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退休後再發新書《那年那信》

敬一丹退休后再发新书《那年那信》

2015年,敬一丹以一部《我遇到你》為職業生涯做了一個小結,書中回顧央視27年心路歷程,引起廣泛關注。三年之後,其新作《那年那信》跨越68年時光,濃縮1700封珍藏家書,承載了五代人的痕跡,是一部“家世”式的成長記錄。

敬一丹退休后再发新书《那年那信》

圖說歲月,不願忘卻

敬一丹向現場觀眾說明自己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她說,懷舊,是一種態度,不願忘卻,珍視。現在有很多方式,但是白紙黑字有獨特的力量,能觸摸的感覺。敬一丹認為,每個人對於信這種特殊的文本,都是有特殊感覺的,它所提供的東西是樸素而平和的,但從中也可以看到跌宕起伏的歷史。

敬一丹詮釋了這次活動的主題的含義,記憶是一個人的本能,記錄是媒體人的自覺,而紀念體現了代際的傳承。關於記錄與記憶的價值,她不無感慨地說:“我記錄時有一個特別強烈的願望,我希望曾經讓我流淚的記憶都不要衝淡。這些記憶裡裹挾的力量,讓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

在新書分享環節中,敬一丹通過五張書中的插圖向現場觀眾講述了在自己心中有著特殊意義的五個小故事。封面圖片上的郵戳“1968年11月25日”記錄著敬一丹文革時期目睹被抄家的記憶,畫上人物的神情還原了她當時內心的無助。同是文革時期,第二張插圖背後的故事則是敬一丹在黑龍江省圖書館“偷看禁書”的經歷。敬一丹說,這兩段記憶不應被忘卻,希望後輩不再有同樣的不幸。正視記憶、展望未來,正是敬一丹記錄的初衷。

現場屏幕跳轉至第三張插圖,敬一丹分享了自己兒時手指被縫紉機穿破,母親沒有立即哄她,而是馬上叫來兩個弟弟進行教育,告訴他們姐姐的不易,囑咐他們日後要善待姐姐。敬一丹說,正因母親“很有性格”,他們姐弟至今手足情深。

第四張插圖描繪的是敬一丹的青春記憶。敬一丹分享了自己當知青時第一次看彩色電影《春苗》,對男主角“一見傾心”的青澀回憶。在看完電影的回家路上,敬一丹路過小河,突然出現滿眼螢火蟲的夢幻景象,插圖便由此而生。

最後一副插圖和敬一丹母親有關。敬一丹在現場分享了一個特別的紀念視頻《雲頌》。《雲頌》是敬一丹父親寫給她母親的情詩,後來由敬一丹的友人改編成同名歌曲。敬一丹在母親生日時將這首歌曲製作成視頻,記錄父母從青蔥歲月到兒孫滿堂。

敬一丹告訴大家,書中的插圖源自同齡同學李曉梅筆下,倆人在插圖內容的探討上可謂默契至極,這說明她的記憶不僅屬於她個人,也屬於那個時代的每個個體。

敬一丹退休后再发新书《那年那信》

朱軍:信給予我們力量

朱軍在分享閱讀感受前,通過演唱其擔任製片的新節目《信中國》主題曲抒懷。他說,歌詞中的“紙已泛黃,墨仍飄香”代表的是歲月。從《那年那信》中,他讀到了歲月和歲月留下來的記憶、歲月凝結成的情感,在任何時候都能打動人,都可以讓我們在文字及文字記錄的歲月中找到我們的前輩和我們的未來,而這便是信給予我們的力量。他認為,每封信、每個時代、每個家族成員、每個文字記錄的不光是家庭,而是整個社會的過往,也是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朱軍還道出從書中讀到的幸福。這幸福一指擁有1700封完整家信的幸福,二指在條件艱苦年代下,家庭成員間濃厚溫情所帶來的別樣幸福。在朱軍看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幸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過往。我們在文字中看到了一些東西,不是說我們要用這些東西怎麼著,其實可能更多的就是在文字中看到一個脈絡,看到我們未曾經歷的,甚至是未曾聽到過的故事,這些故事能夠給自己內心帶來哪怕一點點溫暖、震撼與思索就夠了。

敬一丹退休后再发新书《那年那信》

白巖松:年輕人,請去了解你的家族

白巖松先是分享了家族和自己在文革時期的經歷,並提出自己在教學生的過程中發現了“巨大的時間牆”。他提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對於自己和同齡人而言就像昨天一樣,但對於跟自己學生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來說,遙遠得已如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白巖松會給每屆自己帶的研究生出一個作業,就是畫出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和自己的父母走到一起的路線圖。他說每次在做這份普通的作業之前,學生們都會覺得這太簡單了,可是回來交作業的時候都是哭著講述的,因為他們不知道那麼艱難,不知道那麼偶然,不知道經歷了那麼多的坎坷。

於是,白巖松希望《那年那信》這本書能夠提醒現代的年輕人:去復原你家族的歷史,去了解你父母的故事,瞭解你爺爺奶奶的故事,瞭解一下你這個家族經過了怎樣的千山萬水那麼有機緣地相遇。他認為,這是敬一丹這本書特別重要的一種價值,而親情、友情、成長、人,才是亙古不變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