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我拉黑了

发现自己被人“拉黑”往往很偶尔。

集会完毕后,很快就看到她在你的朋友圈里留言,回应你对某件事的慨叹。突然想,有些日子没见这姑娘了,她忙什么?猎奇害死猫——当你搜索她的朋友圈,找到的不是她的行迹,而是惊觉自己被屏蔽了。

登时惊诧、愤恨还有不甘。所以不假思索地在设置里挑选了“不让她看我的朋友圈”。凭什么啊?你屏蔽了我,却可以随时看我的朋友圈?!怒火中烧地做完这件事后,却发现自己太过小气,有点冤冤相报的激动。更多仍是不屑:为什么要去仿效自己不太看得上眼的作为?岂不有失水准?

如果你把我拉黑了

屏蔽你的人可能不只这姑娘。而你在挑选不让一些人看你的朋友圈时,也没有介怀他人知道“本相”时的不满。除非是不加区别地承受所有人,当你经过一个人“成为朋友”的恳求时,现已将自己在朋友圈里的日子向对方敞开,再费心肠做各种区别设置,纯属剩余。

拉黑他人和被人拉黑的心理感触完全不同。否则,也不会经常有那种“看看谁把你拉黑”的无聊测验。你敢说你没有收到过这样的测验信息?乃至,你有没有发过此类测验?我没试过,不过据说不管用。其实我倒是很赏识那种直接拉黑的坦荡,明明白白回绝对方,开门见山比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干脆利落。

如果你把我拉黑了

咱们是不是挺怕被他人回绝呢?拉黑或许不让你看朋友圈,都是群众交际中的回绝方法。对待被回绝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有人不以为意,有人愤而反击,有人暗自思量……但是,咱们为什么就不能被回绝?为什么一定要呈现于他人的日子中?

年轻人说,咱们这一代,分手就取关。再也不必恶狠狠地说“断交”这两个好有压力的字了,取关拉黑就好。美好就是看到“最终一次登录”的状态变成“在线”再变成“正在输入”,想起木心的《早年慢》……

有没有想过,咱们在手机在键盘上的指尖飘动,在朋友圈里的进进出出,可能都是为了刷存在感。咱们要证明自己与他人相关,担心一件事众所周知而你却毫不知情,可这种“存在”八成仅仅一厢情愿。对于他人的日子而言,10个旁观者和100个旁观者,没有多大不同。

你或许会说,真实有不同的是两个人的日子。的确,爱人之间,另一个的存在至关重要。而即使在这样的“不可或缺”中,你或许TA,依然在一些时分需求对方缺席。

如果你把我拉黑了

与初恋女友一见钟情,一同读大学、硕士、博士,一同出国,然后结婚生子,几乎算是稀有的完美爱情。可浪漫故事的男主角,每晚在给儿子讲完故事,哄他入睡,安排好妻子单独回到书房时,却感觉自己像困兽相同,恨不能拼尽全力突破铁笼。

不是不行爱,也不是日子欠好。而是,当个人空间被不断揉捏变得越来越狭隘逼仄时,会天性地惊骇,进而奋起反抗。我不知道,有多少日子于美好中的夫妻,有过离家出走的激动,渴望一个单独存在的空间?

“假如一个人想要做一件真实忠于自己心里的工作,那么往往只能一个人单独去做。”——在理查德·耶茨有关婚姻的小说《革命之路》里,我记住了这句话。

是的,一些时分,你不需求他人的存在,他人也会天经地义地屏蔽你。真实的亲密关系,不在于你们有多近,而在于你们有多远;真实的存在,是消失之后留下的空间。至近至远东西,至亲至疏夫妻。

至于朋友圈,拉黑就拉黑呗,多大个事?日渐增多的“朋友”里,少几个又怎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