區分開來。我們知道,隨機性波動不存在刻意打壓股價的問題,成交量放出時股價容易出現跳躍式上升,而主力吸籌必然要壓低買價,因此股價和成交量的上升有一定的連續性。依據這一原理,可以在成交量變化和股價漲跌之間建立某種聯繫,通過技術手段過濾掉那些股價跳躍式的成交量放大,瞭解真實的籌碼集中情況。

成交量堆積是另一個重要的觀察對象,它對於判斷主力的建倉成本有著重要作用。除了剛上市的新股外,大部分股票都有一個密集成交區域,股價要突破該區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它也就成為主力重要的建倉區域,往往可以在此處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收集到大量籌碼。所以,那些剛剛突破歷史上重要套牢區,並且在以下區域內累積成交量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就非常值得關注,因為它表明新介入主力的實力遠勝於以往,其建倉成本亦較高,如果後市沒有較大空間的話,大資金是不會輕易為場內資金解套的。

但如果累積成交量並不大,即所謂“輕鬆過頂”,則需要提高警惕,因為這往往是原有主力所為,由於籌碼已有大量積累,使得拉抬較為輕鬆。儘管這並不一定意味著股價不能創出新高,但無疑主力的成本比表面看到的要低一些,因此,操作時需要更加重視風險控制,股市整體走勢趨弱時尤其需要謹慎。

需要指出的是,在主力開始建倉後,某一區域的成交量越密集,則主力的建倉成本就越靠近這一區域,因為無論是真實買入還是主力對敲,均需耗費成本,密集成交區也就是主力最重要的成本區,累積成交量和換手率越高,則主力的籌碼積累就越充分,而且往往實力也較強,此類股票一旦時機成熟,往往有可能一鳴驚人,成為一匹“超級大黑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