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私有化破冰试水(上)

1901年,当一位叫李思恩的匈牙利人第一次将两辆奥兹比尔汽车带入中国,第二年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手中拿到车辆上路的许可,开始在上海街头招摇过市的时候,当时争相围观的人们恐怕不会想到,他们的子孙后代要一直等到80多年之后,才能真正迎来所谓的“私人轿车”,还有一骑绝尘时路人艳羡的目光。

轿车私有化破冰试水(上)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就像这句西方俗语包含的洞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私人轿车从消失不见到重新出现,乃至广泛普及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缓慢的历程。从载货汽车转身载客汽车,从生产资料转到生活用车,从统购统销变成市场流通,在一个跨度将近10年的阶段中,从产品结构、社会角色到流通方式的各个层面,汽车正在发生着一场看似缓慢实则剧烈的变迁。

这当中,以廉价的东欧汽车为代表的大贸汽车的广受欢迎,则成为轿车私有化响亮的前奏。

从载货汽车转身载客汽车

从1956年7月第一辆解放牌CA10载货汽车从长春一汽工厂的生产线下线开始算起,超过一个甲子的中国汽车工业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谁又能想到,如今年产销逼近3000万辆的规模,光是乘用车就达到近2500万辆体量,打开头起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载货汽车成长史。

轿车私有化破冰试水(上)

在刚刚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国,作为一种稀缺的战略物资,汽车主要被用于军事、工农业运输等用途,载货汽车成为这一时期民族汽车工业的主旋律。当时,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领衔的“一大四小”汽车制造厂,除了红旗豪华轿车、上海牌轿车等少量供应领导专车、单位公务使用的轿车外,其他汽车制造厂主要承担了国产卡车的生产与制造。

或者因为年代久远,或者因为变化剧烈,往事常常容易被后人忘却或误解,然而,看似冰冷的数据往往能透露出曾经鲜活的历史细节。如果我们以10年为一个节点去回看中国汽车行业最初的发展轨迹,载货汽车的主旋律清晰可见。

1966年,全国汽车产量为55861辆。其中,轿车302辆,载重汽车34199辆,摩托车3329辆。1976年,全国汽车产量为135200辆。其中,轿车2611辆,载重汽车74539辆,摩托车13881辆。

作为中国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让1978年不仅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转轨的一座里程碑,也让这一年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分水岭。

轿车私有化破冰试水(上)

这一年,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思想路线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各行各业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同样是这一年,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批示了“中外汽车企业合资经营”,为此后中国汽车产业的突飞猛进、滚滚向前,解除了思想观念上的束缚,提供了政策依据,其重要性可以说不亚于第二个中国汽车元年。然而,数据呈现出来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还有势能巨大的历史惯性。

1978年,全国汽车产量为14.9万辆。其中,轿车不足5000辆。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只有0.5辆,全球排第140位,排名垫底。在那样一个人人都梦想拥有一辆自行车的物质匮乏年代,即便是思想解放的滚滚洪流和中外合资合作的大趋势,也未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载货汽车当道、载客汽车稀缺的格局。

轿车私有化破冰试水(上)

198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为148万辆。1984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60.4万辆。其中,载货汽车为188.37万辆。

1985年,第一次统计私家车数量为28.5万辆。其中,用于载客的汽车只有区区1.93万辆。由于轿车的产量实在太小,当时,尽管中央已经批准地方公务用车的需要,但实际上地方公务用车还有很多并不是轿车。这种载货汽车要远远多过载客汽车,公务用车远远高于私人用车的现象,当年也以顺口溜的形式在老百姓当中口耳相传:大队书记蹬蹬蹬(拖拉机),公社书记130(轻型卡车),县委书记帆布篷(军用越野车),地委书记两头平(上海牌轿车)。

所幸,历史的车轮一旦开动就没有停步。以载客汽车为主角的时代就已然开启。

主编点评

不应忽视的盲点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部电视连续剧《啊,菲亚特》把温州炒火了。剧中讲述的是替代三轮车的菲亚特126P和这座城市的改造,以及小人物命运的故事。进入新世纪,为了怀念这款小车的功绩,温州人把最后一辆菲亚特送进了博物馆以资纪念。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被拍成纪录片《与汽车同行》中的一集“一辆车与一座城市”。其中菲亚特126P是大贸进口车,当时新车售价8000多块。我曾在“上海轿车村”(虹桥机场改造之前的龙漕乡)见过,当地农民买来做出租车。后来我在住的小区里也见过,但老是在修。而温州的菲亚特之所以出名,多半是从上海淘汰下来的二手车。

大贸进口车多半是来自东欧生产的汽车,如拉达、波罗乃兹、伏尔加、菲亚特126P(波兰生产)、斯柯达等。它不同于其他进口车,是“易货”,价格低廉,一度成为私家车的最佳选择。如果追溯汽车四十年的消费史,“大贸车”是不应忽视的盲点,现在看来,这是汽车进入家庭的前奏。但为何被忽视?因为有人过于把轿车当作了标签,而不是当作生活的工具。舆论的误导和认知的偏差,使汽车消费偏离了民有民享的初心。

历史的价值就是真实。“大贸车”在汽车需求匮乏的年代曾经圆了不少普通人的汽车梦。正如本文所描述的那样:在一个国产轿车质量和产能薄弱,并稀缺的时代,东欧大贸汽车在私人尝试汽车消费的初期,提供了物廉价美的另一种选择是不争的事实。也正因为此,我们回到其历史的场景咀嚼,在当下就显得尤为温馨和必要。(

颜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