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隨禮太重遭不住?重慶這個區下狠手整治辦酒席

人情随礼太重遭不住?重庆这个区下狠手整治办酒席

南川區大觀鎮金龍村的鄉村旅遊發展較為成熟,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當地百姓生活安逸富足,婚喪嫁娶講排場、比闊氣等“泡酒”(辦宴)之風一度盛行,逐漸由民間習俗演變為攀比、鬥富的平臺。

結婚有動輒百桌的盛大宴席,喪事有綿延數百米的送葬隊伍,參加的至親好友、鄰里鄉親,禮金少則每人數百元,多則數千元。“今天你去走了幾個人戶?”一度成為鄉親見面的問候語。如此風氣,讓不少群眾發愁:“人情客往太重,遭不住了!”

但如今,這種情形很少見了。

案例

一天參加5場酒宴

水都顧不上喝光送錢

說起“泡酒”,在金龍村經營農家樂的牟楊友直搖頭:“以前最怕放假,基本不幹別的,就是走人戶。”

牟楊友回憶,2016年“五一”假期,有一天他參加了5場酒宴,三天假期平均每天參加4場。為了趕場子,往往送了禮就要趕下一場,有時候水都顧不上喝,“我是做生意的,禮金得比一般村民送得多,不然會讓人笑話。”

“其實我內心是不願意去的。但這是村裡長久以來形成的風氣,你不參加,別人認為你不合群、不講情義。”就這樣,他只能打落牙齒往肚裡吞。

做生意的牟楊友力不從心,那普通村民又如何呢?今年75歲的曹光明是村裡的老黨員,“我一個月3000多元退休工資,拿來送禮有時還不夠,得借錢走人戶!”和他一樣面臨窘境的村民有許多,尤其是收入有限的留守老人,每日節衣縮食,省下來的錢許多用於應付各類酒席。

怎麼會有這麼多宴請?金龍村支部書記羅春蘭道出了其中的玄機:“結婚酒、滿月酒、搬家酒、謝師宴、升學宴、百日宴……宴請的名目數不勝數,有個村民甚至在‘四婚’時還大宴賓客。”

舉措

劃紅線立村規民約

堅決摒棄偽民俗

一年前,讓廣大幹部群眾深惡痛絕的大操大辦問題整治開始。

南川區按公職人員、黨員幹部分類,制定出臺《南川區加強公職人員操辦宴席管理規定》《南川區加強村(社區)黨員幹部操辦宴席管理暫行規定》,指導鄉鎮(街道)引導村(社區)制定《操辦宴席村(居)規民約》。

“我們大量走訪群眾,收集意見建議,通過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形成《整治大操大辦宴席不正之風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並納入村規民約。”羅春蘭介紹,村裡成立了紅白理事會,由鄉賢、老黨員、村幹部和落戶村裡的企業家擔任理事,負責對操辦宴席進行規範管理。

“實施方案的一大亮點是確定了可以操辦宴席的範圍,即本人及子女結婚(初婚)、直系親屬去世、70歲及以上的整歲壽宴,只有這3種情況才能宴請親朋。”羅春蘭表示,操辦範圍的界定能有效遏制巧立名目亂辦濫辦宴席之風。同時,實施方案要求村民所設宴席原則上不得超過40桌。

規定有了,怎麼才能讓村民遵守呢?“在加強宣傳的同時,我們充分利用了村集體經濟的福利。”羅春蘭說,村民如果違反村規民約大操大辦,將受到取消申請當年聘請臨時勞務資格、取消當季“十星級文明戶”評選資格等懲罰。

變化

淳樸民風再現

厲行節約理念深入人心

“我來報備母親70歲生日壽宴。你們放心,絕對按照村裡的規定來,只請40桌,一桌都不會超。”6月20日一大早,村民韋會雲來到金龍村便民服務中心,為3天后的宴請報備。“村裡天天都在宣傳,大力倡導文明節約的社會新風,我肯定遵守,這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

如今,淳樸民風再現金龍村。據統計,限宴村規民約實施一年多以來,全村共計辦宴18起,沒有發生一起違規大操大辦的情況。

金龍村治“泡酒”的有效做法也影響了大觀鎮。今年5月,大觀鎮出臺了整治大操大辦宴席不正之風的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崇尚文明、厲行節約的理念在該鎮越來越深入人心。

南川區大觀鎮紀委書記張大剛介紹,為鞏固和拓展整治成果,大觀鎮還開展了“民風響應黨風”活動,鎮黨委、紀委定期約談駐村幹部、村支“兩委”主要負責人,將村(社區)整治大操大辦宴席納入鎮年度綜合目標考核,通過壓實“兩個責任”,將“限宴”村規民約落到實處,推進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