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三件事,國家屢次遏止卻收效甚微!

現在在很多地方的農村,農民的收入幾乎全靠外出打工,家裡種的地除了夠自己日常生活用之外,可買的糧食少之又少。近幾年,農民工的工資漲幅稍有起色,就被很多人吐槽起來,說什麼我的工資不及農民工的三分之一,還不如去搬磚。其實你真讓他去工地幹活,他還不去,也就是過過嘴癮。這些人心裡跟明鏡似的,他知道農民工的工作強度有多大,他也知道他自己拉不下那個臉面去搬磚,所以才蜷縮在自己舒適的辦公室,拿起手機片面的發牢騷。

農民“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三件事,國家屢次遏止卻收效甚微!

是的,現在很多的農村家庭或多或少通過外出打工,攢了一部分積蓄,這些積蓄看似在農民的口袋裡,其實早就有了去處。比如孩子的教育需要花錢;老人需要贍養;家裡有兒子的要取媳婦,這是一大筆支出。儘管有這麼多支出的項目,可是在農村,依然有一些不是很必要的花費,卻因為一些傳統的陋習和麵子,讓農民出了血。那麼這些讓農民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花銷有哪些呢?

農民“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三件事,國家屢次遏止卻收效甚微!

農村的喪葬花費。

這些年,儘管國家三令五申,不準喪事大操大辦,但是大部分地區的農村,這種現象卻越演越烈。現在在企事業單位,或許這種現象多有剋制,畢竟規定嚴格,容易約束。在農村,想把這件事管控住,似乎有點難度。喪事是我國自古以來遺留下的傳統,因為是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風光,所以子孫,為了表示孝心,就會不惜成本的極盡奢華。到了現在,這樣的傳統似乎變了味,喪事卻成了農民展示家底互相攀比的窗口。參加過農村喪禮的人都知道,那場面是非常大的,從菸酒飲料、宴席到鼓樂班、鞭炮等等,一辦好幾天,處處要花錢。有的農村人家可能一場喪事下來,就元氣大傷了。這種“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做法,必須儘快遏制。

農民“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三件事,國家屢次遏止卻收效甚微!

農村的結婚花費。

有人說,想讓農民傾家蕩產,那麼就給他一個兒子。雖然話說的不怎麼好聽,但是也反應了一些現實。現在在農村,辦一次婚禮,基本上一個家庭不僅僅是傾家蕩產,大部分成了楊白勞,都是負債。其中的大頭就是買房和彩禮,這個基本上就已經把農民掏空了。有的地方光彩禮就十幾萬,雖然有人說,這彩禮最後不也是給自家孩子,又不是花出去了,但是重點是農民現在就要拿出這十幾萬給你,他不一定有。其實這樣的情況,每個地方都一樣,一時半會改變不了,根本上也是面子和攀比造成的。還有就是婚宴的花銷,這個和喪事的一樣,鋪張浪費,死要面子活受罪。最近幾年國家也是特別強調過,這種陋習要去除,可是現在還是大行其道。

農民“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三件事,國家屢次遏止卻收效甚微!

農民家庭買車的花費。

這個支出有時候是和結婚掛鉤的,就是女方家非要男方買車,否則不嫁。但也有的家庭,就是看到別人買車了,自己內心不平衡,面子上過不去,就決定也買車。有時候看到被人買個八九萬的車,自己一咬牙,就買輛十幾萬的,總要比他強。其實理性的思考一下,現在農村的農民基本上都是外地打工,大部分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在家裡呆一段時間,那麼也只有在這段時間才能有時間開車,絕大部分時間車其實就是在院子裡停著。可就算這樣,過年回去沒車開,也讓農民面子上不舒服,隨決定還是要買車。這部分的花銷,一樣給農民帶來了不少負擔,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典型。

雖然說,現在農村的生活水平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語,大家都向往更美好的生活,能有車有房。如果真掙了錢,而且覺得這樣的花銷,不會給家裡帶來太大的負擔,那麼自己掙的錢自己花,這誰也管不著,無可厚非。但凡,這樣的花費是家裡承擔不了的,非要“打腫臉充胖子”,那就要理性的思考一下了,稍微放下面子,根據自身情況設身處地的考慮。千萬不要最後“死要面子活受罪”,不然苦不苦,難不難,只有自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