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侯伯子男是中国的爵位还是西方的爵位,各爵位之间怎样划分的?

媽媽說名字越長越好

大致来说,中国古代有三次大的爵位改革:

1、西周创立的公、监、侯、伯、子五等爵;

2、秦国商鞅变法后创建的以军功为晋升标准的从公士至彻侯二十等爵;

3、曹魏时期魏元帝于公元264年开创的五等爵:公(郡公、县公)、侯(大国侯、次国侯)、伯(大国伯、次国伯)子(大国子、次国子)、男。西晋时公元前277年,在曹魏五等爵基础上,增加一个王爵(大国王、次国王、小国王)。

基本上来说,西周的爵位,在秦国、秦朝时基本不用;西汉时因为恢复分封,西周的爵位重新使用,但至少辅助,最主要的还是用秦朝的20等爵;秦制20等爵从秦朝一直使用到曹操时期。

221年,曹魏设立郡公、县公两个爵位。264年,曹魏废除秦朝的20等爵位,创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西晋时增加王爵以封赏皇族。

从此,中国历史上的爵位基本确定为:王、公、侯、伯、子、男。这个爵位制度从曹魏到清朝都在使用,虽然形式有不同的变化。西周的公、监、侯、伯、子五等爵,只是在周朝时使用。秦朝的20等爵,在秦国、秦朝、西汉、东汉(包括曹操执政时期)都在使用。

五等爵,是用来替代20等爵,是用来赏赐给立功的大臣的。爵位越大,封地就越大,所需的功勋就越高。这是区别各爵位的最基本方法。


秦国20等爵和曹魏5等爵的优劣

秦国20等爵的优点是循环渐进、从易到难,标准也很明确,很容易激起人们建立战功获取爵位的激进之心。缺点在于级别太多难以管理。

曹魏5等爵的优点是管理简单明了,缺点在于获取不易、没有明确标准。

简单来说,秦国20等爵谁都可以从获取最低爵位慢慢地获取高爵位,只要你有上进心,够勇敢,是全民性的,不分士族还是庶民;曹魏5等爵,是限制身份的,不是你有功劳你就可以得到爵位的,你必须是士族才可以获取爵位。

士族治理在魏晋南北朝的崛起和兴盛,是从全民参与的秦国20等爵变为只能士族参与的5等爵的背景和原因。


西欧的爵位

西欧的爵位有:公爵duke、侯爵Marquis 、伯爵earl或count 、子爵viscount、男爵baron这五个。

公爵duke,拉丁文的意思:统帅,如我们熟悉的郡守、太守等;侯爵Marquis,其拉丁文意思:藩侯,如我们熟悉的唐朝藩镇,守护边境的长官;伯爵earl,意思是:勇士;子爵viscount,伯爵的副手;男爵baron,其拉丁文意思是:只不过是普通的人,即平民。

从上面西欧五个爵位的意思来看,西欧爵位和中国历史上的爵位最大的区别就是:西欧爵位并没有严格区别,作为统帅的公爵,和作为藩侯的侯爵,地位相差不大;中国历史上的五等爵界限非常分明,上下界限明显。


欢迎关注历史哨声——为您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多元化解读历史!谢谢您的阅读!

历史哨声

公候伯子男是中国的爵位体系,但恰逢西方的也将爵位划分为五等,所以近代就拿着中国的爵位对照着翻译了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是中国王朝时代的五等异姓爵位,公认起源于周代。

周朝建国后,确立天下之主为周天子,称号为“王”。

“王”以下设有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以此分封给宗室和功勋大臣,每一级所享受的俸禄、冠冕服饰、宅邸规格都是不一样。

比如,当时的鲁国,国君的爵位就是侯爵,因此鲁国是一个侯爵国。而鲁国北面更加强大的齐国反而在爵位上要比鲁国低一级,是伯爵国。

这是因为鲁国国君是周天子的宗室,是周公的后裔,所以在爵位上要高于齐国。

除此以外,像是楚国、吴国这些曾经称霸诸侯的国家,因为出身不高,爵位都比较低,像是楚国就是个子爵。

周代以后,秦代和汉代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爵位体系。但到了曹魏以后,历朝历代又基本上延续了周代的爵位制度,只是每朝都会有自己的调整。

明朝建立后,明政府废止了子爵和男爵,只保留了公候伯三等爵位,是个朝代中爵位最少的。

但到了清代,不仅恢复了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还在每一等上加以细分,外加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共计二十七等,让清帝国的爵位的数量一举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多的朝代。

以上所列的爵位都是异姓爵位。从秦代以后,汉代开始,因为最高统治者改称为“皇帝”,所以“王”也成为一个爵位,主要赐给皇族成员。

(明代亲王衣冠)

到了明代,王爵分为亲王和郡王两级,在平时只封给皇子、皇孙。但在战时也能够赐予有功大将,以鼓励其为国征战。像是明末抗清英雄郑成功,其封爵就是延平郡王。而南明肱骨大将李定国更是被封为汉王,属于亲王爵位,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的爵位了。

(郑成功最初被封为亲王爵,但他认为不和礼制和法规,坚辞不受,最后改封郡王爵)

而至于西方的爵位划分大体与中国相当,也是划分有五级:Duke(公爵)、Marquis(侯爵)、Earl(伯爵)、Viscount(子爵)和Baron(男爵)。

因为爵位数量与中国的主要爵位一样,所以就拿中国的公候伯子男对应着翻译了。


千佛山车神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本来就有的爵位。只是西方也有五等爵位,在翻译的时候为了更形象更便于理解,就没有音译,而是一一对应翻译成了中国人熟悉的“公侯伯子男”。但二者其实是不一样的,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的爵位是晋升的,比如从子爵晋升伯爵,那你就不再是子爵。而西方爵位是可以累加的,比如你是伯爵,但又获得了一块男爵土地,你就是某某伯爵兼某某男爵。

(齐国国君原为侯爵,齐桓公时获封公爵,齐国成为公爵国)

中国周代封列国诸侯,就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不用诸侯国国君的爵位不同,封地面积、富饶程度、国君使用的物品随从规格都不一样。比如宋国是公爵国,齐国是侯爵国,许国是男爵国等等。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齐桓公尊王攘夷、会盟诸侯后,周天子加封齐桓公为公爵,齐国就变成了公爵国。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不断,周天子的命令也被无视,原始的爵位不再重要,到战国各国纷纷称王,也不在乎这些爵位了。

(和珅在清代获封一等忠襄公爵位)

之后历朝历代,爵位各有变迁,有的朝代不用这五种爵位,比如秦朝,军功爵制,自成体系。有的部分用,比如汉代,只有王爵(只有皇族才能获得)和侯爵,侯爵分为县侯、乡侯、亭侯等,如果哪个大臣成了侯爵之上的公爵,那基本就是篡位的先兆了(比如安汉公王莽、魏公曹操)。明代有公、侯、伯三等爵位(宗室爵位另成体系),到了清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下还有轻车都尉、骑都尉等低级爵位。而这只是封给功臣的,宗室另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直至奉恩将军等十几个级别,不一一赘述了。

在汉代之后,绝大多数时间,中国的爵位都只有封地财权,没有治权。公侯伯子男们可以享受到至少部分封地的赋税。而有些时代比如清朝,爵位是虚封,没有封地,只代表你享受的待遇等级。

(威廉王子身兼一个公爵、一个伯爵、一个男爵)

说完了中国的,就说一下西方的。西方的爵位跟中国有不同的情况。西方的爵位是各个地方的领主。领主的称号根据土地大小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如果身兼几个土地的领主,就会身兼好几个爵位。我们举一个例子。英国威廉王子,他的爵位就是剑桥公爵、斯特拉森伯爵、卡里克弗格斯男爵。所以他是剑桥这个地方的公爵领主、斯特拉森这个地方的伯爵领主,又是卡里克弗格斯的男爵领主,同时身兼三地领主。

(曹操爵位从亭侯到县侯到公爵到王爵)

但这种爵位在中国是不会出现的。比如说曹操,在其父曹嵩死后袭封费亭侯爵位,是列侯最低一等亭侯,后来被汉献帝封为武平侯,是县侯,他就不再是费亭侯了,之后晋升魏公,成为公爵,又不再是武平侯,最后成为魏王,是王爵,也不再有公爵爵位。中国的爵位是晋升的,不能兼任。


伊耆角木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都是中国爵位,只不过西方的爵位体系恰好也是五等,所以为了便于理解,就说是公侯伯子男。

关于五等爵的来源,其他答主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补充一点儿。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虽然源于周朝,但在周朝之后并不兴盛。秦汉实行的是二十等军爵制。到了曹魏才开始将公侯伯子男作为爵位赐予大臣。

但历朝历代的爵位获得难度,则大不相同。

大部分的朝代里,爵位仅仅赐予有军功的人,文官很少能得到爵位。而封侯爵就成为了武将的最高追求(爵通侯),一句“李广难封”把李广寒掺了两千年,就是因为他没混上个侯爵。

所以在唐朝以前,皇帝一般会把爵位赐予那些出生入死的武将和有军功的文官,比如“汉寿亭侯”关羽,“汉武乡侯”诸葛亮,就是这种类型。

但唐朝的时候,事情开始有了变化。唐朝立国的时候为了团结关陇集团,拉拢隋朝旧贵族,打进了长安就开始封爵,什么公爵侯爵隋朝给,像不要钱一样。反正当时的唐朝还没个模样,空头支票随便开。结果等大唐建立了,傻眼了,一大堆的爵爷们等着兑现待遇,让唐朝皇帝很是头疼,开中国滥爵之先河。

到了宋朝,赵家皇帝更是慷慨,不仅武将有爵位,文官也不能落后!而且上来就给最大的,像苏轼的弟弟苏辙,死后追赠魏国公(生前是伯爵),司马光也是公爵。而王安石和韩琦更是生前是公爵,死后追赠王爵!给文官封王这是历朝历代都极其罕见的事情,但是人家宋朝就做了,不仅给文官封,还给太监封,童贯也是王爵。

不过别以为赵家皇帝就是冤大头,人家的算盘精着呢。宋朝以前的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且不会降级。而宋朝的爵位,则大多数都是终身爵,人走茶凉,儿子想继承是不可能的。

像王安石韩琦这种死后封王的,无非是上坟的时候多插几柱香的事情,还能卖个人情,何乐而不为?

不过到了明清,皇帝们觉得宋朝这种搞法还是不行,封爵太滥,让爵位不值钱了。于是他们决定缩减编制。明朝只保留公侯伯三等爵位,而且授予的概率极低,更重要的是,大部分高级爵位都被朱元璋干掉了,没剩下几个。

而清朝则不然,清朝干脆就不怎么封。除了建国的时候立下大功的功臣们和旗人,汉人们想获得一个爵位极其困难。曾国藩那么大的功勋,也不过只得到一个侯爵,而被慈禧称作“再造玄黄”的李鸿章也不过是个伯爵,而且两人的爵位继承还要降级,公爵更是几乎没有。所以,大家可以感受到《红楼梦》里的贾府,有两个公爵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儿了吧?


小约翰

是中国的爵位,准确来说,是西周时设置的爵位,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沿用了这个爵位划分。

爵位,是中国古代政治等级划分的一个标准,相对应的还有世袭制度和宗法制度。

西周之前的夏商两朝,都是“联邦制”奴隶王朝。就夏朝来说,形式上虽然是统一的,但是除了中央实际控制区之外的地区,其他“联邦”并不完全受夏王朝的束缚。属于“依附”于夏朝,也可以理解为“为了保证不亡国,而给夏朝交保护费”。因此他们又被称作“诸夏”。商朝的情况也类似,只是因为各个“联邦”的地盘有大有小,为了显示区别,也就有了政治上的“等级”,而这种政治等级上的表现形式就是“爵位”。

西周时,各种礼乐制度如宗法制度,世袭制度,封建制度等等逐渐完善后,爵位制度也有了最终方案。也就是“公,侯,伯,子,男”五个级别。“公爵”再往上就是“王”了,也就是“天下共主”的周天子。五个级别的划分标准有两个,一个是他的功劳的大小,一个是他是不是“自家人”。

五个爵位代表着五个不同的政治地位,而不同的政治地位也就代表着“待遇”的不同,这个不同体现在封地面积,城邑规格,出行依仗,衣食起居,军队数量等等几乎任何一个方面。

以西周为例,最初的公爵只有两个,一个是周公的鲁国,一个是商朝后裔的宋国。侯爵有不少,比如姜太公的齐国(晋升公爵是后来的事情了),叔虞的唐国(即后来的晋国,东周时才晋升公爵)等,伯爵有郑国和曹国等,子爵有楚国等,(东周五霸时期自封王爵),男爵的记录较少,有记录的仅有许国。其中,子爵和男爵地盘非常小,往往很快就被吞并了,因此记录不多。

西周最初的礼乐制度和封建制度堪称完美,只是依然没有解决随世袭制度而来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远。因此,才有了春秋乱世和战国七雄。强大的诸侯们纷纷称公称王。以至于礼坏乐崩,社会一片混乱。直到秦朝一统天下。

中国进入了封建帝国时代以后,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制度被保存了下来,但于西周时已有了本质上的不同。此时的爵位更像是“荣誉称号”,用来表彰那些对国家社稷有突出贡献的人,不再给他们大片的封地了,而是“食邑XX户”,就是享有“xx户”的赋税分配权,但没有他们的统治权。至于什么爵位食邑多少户,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基本上就看皇帝当时的心情了。

由于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自称“皇帝”,因此“王爵”就有了空闲,不过王爵通常是皇家独享的爵位,而“王”也分为“亲王”和“郡王”。通常来说一个字的王爵如“秦王”,“赵王”,“齐王”等等是“亲王”,而“郡王”则用两个字,如长沙王,昌邑王,临淄王等等。他们的权利远比公侯伯子男们要大的多,基本上是诸侯的存在。

由于中世纪以后的欧洲,在爵位也分为五个等级,因此在翻译时,就沿用了中国古代的这五个爵位。比如《魔兽世界》里的安度因·洛萨公爵(A·L-阿尔坎迪·兄弟会之剑),伯瓦尔·弗塔根公爵(新·新巫妖王),卡特拉娜·普瑞斯托女伯爵(黑龙公主奥妮克希亚),瑞文戴尔男爵(我的DK马啊!)等等。而“领主”和“大领主”即诸侯,于春秋时期的诸侯情况类似,跟爵位也不一定对等。如被剥夺了爵位的大领主提里奥·弗丁和大领主莫格莱尼·灰烬使者等。

额,魔兽世界就不回忆了。


游子天涯君莫问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爵位。西方的公爵之类的是翻译的时候,对应过来比较接近的。就像dog这个词。因为同样指狗这个动物才能互相翻译。

最初的公侯伯子男是周天子分封制的产物。具体来说他们的封地大小是不一样的。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样。

后来中央集权之后,公侯伯子男就成了一个人政治地位的反应。大多数时候是荣誉称号外带大笔俸禄。不再像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在自己的封地里NO.1。后来绝大部分是没有封地。

公侯伯子男只是爵位,他们各自独立,并不具有从属关系。


猫脸先生的野望

西周定鼎天下后,为了分封宗室和功臣实行了五等爵位制。这其中有一些原则,每一等爵位的封地大小不同。根据《礼记》记载,“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同一位,五十里。”注意这句“子男同一位”,这意思是子男其实爵位等级是不分上下的,主要在于内外之别。举个例子,许国是男爵,但是姜姓的,是周王姻亲,于是封为男爵。楚国是西周之前就存在的,属于外人,你封不封他都存在,于是就被封为子爵,越国也是如此。所以五等爵位实质上是四等,子男同一位,只是分内外。还有一个,公爵极少,其中有一条:“王后封公”。宋国是殷商后裔,殷商是王,王后为公,故宋国是公爵。虢国是武王长辈,也是公爵,其他大部份是侯伯。齐鲁晋都是侯爵,秦本是子爵,平王时加封伯。后来的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的公都是尊称而非爵位。

到汉朝,爵位改为王、侯两级,初有异姓王,后规定“非刘不王”,王就成了宗室专用,侯又分为关内侯和列侯等。但封地已经不按地盘大小了,而是人口计算。同样是侯爵,食邑万户的万户侯和千户侯就差别大了。

至隋唐时期,又增加了公爵,称为国公,此时的公侯爵位已经没有封地食邑了,纯是给钱粮。

至明朝重新划分为:王公侯伯四级,也是只有宗室分封为王,异姓的只有公侯伯三级。王有食邑封地但没有行政权,公侯伯也是纯给钱粮了。

至于西方爵位历史上变化也不少,如五等爵位不是巧合,而是翻译上的问题,西方爵位和中国爵位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挥剑决浮云6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公侯伯子男当然是中国古代的爵位,只不过我们在翻译西方爵位划分时直接用公侯伯子男翻译了,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西方的爵位。

实际上,西方的爵位和我国相比较,差别还是挺大的。在法兰克王国时期,他们等级划分严格,多大的爵位就代表多少封地。他们递次从属但我的封臣的封臣却又不是我的封臣。不过后来爵位就乱了,公侯基本差不多,但是有的实力强大的伯爵能和公爵抗衡,有的伯爵还是只能在公爵手下混日子。

而且,西方的爵位是很值钱的,基本上都是世袭罔替。由于西方没有科举,官员什么大部分都是贵族担任,一般公爵就是省长,侯爵就是市长,伯爵就是县长(举个例子,不能当真)

而中国古代的爵位,成形于周朝,但是守仁君认为西周的爵位仅仅是用来划分亲疏和表明地位的,因为无论是侯爵还是子爵都是国君,而且有的子爵实力比侯爵都强大,像虞国,虢国等国,贵为公爵,地位那么高,可实力却弱得可笑。周天子这么搞,导致礼制基本没用。

秦国为了鼓励耕战,施行军功爵制有公士到彻侯一共二十级。汉承秦制,多了一个王爵。以后朝代多又变化,但是有一点,皇族爵位多高基本上都只能在京城待着(西晋和明除外)没有实权,对于大臣来说,爵位也仅仅代表了一种荣誉,一份给子孙的保障,看权力还得看你当什么官。


守仁看剧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的爵位,西方的恰巧一样是翻译的问题。

始于:我国的五等爵记于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是周代的分封制。周制用地盘大小来划分: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继承和发展:秦和汉各建立自己的分封体系于此不同,其它各朝各代在此基础上增加或减少爵位,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此时的爵位相比之前重在称号,他们手中掌握的实质权利被大大的削减。

和西方的区别: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在西方代表是五大贵族,权力依次递减。它们用于阶层划分,不想东方多用于个人或家族的荣誉称号。


独山里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的爵位,简称为五等爵,但不同时期的权力和地位有所差异,最早是源自儒家对周代诸侯等级制度的一种猜测性总结。也就是说,实际上周代没有真正实行过这种制度。我们现在之所以会感觉周代存在五等爵,主要是因为儒家经典的各种解释宣传使后人产生了那么一种错觉。真正开始把五等爵制度从理论推向实践的要到西晋时期。在五等爵之上还有王爵。此后历代都沿用五等爵,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微调,一直到清代的民世爵中还能看到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名号。而之所以将中国的五等爵比附到西方,主要是近代以来,一些中外有识之士开始将西方的地理信息介绍到中国,在翻译的时候,有人注意点英国的爵位制度恰好有五等,分别是Duke(Duchess)、Marquis(Marchioness)、Earl(Countess)、Viscount(Viscountess)、Baron(Baroness)。对应翻译为:公爵(公爵夫人或女公爵)、侯爵(侯爵夫人或女侯爵)、伯爵(伯爵夫人或女伯爵)、子爵(子爵夫人或女子爵)、男爵(男爵夫人或女男爵)。需要注意的是,中西方爵位称呼只是一种翻译习惯而已,并不能代表双方是对等的等级。不能简单以为中国的公爵和英国的公爵具有相同的社会地位。而英国的爵位也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太一样,他们之间也不完全是对等关系。比较各国爵位之间等级差异和如何展开社交礼仪是一个技术活。

西方社会在金字塔等级基础上对大小封建主设立爵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